|
读书为了什么?周总理在南开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似乎还让我们记忆犹新。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再有那样的豪情从口中说出这响当当的“为中华之崛起”几个字。
突然在一节比较无聊的课上想到这个问题,我无法找到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答案,所以想发个贴请教一下各位同学。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读书指的上我们所学习的课本知识,即我们在学校课堂上所接受的教育。之所以要做出这个说明,是怕有些同学误解,会说比如读书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沟通之类的话,学做人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不一定要在学校的课堂里。
学校的教育既不能教我们以生存的技能,又不能给我们以生活的技巧,那我们在学校读书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是一种习惯,一种社会的习惯,那么这个习惯到底是好是坏?而它的好坏又有谁来负责呢?
回顾自己的教育史,发现我们似乎接受了太多过于形式化的教育内容,当然,在接受这样形式化的内容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不乐意的。但作为教育主体的我们竟连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悲哀。
当然有人会说,你有本事你不读书。说实话,我真没这个本事。因为已经到现在这个地步,没有退路了。当然也有特别有本事的,有勇气在这个时候申请退学的,有个高中同学就是这样做了,我还很清楚的他做这个决定的时间群发了条短信:“大家不要问我以后干什么这类的,要鼓励我。”何等豪情。但说实话到这个时候做这样的决定真的有点冒险。
这里又要引出另一个问题:如果给我们另一次重新教育的机会,假如可以让我们自己做主,我们还会继续“义无返顾”的去接受这样的教育吗?
两个问题,有解还是无解?
不过牢骚照发,读书还是要继续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