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查看: 318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经历]听来得灵异事件~~(用事实说话)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4-17 19: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是爷爷的。我相信亲人之间一定是心灵感应的,特别是生死相隔的时候,这个感觉就特别强烈。
  爷爷出事那天晚上,奶奶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有一只白手和一只红手在左右拉着爷爷。爷爷衣冠不整,脸很脏。后来红手把爷爷拉走了奶奶就在梦里哭起来。惊醒后,奶奶就觉得大事不好。这时候门外就有人奔跑相告,发现有人死了。奶奶当时就大哭,鞋都没穿好跑了出去。后来奶奶告诉我,其实那时候每天都会有人死,没什么好奇怪的(冰冷的岁月啊)可就那一次她觉得就是爷爷,没什么吉利不吉利
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3 | 只看该作者
影子
  说完这个,我就收笔了,明天天亮得时候再来吧。
  话说爷爷被批成反动派去世了后,奶奶的生活就天翻地覆,祖屋被收走了,连城里一间小房子也成了红小鬼的基地,天天来闹,在米缸里边便便,在水缸里嘘嘘,无法过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奶奶带着五个孩子躲到了当地的寺庙里住。这是个百年老庙,历史悠久,香火很旺。寺中有一座塔,叫振风塔,(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是哪里,嘿嘿,会不会遇上老乡呢?)文革前里面供着的都是金佛,结果都被砸了,(心痛啊,真金呢~~)连后来塔门都被锁了,成了死塔。
  深秋那天,我爸(当然就是奶奶5个孩子之一)起夜,据爸爸说那时天色已经有蒙蒙亮了。他突然看见从塔里走出了一个人,穿着大长衫。脚步很轻,身子也很轻,连片落叶都不曾带起,顺着墙根步伐很快。我爸第一个念头是小偷,古塔偷块砖都值钱嘛。在革命觉悟的带动下,我爸勇敢的跟了上去。可那人在一个转角没了身影,我爸跟去了一看,汗毛立刻树了起来,那个转角后是一个死胡同啊,两旁都是几人高的黄墙,连个窗户都没有。前后一秒不到,那人怎么就失踪了?
  天亮后问方丈,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只念阿弥陀佛不说话,我爸一细想就更害怕了,那个塔是锁上的啊,怎么可能有人出来。后来才听说,塔没锁上前,有个老师不堪重辱吊死在里面。
  这件事情着实吓了我爸好几年呢。我听的时候,也毛骨悚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4 | 只看该作者
宝物
  奶奶家以前是相当的有钱,多有钱?奶奶小时候玩具是银洋,喝的是鹰牌的牛乳,那可是从美国进口的啊,我也是几年才在超市看见的。奶奶当时很不削的说这个东西,我小时候经常喝的。这个气愤啊~~~
  为什么有钱呢,因为和皇帝有点关系,简单说来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皇家经常会有个人来避避暑,于是乎,一个大乡绅就诞生了。
  奶奶家有个大宝物,是个大凤冠,皇帝老子御赐得说。要是留到现在,我也不用在这里可怜兮兮的码字了,随便抠下个什么东东,就能砸着编辑哭着喊着给我出书。
  这件事情,是奶奶一个小姨说给我听得。传说这个大凤冠来到汪家(奶奶家姓)家道一下子就旺了起来,做生意的发了,考功名的中了,生儿子的有了。一家人就对着皇帝歌功颂德,再生父母一般。可是,有天路过一个老婆婆,对着大门摇摇头,对守院子的人说,此物性硬,不可多留。这话传到了当家的耳朵里,自然是觉得蹊跷,想找这婆婆问清楚,却不见踪影了。
  这凤冠就这么被供了起来。过门的媳妇都要戴着它行礼。可是渐渐的,事情就变得没那么好了,厄运不断,本应继承祖业的孩子们不是体弱多病,就是满身恶习。吃喝嫖赌抽在整个族内竟然成了风气。加上军阀纷争,日本侵略,和后来的文革,家族落败了下去。而且,奶奶的小姨告诉我,这供了小百年的凤冠竟然有天突然不见了。无影无踪的,有人说是偷了去,有人说是不争气的儿子拿了卖了去,反正就是消失了,就像这段显赫的历史一般,不再被人提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4 | 只看该作者
钟馗
  这件事情还是和奶奶家有关,不好意思,我实在对段历史耿耿于怀,苍天啊,我本应该是个披金戴银的大大大小姐啊。
  奶奶的爸爸那一支(家族太大,只好用分支来表示了),是个书香门第,没什么经济头脑,但喜欢鼓捣些古玩字画。近现代有个姓黄的大画家还在她家住了很久,临走送了很多画。(要是留到现在~~~呜呜~~~)奶奶说家里最值钱的一幅是钟馗图,各位看官想知道作者是谁吗?都坐稳喽~~唐寅!哈,震惊吧!原来我与秋香也就一步之遥。这幅画呢,在文革中,被一把火,给烧没了。所以呢,我除了心痛到死,也只能和你们一样当作是奶奶老糊涂,记错了作者。所以呢,这件事情,你们就当传说看吧。
  奶奶印象中的这幅画,钟馗是眼睛是活的,她说她小时候在大堂里跑来跑去,就能感觉到那眼睛盯着她看。有时候调皮了,奶妈(看看这生活,奶妈都有!)就吓唬她,再不听话,叫鬼伯伯来了。
  据说这幅画都镇宅用的,连乌鸦都不在屋顶上转悠。有次,家里有位长者过世了。头七的时候找了个大仙想要回魂。可是大仙一进屋就出冷汗,说不舒服。做好了法式,在床边铺上大米和撒上水,苦等一宿,可是没结果。大师觉得奇怪,这么多年没有失过手,怎么这次召不来呢。后来琢磨起那幅画,豁然开朗,忙让人把画收起来,又作了次法式,这次成功了。真的看见了米上脚印和星星点点的水渍。这个比较寒,回魂真的这么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5 | 只看该作者
雪地里的老人家
  这个事情是听姑父说的。他是个共产党员,一般不信这些,所以他说的灵异故事,可信度是相当高的。
  他和姑姑刚结婚的时候,年年都回乡过年。这一年,他因为工作繁忙,便让姑姑先回去。年三十,他才匆匆往回赶。那天下大雪,到村口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因为过年,鞭炮声响彻山谷,但山路不见人影,踏着没鞋面的积雪,心里毛毛的。快到自家院子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在院子外站着。走进一看,原来是位老人家,穿着夹袄,裹着头巾,姑父忙叫老人家进屋坐,可她摇摇头。姑父又问她是不是找人,可她还是摇摇头。姑父觉得很奇怪,就赶快进屋叫其他人出来问问,走去屋中途中,姑父曾回头看了老人家一眼,顿时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不过来不及深思便去屋里叫人了。
  可再从屋子里出来,老人家就不见了。姑父和其他人还打着手电寻找足迹想把老人家追回来,不过雪地上除了姑父来时的足迹便在无其他。人们觉得很奇怪,这时姑姑叫了起来,姑父形容的老人家很像从小照顾她的姨姥姥。姑父也跟着叫了起来,他想起那个老人家身上不沾雪片,而且那么冷的天看不见呼吸的白气,怪不得当时觉得奇怪。
  没过几天,姑姑就收到了家乡来的电报,姨姥姥去世了,就是三十前一天,由于过年,本应三十到的电报晚到了几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5 | 只看该作者
榴莲
  这个是个台湾阿伯说的。那个阿伯邻居的院子里种着一株大的榴莲树,枝繁叶茂的,奇怪的是种了十多年,怎么样都不结果。那家人几次都想砍掉,可都被他家的奶奶拦下了。老人家心善,说老树也不容易,好歹是条生命,于是就细心呵护着。这家人对老人家不好,住偏房,吃剩饭。平日里,老人家只和这棵树说话,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有时半夜里还起来给树松土。几年后,老人家死了。过世得无声无息的,连个体面的丧事都没有办。老人家一过世,那家人就琢磨着要把这树给砍掉,好改建一个西式花园。可没想到,就那年,榴莲树竟然结果了,两个大榴莲,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绵香悠远。等到把榴莲摘下来一看,傻了眼,其中一个榴莲面上有些凹凸,在阳光下神似一张人脸,眼窝,鼻梁,嘴角,栩栩如生。这家媳妇一看这榴莲就像见了鬼似的,哆哆嗦嗦说是老人家的脸,为此大病了一场。发高烧说胡话,西医中医菩萨上帝都治不好。后来精神就一直很萎靡,再后来就搬家了。不过那棵树倒留了下来,一直都郁郁葱葱得,护荫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5 | 只看该作者
镜子
  我爹妈刚结婚那会,日子过的很拮据,抱着刚一岁的我挤在奶奶的老平房里。周围有三家邻居,共用一个小院子,有点四合院的感觉。那时人心纯朴,住一块跟一家人似的,夜不闭户,有点什么家事都互相商量。加上传说我小时候美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伙都愿意来我家边逗我玩,边唠嗑。当然这些事情我是不记得的。
  院子里住着位张阿姨,她家的门楣上镶着一面小圆镜子,避邪用的。阿姨当初觉得有块明晃晃镜子悬着挺别扭。可她家婆婆说这是面古镜,有灵气的,处理不当会招灾。阿姨一看这镜子用泥浆糊得很结实,想想算了就留了下来。
  有天晚上,阿姨去串门了。半路上听见院子里的狗叫了起来。阿姨心一紧,就跑了回去。远远看见一个黑影就窜进一条小胡同。再一看门边,落了条撬棍,显然是小偷。真是千钧一发啊,要不是那条狗,后果真不堪设想。大伙都夸这是条好狗。后来一个小孩说话了,他说狗开始并没发现小偷,是他在窗户口玩手电,无意中光线照到镜子上,反射到狗的眼睛里刺激到了狗才叫唤的。于是大家感叹,莫不是这镜子真能保家护院!
  平平安安过了许多年,这老房子也快拆了,大伙都开始陆陆续续搬去楼房里。这生活虽然蒸蒸日上,人心却渐渐冷淡了下来。这张阿姨自从有了孩子就开始和婆婆口角不断。日子一长,老人家身体就不行了,后来就只能长期住在医院里。那天张阿姨下班回家,刚停好自行车,准备掏钥匙开门,这镜子啪的一声竟从门楣上掉了下来摔得粉碎。更奇怪的是镜子后面粘着一张折好的黄符。阿姨顿时觉得脊梁骨冰凉冰凉的,转身就跑去附近的邮电局给婆婆住的医院打电话。结果,婆婆几分钟前去世了,家人正准备去通知她呢。
  后来,阿姨拿着这张符去问了个道士,据说是什么张天师留下的,吹得很神。阿姨看着这符,就想起婆婆生时的许多好来,惭愧伤心的要命,于是就把这符和这一掬黄土埋进了婆婆的坟里,希望这符能在地下保佑婆婆一切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8 | 只看该作者
阴阳眼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会看面相的人。老人家说眉心长出的颗痣,叫阴阳眼。有这颗痣的人,特别是女人,很容易就能看见那些东西。我身边有两个人还真是这样。
  有一个是唱黄梅戏的阿姨,上妆是相当的漂亮。刚开始我以为这是颗美人痣。她苦笑着告诉我这是阴阳眼,从小就和不明物体打交道,以至于一直体弱多病。结婚前,阿姨是从来不唱晚场的,因为没办法走夜路。生过孩子后,感觉没那么敏感了,才可以晚上出去的。
  有次剧团去外地演出,她被安排住进间单人房。阿姨说她一进去就不舒服,感觉有人盯着她。到了晚上,一闭眼就鬼压床。挣扎了半天睁开眼猛然看见墙角蹲着一个“人”。虽然有了无数次经验,可是还是怕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过了会,这个“人”慢慢移动,顺着墙根,一点一点,靠近门的时候站了起来,在门那里消失了。等缓过神来,阿姨一声惨叫,夺门而出。
  还有一次,下乡慰问演出。有一个互动节目,他们要客串演一出当地的地方剧。换行头的时候,阿姨看着那身戏服又浑身发毛。当天晚上就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还咿咿呀呀的唱戏文。找了个赤脚郎中,说是撞了邪,要大师来才可以。后来是个云游的僧人医好了她。阿姨清醒后说,自己一直在做梦,和一个穿戏服的女孩唱戏呢。那女孩从小学戏,水袖甩得特别好,云云。当地的戏班子听见后青着脸说了一件事,这个戏班子以前收留过一个女婴,在后台长大。耳濡目染,5岁就能唱全折,水袖甩得如梦如幻,十几岁就成了台柱子,是几个邻乡的大红人。可惜几年前染了急性肺炎死掉了,临死前的愿望就是再穿穿那件戏服。本来,是应该让这可怜的孩子穿这戏服下葬的。可是穷乡僻壤,做个戏服并不容易,于是戏班的人并没有随了这个心愿,把戏服收了回去让接下来的人用。
  阿姨听了很心疼这个孩子,就把这件戏服买下来。隔日,去孩子的坟前烧掉了,并请僧人做了场法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9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阴阳眼是我舅妈。有算命的算出她八字很轻。舅妈生活不富裕,但是她对金饰,玉石之类的从不吝啬,她说没这些东西镇着,心里就会不踏实。我发现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走夜路。舅妈下晚班,无论如何都会让舅舅去接的。
  她小时候做过一件很寒的事情。一个下午,她跑去一个工地里堆沙子,看见一个长辫子,戴着元宝帽,穿着很奇怪的衣服的小孩子。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小朋友,舅妈竟然和那个孩子交上了朋友。对于这段记忆,舅妈印象很模糊。能肯定的是,她兴高采烈地和那个奇怪的孩子玩了一下午,回到家和妈妈说起,妈妈脸都白了,说附近没有那样的孩子,而且那是清朝的衣服。我问她和那小鬼说话了没,她不记得了。不过,传统说法不是鬼不能在白天出现的吗,难不成那是cosplay?
  还有一次,她下晚班,舅舅临时有急事不能去接她。她只能战战兢兢地一个人走,为了尽快回家,她决定抄近路穿一条小巷子。当她路过一户人家的时候,她脊梁骨一下就凉了,浑身发毛,于是没命的跑。等回到家,衬衣都湿透了。第二天,她悄悄一打听,那家昨夜过世了一位老人。从那以后,舅妈就绝不贴着别人家门走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09 | 只看该作者
遗址
  我出生的那个小城虽比不上南京,西安有过显赫历史,但也曾经是军事要地,发生过不少有名的战役。只可惜,因为经济的不景气一直影响人文的发展,很多事情渐渐被人们忘记了。
  话说市中有一家纺织厂,效益最好的时候,圈了块地要扩大厂房。可打从这施工队来到一片地界,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据说住在民工房里人晚上总能听见很凄厉的风声,甚至夹杂着叫喊和哭喊声。可出去一瞧,就风平浪静的,天气好的很。而守夜的人说的更离谱,他说好几次他犯迷糊的时候,朦胧中看见了一些古战役的片断,有奔跑的马,有穿着盔甲的人,还有破破烂烂的旗子之类的。这些事情呢,无从考证,很有可能是大家杯弓蛇影,过于捕风捉影了。但后来,当施工队的地基越挖越深,工人们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人骨和残破的布片。刚开始都以为这是杀人埋尸的刑事案件。警察查了个天翻地覆,毫无线索。后来来了历史老师,历史学者,再后来来了考古学家,市领导。原来,这里真的是一个遗址,太平天国留下的。那些人骨和布片都是属于那些历史中的英雄的。
  常理上,像这样遗址本应该像兵马俑坑一样圈围起来,可是愚昧的当权者认为这个遗址历史价值不高,就把这些骸骨什么收罗收罗,让这个纺织厂继续开工。
  漂亮的厂房建起来了,然而那些曾浴血奋斗的无名英雄们就这么被湮没在历史的浪潮里。我觉得他们牺牲的很冤枉,生时输给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死后又输给了经济发展的趋势。痛心的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浙ICP备11026473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