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石刑是什么?伊朗石刑视频|石刑图片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色幻想
时间:
2010-11-5 14:57
标题:
石刑是什么?伊朗石刑视频|石刑图片
石刑是什么?伊朗石刑视频|石刑图片
综合外电报道,因被判石刑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伊朗妇女阿什蒂亚尼可能于当地时间3日被处以绞刑。
国际反石刑委员会发布的消息称,德黑兰当局已经授权关押阿什蒂亚尼的大不里士监狱对其处以绞刑,最早于本周三执行。
此前,伊朗妇女阿什蒂亚尼的命运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压力下,伊朗最终决定撤销对她的石刑。
据悉,除了阿什蒂亚尼所否认的通奸罪,她还被控参与谋杀自己的丈夫。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2006年5月因在她丈夫死后与两名男子的“不正当关系”被首次判刑。
什么是石刑石刑视频伊朗石刑石刑图片
作者:
紫色幻想
时间:
2010-11-5 14:58
什么是石刑石刑视频伊朗石刑石刑图片
古老而残忍的刑法石刑,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对犯人执行死亡惩罚的行刑方式,它属于一种钝击致死的施刑手段。开宗明义的是,石刑不应与特定的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换言之,这种被普遍认为残酷的行刑方式,并非为伊斯兰教所独有。
事实上,石刑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甚至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死刑方式。
石刑所存在的领域,就宗教而言,也并非仅限于信仰伊斯兰教地区,信仰基督教、犹太教等地也有,在一些落后的小宗教里更是司空见惯。史料记载,早在旧约圣经时期,就流行着对所有的罪行都“处以石刑”的行刑方法。《圣经•旧约全书》和《犹太法典》中,都有关于石刑的记载,在《旧约》中,石刑是可见的三种死刑处罚方式之一。
从《旧约》全书中可以发现,对谋杀、叛教、诽谤、弑父等罪名的刑罚,都是通过石刑来完成的。不过,到了新约时期,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虽然也还有石刑,但耶稣对此颇有微词,并且后来还加以反对和制止。譬如,根据《新约全书》“约翰福音” 的记载,耶稣曾说:“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他,并将他置于死地呢?”事实上,有学者考证,从古希腊、罗马,到今天的一些伊斯兰国家,从犹太教、基督教到伊斯兰教,都曾有实施石刑的历史。在基督教中,基督教会的第一位殉道者圣司提凡就是被石刑夺去生命的。
古希腊以及其后的罗马文化中,石刑也同样是用来严惩那些通奸和谋杀等罪行的重要途径。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于石刑的执行方法不尽相同,但石刑还是有一个大体相似的程序:先将犯人埋入事先挖好的沙土坑里;然后众人合力铲砂土将其身体的半部或大半部填埋;最后行刑手及众人(围观者,或者说是客观上的帮手)一起向其投掷石块,直至犯人在乱石齐飞中一命呜呼。
通常情况下,石刑持续的过程大约10至20分钟。行刑用的石块是经过专门筛选的,大小得当,目的是能够确保实施过程准确无误和顺利。不过,在执行的过程中,针对男女犯人,包括石块选用在内的一些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对待男性犯人,通常是将其腰部(有的国家是胸部)以下埋进沙坑,然后行刑手及众人用相对大块的石头近距离将其击死。
对待女性犯人,则将其胸部(有的国家是肩部)以下埋入沙土,施刑者及众人远距离用比较小块的石头将其击毙。另有报道说,如果该女犯人是已婚生育妇女,则在行刑过程中,还必须让她的孩子到现场观看,此举有两个用意,一是当着后代的面,羞辱身为长者的犯人;二是警告后代,以其母辈为戒,不要步其后尘,而是堂堂做人、行走正道等。
据悉,在联合国大会的多项相关决议中,石刑都被列为酷刑,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禁止酷刑公约》。
伊斯兰学者的不同声音由于石刑被视为残忍的刑法,它在社会的发展中慢慢让位于其他行刑手段。但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国家的边远省份和偏僻部落中,石刑至今依然存在。
作者:
紫色幻想
时间:
2010-11-5 14:58
什么是石刑石刑视频伊朗石刑石刑图片
比较典型的国家主要有阿富汗、索马里、伊朗、伊拉克、苏丹、尼日利亚、阿联酋、沙特等。翻查《古兰经》,并没有发现关于石刑的相关章节和文字。倒是在记录先知穆罕默德言行的《圣训》中,有石刑的相关记载。《圣训》中这样说:“当一名已婚男性与一名已婚女性通奸,他们将被鞭笞100下,并以石刑处死。”这即是后来“谢里阿”(阿拉伯语,即伊斯兰法)对通奸罪判刑的依据,通奸被处以石刑也就成了伊斯兰教刑法中不可商榷的一项。根据“谢里阿”的规定,犯有通奸罪,只要有四名男子(或者三名男子和两名女子)同时做证,即可以被判用乱石砸死。
进入20世纪,许多伊斯兰国家在实施“谢里阿”的过程中进行了变通和灵活处理,事实上变相废弃了石刑,不过,石刑并没有在伊斯兰国家绝迹。对此,一些伊斯兰学者进行了辩解和阐释。在他们看来,无论是通奸,还是强奸,都是罪不容赦的,因为这种淫乱行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灾难,必须加以严惩。如何严惩?石刑显然是“最佳选择”之一。这样,这些作奸犯科者才会作为负面典型,被人牢牢记住,才会足以警示其他人,尤其是让那些心怀鬼胎、蠢蠢欲动和意欲效仿者引起重视、悬崖勒马,打消以身试法的邪恶念头。
在这些学者眼里,被施以石刑者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并不值得同情,也不能因此而对石刑本身说三道四。但是,即使在伊斯兰国家,也有一些相对温和的学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们引经据典指出,先知穆罕默德曾说:“在刑法判决中,你们当尽量为犯罪者寻找托词”,“不要轻易做出施刑处决这一草率行动”,而要尽可能地“网开一面”,“刑下留人”。他们还肯定地说,在伊斯兰创立初期,法律并没有对任何人主动实施过真正的石刑,只有一人自愿提出要求对自己进行石刑惩罚的例子。当时,有一个名叫玛伊兹的女子向司法部门自首,主动承认自己犯有奸淫罪,她因此感到罪不容赦,甚至到了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的程度,因此她心甘情愿要求接受石击刑罚,以此谢罪和“涤清自己污秽肮脏的灵魂”。根据伊斯兰法的规定,确立案事和坐实罪名,需要经过两个主要渠道,一是要有足够的证人,二是自首之后的官方核实,两者有其一即可。
经查证核实,玛伊兹确实犯有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通奸罪。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穆罕默德还是慈悲为怀,曾几次给玛伊兹逃免石击刑罚的机会。但玛伊兹并不后悔,她在深刻的悔悟中,一再主动要求惩罚,并坦然走上石击刑场。有人不理解玛伊兹的行为,便发出不以为然的奚落和耻笑之声。穆罕默德闻听,语重心长地说:“以安拉的名义起誓,如果把她忏悔的诚意分给整个麦加城,安拉肯定会饶恕麦加城所有人的所有罪过!”
在这些温和派学者看来,石刑毕竟充满血腥味,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其残忍的一面都是无法掩饰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呼吁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减轻罪罚,直到取缔石刑。一些辩护律师则咬定“必须有四个男性证人同时亲眼目睹行奸”的字眼,竭力为当事人辩护,以求得到维护罪犯利益的最大化效果。
作者:
紫色幻想
时间:
2010-11-5 14:58
什么是石刑石刑视频伊朗石刑石刑图片
同时,在伊斯兰国家,还有一些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等身体力行,奔走呼号,要求改革法律,终止和废除石刑,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他们强调,伊斯兰教的教义是讲究“以人为本”、“体恤众生”的,通奸固然是造成今天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社会家庭危机四伏的最根本原因之一,石刑在客观上固然可以起到杀一儆百、惩恶扬善的积极作用,然而,倘若一味滥用,也未必能够如愿以偿。在他们看来,伊斯兰教中的任何一项刑罚,都不是为惩罚而惩罚,惩罚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即伊斯兰教强调通过惩罚,让人们尽可能地悔过自新,洁身自好,从而远离罪恶,营造健康、美好、和谐的集体环境。
还有就是前文提到的伊朗近期发生的阿什蒂亚尼石刑案例。不过,眼下伊朗似有将石刑当作一张牌,以此展开与西方博弈的考量。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石刑并未在伊朗的司法记录中出现过,只是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石刑才作为对通奸罪的惩罚途径,被写入1983年的伊朗刑法中。
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曾断然否认伊朗有石刑,强调那是“假新闻”。而哈塔米当政时期的伊朗文化部长也说:“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将石刑拍摄下来或传播至海外,符合我们的利益吗?”
2002年,为顺应国际潮流,伊朗司法部对外宣布说,伊朗从此将不再执行石刑。不过,伊朗幅员辽阔,省份甚多,地方法官并不全听中央政府的指令,在行政和司法业务上不受高等法院管辖,因此,石刑在地方上很难得到禁止。阿什蒂亚尼案件,就是一个例证。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