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灯光
1
国庆七天,很好的外出机会,却因为开学放血过多,经济紧张,只能乖乖待在校园里。
冠仔回家,于是帮他在书店站站岗,也顺便挣点小钱。
17:00——21:30,伫立书前,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虽说空闲的时候有时间可以自己看看书,但事实上并不会发生“书拿上手便不愿放下”的状况,这一份对书的淡漠令自己感到陌生。
大一时辅导员我们讲过一番话,隐约间只牢牢记住一句话——“书先买了,可以慢慢看”。于是真的很听话买了些书,摆于书架,装模作样,却没怎么好好看过一些书。如今,面对这么多数,毛病复发,挑挑拣拣,又买了几本,便宜划算,但也可以令这几天站岗的报酬突出重围了。
迷茫之中,也稍稍感到一丝欣慰,买了两份报纸以及一本幼儿折纸的书。
报纸是给李师姐的。李师姐参加了一个房地产形象大使的比赛,初赛已入,有幸登于荒岛的广播电视报上,她本人还未知。于是多买了一份赠与她,留作纪念。
折纸的书,给傅师姐。她在做一个家教,教的是一个幼儿。前些天,师姐说她自己手不巧,不懂折纸。我就教她如何折纸船。在书店闲翻,恰巧碰到,买一本让她自己好好学学。
与小细节处,带给别人一些又方便,算是久违了,感觉有些陌生,如果她们都开心,那我也算是知足了。
2
周围的店铺。。
书店左侧毛线店,就像CD店一般古老难得。店内毛线,五颜六色,盘作一团团,蹲在两边的架子上。织毛衣的书作为陪衬,5元两册。这类书再便宜,也没有姑娘买,那是大妈的范儿。8_9十年代,姑娘织围巾毛衣赠与心仪男子,如同曾今花钱买唱片。现今买衣物相赠,似相当于买只P3,再载入几首歌作礼物,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右侧奶粉店,奶粉一罐罐,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娃娃,也坐在两边的架子上。几罐奶粉,利润相当于书店一天的销售额,几篇尿不湿顶好多本书。
隔条马路,对面左边蛋糕房,玻璃门窗透亮,灯光柔和,面包蛋糕一览无余。对面右边休闲中心,灯光同样宁静,只是玻璃做了些横向打磨处理,女子们统一着装,一个个列坐沙发,隐约透露着点头发和浅色桃红裙子。作为特色,霓虹灯,红与绿,互相闪烁,像一顶帽子,置于门框顶上,在黑夜里吸引更多躲躲闪闪的目光。
店铺里都陈列着自己的商品,商品都等待消费。
书等待读者,面包等待食客,毛线等待大妈,奶粉等待婴儿,女子等待顾客。五者之中,稍稍比较,书有些独特。书,为的就是看,被看了才完成了消费,其余四者仅仅停留在看的基础上,没法知足。书也独特,可以记载其他四类。
毛线店旁边,还有一楼梯。楼梯走人的那边,通往一小酒吧。楼梯空着的一边,被一老太太占领,改装成一露天小厨房,一个炉,一只锅。边上一大木板摆满了若干小篮子,盛着一些待炒的菜。螺丝似乎很畅销,午夜和酒一块可作夜宵。老太太戴着副老花眼睛,当菜倒入烧热的油锅,摆弄着锅铲,夜里的菜,随心所欲。
3
店内的七盏灯,间隔着亮了4盏。忽然想起一歇后语——15只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毛孩《喜羊羊与灰太狼虎虎生威》的封面所吸引,指着彩图说“虎虎生威”,口齿不清,读成“fufu ·shengwei”。爷爷在边上笑笑说,哪个是“虎”字啊,小毛孩很聪明,他懂得对应,却不是一一对应,指着喜羊羊的“喜”,说,哝,这个······《爷爷泡的茶》,味道相当。
七八岁的小孩,边上店铺的孩子,把书店当成自己的书房,每天若干次,来去无踪。
老板娘说了句“上班的时间不要看书哈,你现在在上班”乍一听挺有意味的,后想,何必呢?大姐,有事直接说吧。无论怎么的,听着也还耳顺,还记得有次在席殊遭遇的一大姐对一女店员的话——“用脑子想想再来跟我说”,那板娘不算老,却已经很有一定的范儿。。
4
书店的老鼠
老鼠可以啃书,也许可以果腹,但一定没有荤味。腻了书香,进了捕鼠小笼。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街还没过,已经就地正法。边上小炒老太太的火炉伺候,死刑执行,歪着头,在夜里看不清表情,被人用钳子拖于某垃圾桶边。
喟叹,垃圾桶边的暂住证不好办,一条街,没处收留老鼠。我为你超度。
5
书店的雨伞,像书一样挺多,供奉在楼梯底下。
和书没关系,却在墙的另一边,排列,没书那么整齐。雨伞倒置在墙上,像一只只蝙蝠,还在冥思苦想,还没想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雨天光顾书店,却又是那么缺心眼儿。
夜晚下班回校,路过露天厨房,老太太戴着副老花眼睛,继续摆弄着锅铲,当菜倒入烧热的油锅,吱······
升起夜的雾气
10.10.7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