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半月谈——考公务员必备 [打印本页]

作者: 紫殇    时间: 2009-12-5 10:01
标题: 半月谈——考公务员必备
  国考刚刚过去,省考又开始报名了,你准备好了吗?
  《半月谈》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开掘特色报道、深度报道和独家报道,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还被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为全国高自考惟一必读参考材料。
考公务员当然少不了。
  有人可能说我夸大了《半月谈》的价值,但是你们有真的了解过《半月谈》吗?
                    《半月谈》以积极热情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己任,坚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出台确定报道选题,及时准确地解读中央的方针政策。"念真经"、"不走调",以先进文化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唱响、唱好主旋律。创刊之初,《半月谈》独家刊发的《邓xiao-ping同志谈毛泽东思想》、《邓xiao-ping同志答意大利记者问》,首发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三个"一号文件"等,曾引起国内外舆论界和广大读者广泛关注,刊物因此而声誉鹊起。今天的《十五大专题》、《十六大专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专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等专题,进一步展示了重要党刊的风格和特色。


  坚持"三贴近",当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半月谈》一以贯之的宗旨。从创刊那一天起,《半月谈》就以做基层干部群众的"顾问"、"益友"为己任,把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刊物报道的重点。正因为如此,《半月谈》在创刊不久,就出现了这样的佳话:那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人们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疑虑,四川有闯市场的农民就把《半月谈》拴在自己的扁担上,走到哪里挑到哪里,用刊物上登载的中央的政策精神为自己撑腰壮胆。一头挑着中央精神,一头连着广大群众,"扁担精神"由此成为《半月谈》宣传报道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标识。


  半月谈杂志社在办好系列刊物的同时,还开展了颇具影响的"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学生奖学金"和"半月谈之友有奖知识竞赛"等社会公益活动,并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jiang-ze-min同志曾为"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题词:"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为"中学生奖学金"活动题词:"祝你成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评选活动题词:"扶持贫困 共同富裕"。


  在《半月谈》创刊5周年、10周年、15周年、2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之际,先后有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为半月谈系列刊物题词:“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中宣部部长、副部长多次就半月谈的宣传运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具体部署。1995年3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刘云山同志曾专门撰文称《半月谈》是 “中华第一刊”。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同志也曾为《半月谈》题词:“辐射全国 影响一代”。


  《半月谈》创刊初期就确定了"大编辑部"办刊思想,即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办刊。“大编辑部”的成员,有新华社驻国内31个地方分社、遍布世界106个派驻机构近4000人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以及中央及国家各部委的近百名特约记者,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州的通讯员队伍,两个少数民族文版编译室和设在北京、重庆等26个城市承担系列刊物印刷、发行的印刷厂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地党政领导与宣传、邮政部门的同志对《半月谈》的关心、支持。“大编辑部”大大拓展、延伸了杂志社小编辑部的功能,使组织稿件、提供信息、宣传发行和开展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得以有效进行。


  半月谈杂志社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杂志社继多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之后,1995年-1999年连续5年被授予上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被确定为“首都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示范点”。

作者: 琪琪    时间: 2009-12-5 1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霏    时间: 2009-12-5 16:55
书也才刚到手。。这1个月要从良了。。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