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市政府同意在临城新区规划1000亩建校区
[打印本页]
作者:
佳期如梦
时间:
2009-9-23 10:42
标题:
市政府同意在临城新区规划1000亩建校区
9月14日下午,舟山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浙江海洋学院工作汇报,研究学校建设和发展事宜,提出要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服务“海上浙江”、“港航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推动浙江海洋学院办学上层次上水平。市委书记梁黎明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忻海平,副市长周伟江、韩平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苗振清分别汇报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发展的主要目标、思路和工作措施,同时结合当前海洋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分析了我校建设高质量海洋大学具备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困难。
在听完汇报后,梁书记充分肯定了我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她强调,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省委已经明确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机遇前所未有。浙江海洋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从促进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清筹建海洋大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办学经验、认真分析薄弱环节、认真谋划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师资结构,增强与地方产业的结合度,围绕“特色、精品、强项”重点突破,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海洋大学迈进;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空间,打造一流的海洋大学。她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学院的发展,此次召开会议,就是要把海洋学院的发展提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她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海洋大学的筹建工作。
周国辉市长也对海洋学院的发展作出了指示。他说,海洋学院5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和基础;建设高质量海洋大学,既是趋势、也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既要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正视差距、困难和压力。对如何抓紧创建海洋大学,他强调,学校要彰显特色、做特做优;要立足舟山、服务舟山;要开放办学、借力共建;要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他表示,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关心、支持海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会议明确,市委市政府支持浙江海洋学院实施办学空间布局调整,同意在临城新区规划1000亩左右土地用于新校区建设和发展,为学校办学上层次上水平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同时解决独立学院的独立校区办学问题。
副市长周伟江、韩平,市政府副秘书长乐海华对学校当前和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市发改委、教育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校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校党委副书记宋富军、黄建钢,副校长吴中平、吴常文、虞聪达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赵利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陈仕俊,市科技局、城建委、人才办、规划设计院等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作者:
千岛之恋
时间:
2009-9-23 11:40
明智的选择,理由如下:
1、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海院办学条件。比较全省高校校园面积,海院处于倒数几位。当初东校区建设没有很好规划,缺少发展的眼光,面积小、建筑设计差、没有再扩建的余地。此次新划1000亩,对于岛城舟山来说的确是次大手笔,也能基本满足海院发展。
2、地理位置优越。之前有人说越搬越偏,那是对临城的不了解。随着大陆连岛工程即将通车,舟山发展不可限量,临城作为市中心,发展可想而知。新校区建设的几年也是临城大发展的几年,等校区建好了,临城估计也是另一番景象了。
3、有助于成为一所极具特色的大学。说到林学院,大家好称其为中国最美的校园、植物园般的校园。如果真如之前所传是搬到临城的长峙岛,一方面可以为涉海类专业创造好条件,如教学用的码头。另一方面,很有海洋特色。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目前海院各校区都不具备。
至于不足之处,学校建设“战线”过长,刚刚造好东区没几年、普陀科技学院刚刚投用、萧山科技学院又将新建校区,现在又要建新校区,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在此,建议学校不能再犯东区建设时的错误。临城新校区建设务必要珍惜机会,好好规划。整体规划好,可以分步实施,切不可“粗制滥造”,因为这个校区是未来浙江海洋大学的根本,是要长久使用下去的。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