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和同寝室同学决裂-道不同,不相为谋 [打印本页]

作者: f22    时间: 2008-4-6 13:38
标题: 和同寝室同学决裂-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最近和一个同学而且是一个以前比较好的同学决裂了。原因很简单,他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分子,他在课上-而且无论什么课-即使和军事、种族毫不相关,他都会兜售他的二战德国式的激进主义观点,即使在座的同学们不赞成甚至反对,他都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的思维基本上是和军事、战争相关。他说自己很有思想,对于这点我没有评论的权利和资格。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次看书只是浅尝辄止、只是不求甚解,只是断章取义,并未进行深入思考的话,我想,我对他的自我良好的定义表示怀疑。

  思想者(语气助词,勿误),应有包容兼蓄之精神,指点江山之大气。应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判断力,应引古据今,有浩然之荡气。

  而且在图书馆他递给我的一两百字的条子上发现好几个错别字之后,我发现,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古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精神高尚,要达到个人理想和报国之志的统一,个人的修养和能力是不可少的。

  我和他的割席只是观点不同而已,并未认为他的人格有违道德常理,相反,他的为人是在校同学中较为好的一个。
  我还想仅以同学的身份,望他好好拜读下面先人之言,希望他有所收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昨天本来被他激得要到操场去单挑的,不知怎的,没有打成,我趴在操场的铁边栏上,面对着温暖的春天的阳光,阳光很明媚,空气是那么地清新,散发着花草的香味,鼻子一酸,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为失去一个曾经那么好的,一直把他当兄弟的朋友.他也在哭,我知道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应该坚强,不应有泪,但那只是未到伤心处。就让眼泪冲刷掉我们过去3年的情谊吧,让一切随风飘散。我发现,他也在哭,我们谈了很多,我发现其实我们彼此都有很多缺点,大家从来都没真正地在意过他,所以他很沮丧和抑郁。我想他心里的的阴云如果不是这次我永远不会发现。真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更不应该以自己的要求来强求对方。最后我们拍了手掌,重新做回了朋友。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是吗?
作者: 拧发条鸟    时间: 2008-4-6 1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婊子立牌坊    时间: 2008-4-6 14:19
党和国家教育出来的好孩子
作者: 金璇木雕    时间: 2008-4-6 14:46
做法有点激动哦...再好好谈谈?
作者: sea515    时间: 2008-4-6 19:15
毕竟同一寝室嘛
道不同
也可以相谋的
作者: lylai3    时间: 2008-4-6 19:22
[mop004] =.=这个好露骨,也许他只是想标榜吧,别去理会,友情还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吧...
作者: cicely615    时间: 2008-4-6 19:25
放宽心回头想想,
就会发现任何事情只要从不同的立场去想想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可以体谅的!!!! [mop003]  [mop003]  [mop003]
作者: 踏浪儿    时间: 2008-4-6 20:19
人无完人,都是一独立个体,思想喜好不可能相同的。都是同学,关系没必要搞的这么僵的。你的文采很好。
作者: crazy伟伟    时间: 2008-4-6 20:30
呵呵一起生活 一起学习 有些事可以54
决裂感觉是不是也激动了点吧
作者: 魂断阿寒    时间: 2008-4-6 20:42
引用第4楼sea5152008-04-06 19:15发表的“”:
毕竟同一寝室嘛
道不同
也可以相谋的

作者: songyisai    时间: 2008-4-7 13:00
强悍^^^
作者: linpf48    时间: 2008-4-7 14:33
我是很喜欢法西斯主义分子的宗教信仰,特别是纳粹有很多超IN东西值得可取。
当然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参入。他们有些思想真的超前!
还有日本,看过他的历史就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对欧美国家充满了敌意。
亚洲国家不够团结啊!



有那个同学的联系方式吗?
QQ:745551700
作者: linpf48    时间: 2008-4-7 14:34
其实只是自己的一个小兴趣啦,这么久一直找不到共同点!
作者: 325小玩子    时间: 2008-4-7 14:44
[mop874]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作者: bingjie1021    时间: 2008-4-7 18:15
对与LZ,我想说:求同存异.
对于你同学,我想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再强调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者: 小五    时间: 2008-4-7 19:11
海洋学院竟然有这等人才
眼拙了
作者: 飞不非    时间: 2008-4-7 19:14
每个人都有好的。不过自己看着办,,
作者: 天空925    时间: 2008-4-7 19:57
LZ是中文的吗?真牛。。。说的话好有哲理

让我这个大学生有些惭愧,中国古老的文学我算是白学了
作者: 孤独不悔    时间: 2008-4-7 20:53
哎。。
作者: 打铁造船o00    时间: 2008-4-7 22:29
引用第17楼天空9252008-04-07 19:57发表的“”:
LZ是中文的吗?真牛。。。说的话好有哲理

让我这个大学生有些惭愧,中国古老的文学我算是白学了


哎~~文化都革了命了,中华文明,我也只能是皮毛了啊,感叹下
作者: 逍遥法外    时间: 2008-4-7 22:40
不要是TMD的亲日份子就好~~
作者: 想说    时间: 2008-4-7 22:48
哎、、、现在的孩子啊
就是容易冲动啊
作者: hongmaster    时间: 2008-4-8 11:44
相信楼主是发自肺腑的,那就索性断拉。。。有的人实在是没话可以说的
作者: 雁过蓝天    时间: 2008-4-8 11:53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非要决裂,听起来惨烈的很
值得交的是真心朋友,不值得交的是路过朋友
呵呵,多一个敌人总比少一个敌人好
作者: 梧桐    时间: 2008-4-8 16:33
呵呵    法西斯还是比较有激情的   我感觉有点战争意识的人还是挺好 的
作者: 我是一头牛    时间: 2008-4-8 1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夜魔小宝    时间: 2008-4-8 18:37
可以互补嘛~~~~搞得这样也不好啊~
作者: beijixinggjb    时间: 2008-4-8 21:32
怎么全是 文言 文啊  不明白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 beautymariah    时间: 2008-4-8 22:32
我和我们宿舍的两个人都不说话的,一个是从大一开始一直到现在
另一个刚刚开始绝交,我相信我不会再和他们成为朋友了
作者: 裸奔也是一种美    时间: 2008-4-8 22:56
这年代还有这样的愤青哟~
作者: 竟小    时间: 2008-4-8 23:12
[s:43]  [s:43]  [s:43]  [s:43]
作者: 如夜如雪    时间: 2008-4-9 10:20
说老实话,绝交貌似没有必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偏向,
如果真是朋友,劝解下,跟他讲什么场合不能这样,
对大家都好,所以你的做法,从我个人角度看,
太激进了~~~~
作者: 火车荡荡荡    时间: 2008-4-9 15:21
还以为啥事捏~~
作者: 纵强    时间: 2008-4-9 15:47
[s:65]
作者: 无聊的猪    时间: 2008-4-9 21:21
引用第13楼325小玩子2008-04-07 14:44发表的“”:
[mop874]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作者: siso1999    时间: 2008-4-9 22:00
[s:65]  [s:65]  [s:65]
作者: 云轻风淡    时间: 2008-4-10 08:04
顶,不错的讨论贴
作者: 同类    时间: 2008-4-11 14:48
男人之间怎么这样的? [mop022]  [mop022]
作者: 大麻哈鱼    时间: 2008-4-11 18:56
看来楼主是个重义气的人。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到社会上就慢慢的想开了。
毕竟现实在那里。
你和你朋友还是有性格相似的一面的,都比较珍惜这份友情。
但是往往太注重这方面的,往往处理的不是很妥当。
所以还是思想放开点,学业为重,其次是个人爱好,不要陷入无畏的争端中。
想你那朋友自己一个人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思想虽然可能有缺陷,但是
不干涉到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就好了。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是完美的。
作者: 船长    时间: 2008-4-15 14:54
兄弟...别闹了...
作者: 寻哲    时间: 2008-4-15 21:17
应该打一架,痛快地
作者: 老孙    时间: 2008-4-16 13:51
要是不打完这架,,你们还做不回原来的那种感觉了,打完了可能会更好~~
作者: 泉水叮咚    时间: 2008-10-22 21:01
没意思的了
作者: 骑驴    时间: 2008-10-22 21:46
打一场,然后拍着肩膀说兄弟我认识你了~~~~~~~~~
作者: 拎壶冲冲    时间: 2008-10-23 08:22
[s:43]
作者: 夏末    时间: 2008-10-23 08:59
[s:55] 消灭恶势力,打到法西斯
作者: lankeypeng    时间: 2008-10-23 1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宛如一梦    时间: 2008-10-23 17:43
纯粹路过 [s:57]  [s:57]  [s:57]  [s:57]
作者: 洪达    时间: 2008-10-24 09:59
我很喜欢曼施坦因  狂热的法西斯份子说不上  但对于日耳曼民族我是充满敬意的  的确是失去的胜利  1941年9月曼斯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进攻克里米亚半岛,面对4倍于己的苏军,  
用数字来说明他厉害到何程度,42年5月他以损失7500人代价攻克刻赤,  
俘获苏军17万人,7月以损失2万人攻克赛瓦斯托波尔要塞,俘获苏军7万人,  
堪称所向披靡,更重要的是在克里米亚战役里,他所应用的各种战法,  
如炮火如何准备,陆军的多兵种合作等都被写入以后的军校教科书。从43年  
初到44年4月被解除兵权为止,他一直指挥苏德战场的南翼的防守。他所主张  
机动性防守和希特勒要求的寸土必争水火不容。希特勒要他面对苏军21个集团军  
守住1300英里战线,而他只有257辆坦克和220门火炮。但这条摇摇晃晃的  
防线在曼斯坦因手里只有退却而始终没被突破。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面对  
苏军强大的预备大军,曼斯坦因向希特勒提出在库尔斯克地区要组织一次  
大歼灭战,消耗掉大部分苏军后备队后才能考虑防线,计划是在43年5月  
和中央集团军群克鲁格元帅合作两面夹击。但计划迟迟到7月才执行,这就是  
德军的最后一场胜仗卫城之战,可惜这场战役不但推迟而且中途被希特勒叫停,  
直接影响到后来在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中,德军坦克被打得完全伤了元气。  
43年10月,南方集团军群眼看守不住第聂伯河防线,曼斯坦因下决心拼凑起  
一支零星的坦克部队进行了反突击,重创苏第5近卫集团军,但他的目的不是  
夺回桥头堡,而是争取时间运出了近20万名伤员,有时,有次序的撤退比淋漓  
地进攻要难很多。曼斯坦因一直对希特勒的军事指挥很恼火,如果德国陆军全权由曼施坦因指挥  2战历史是不一样的。你这个朋友实际上是愤青 ,这点我们过来人最清楚了,在中国狂热的喜爱德法西斯的往往也是中华民族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中国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物存在的,这类人搞得好就是时代先锋 ,前途无量。
作者: gjhx86    时间: 2008-10-24 16:35
我高中历史老师在课上提过,如果德国当时制造原子弹成功了,赢得了战争,那么历史书又会怎么写?

历史向来是成功者书写的,德国法西斯除了灭犹太人以外好像没干过什么.......我不太了解,反正这段历史去研究后才会知道。

日本法西斯也好,不法西斯也好,坚决予以打到.
作者: 胡若离    时间: 2008-10-24 16:43
凡事莫以偏概全
处事宜求同存异
作者: 胡若离    时间: 2008-10-24 16:45
现在的很多人
明明自己不了解多少
甚至仅仅是听到或接触到一点皮毛
为了标新立异
为了与众不同
为了特立独行
标榜这,指责那的
其实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等他经历多了,接触多了,了解多了
自然会明白的
作者: 胡若离    时间: 2008-10-24 16:46
看事情
尤其是看历史
不以成败评价之,不以好坏评价之,不以对错评价之
这是首要
作者: candy123    时间: 2008-10-24 16:56
其实朋友不一定都要全部都志同道合的。。。
作者: f22    时间: 2008-10-24 17:23
声明:
此前发此贴,完全是年轻气盛时的一时冲动所为。现在我们已经和好。就如国共两党终于结束长久对立,走向和谈时,廖承志致信蒋经国所言: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虽然我们相比较民族国家、两党恩怨,实在渺小,但兄弟手足,情谊相通。我们本应求同存异,豁达包容,不为一人一事,一己之见反目。大学四年,弥足珍贵,能够相聚,实属不易。现在我们已经大四,即将离别之际,回首往事,一切历历在目。欢声笑语,有如昨日。
此贴全当作为大学不老青春的一个永久的纪念。
作者: 胡若离    时间: 2008-10-24 17:24
呵呵……很好
年轻人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08-10-24 20:16
引用LZ 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