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100%成功的面试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yaaaa    时间: 2008-3-9 22:54
标题: 100%成功的面试经历
100%成功的面试经历
  测试空间:100%成功的面试经历
  我是一个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已有五年半的经验,去年转行做了管理咨询。
  去年年底,因与公司领导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提前请假了,春节回来后,老板让我写辞职申请,在我认真检讨了自已的错误和表达了强烈希望回到公司的愿望后,他给了我一个可以回来的机会。  
但条件有二:一是写一份深刻的检查和心得;二是写几篇有一定质量的文章;同时多次建议我在外找工作试试。 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试着在外找工作,当前定位还是希望从事咨询工作,并做好打算,若在两个月内找不到咨询工作,便找在企业工作的机会 。
  我找工作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找朋友问有没有相关信息,二是在网上投简历。在发出简历的一周内,接到的8个通知面试的电话,包括两个朋友的介 绍,共获得了10个面试机会。全是咨询顾问的工作岗位, 因为曾从事过很多招聘和管理咨询工作,外在的职业形象和行为对我来讲是很简单的。 但我细想起了,除专业知识外,每一次面试真正打动主考官的地方都不一样。
  第一家:做了详实的准备,并在接到电话的时候问了一下对方主要想了解我哪方面的知识,准备了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绩效考核PPT,并告诉对方自己是 个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人,虽然对方在电话里的要求是随口说的一句话,但我承诺了会做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PPT,我就一定会做到。
  第二家:问到离职原因,很认真地说明了自己在原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对方自己已认识到错误,并希望能得到老板的原谅,同时说明经历这种事件后给了自己很大的启迪。
  第三家:谈到收入时,我的要求是我现工资的两倍多,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要,而在原单位会这么少,有没有觉得老板在剥削自己。非常诚恳而自信的回 答,我要的是行业的水平,而且这个水平与我现在的能力匹配。对原单位的老板非但没意见,而且是非常感激的,并绝不会对原单位提薪酬的要求,因为一年前我入 职的时候就是这个收入,而且与当时的能力是吻合的,我很感激原单位对我的培养,使得今天我的能力能达到一年前两倍多的价格。
  第四家:当主考官问到一个有关专业问题,我不明白的时候,马上取出本子来做记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对主考官致谢致歉,谢谢他给予的知识点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我极可能不能满足招聘的要求而浪费他的时间而致歉。
  现在细回想起来,好像前四家都是在我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后,主考官就立刻表示了对我的欣赏和合作的意愿。特别是第三家,主考官(总经理)认真地说我有着一个金子般的心态,如果这次我还是以选择回原单位为先,我可以在任何时候加入她的单位,并希望我能一直与她保持联系。
  通过这次找工作我真正地明白了,坦诚、真实、有一个平常而且感恩的心态是打动别人最好的武器。更多职场提升理念及励志小故事,欢迎登录测试空间www.btestingsky.com。中国最大的测试工程师培养基地
  近日,《2008年中国计算机市场预测报告》出炉。据报告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软件行业占整个电子信息行业收入比例的10.95%。随着软件市场的成熟,人们对软件作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和功能可靠性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业内人士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软件企业刚起步,承接和编写的软件项目大多一个人即可完成代码开发。然而,软件产业竞争加剧,软件企业 开始由单打独斗的小作坊式生产向分工合作的软件工程形式过渡,虽然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复杂程度,但各模块间的bug大幅增加,导致软件整体质量下降。 如最近全球发生的奥运门票销售系统瘫痪、赛门铁克、卡巴斯基的“误杀门”、巴拿马中心医院8人因医疗事故丧生等事件,都在提醒企业对软件质量应给与足够重 视。
   企业对软件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带动软测人员需求的激增,然而市场供给和人才培育落后于这种急速变化,人才供不应求。目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 缺口早已突破20万,并随着需求的不断攀升而挺向30万大关。据统计,全国各地IT职业培训机构每年软件测试人才总供给量不超过万人。照此发展,测试人才 荒的现状将至少持续5~10年。与此同时,人才的稀缺也撬动了薪酬福利的杠杆。据前程无忧薪酬报告显示,测试工程师的起薪从3000~5000元/月不 等,若有2~3年工作经验,年薪可达10万~15万元左右,甚至高出很多相同服务年限的开发人员的薪资水平。预计在2008年,人才供求失衡的情况还将持 续,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薪酬仍有很大的上扬空间。
作者: 吉丫娃娃    时间: 2008-3-10 20:02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作者: 吉丫娃娃    时间: 2008-3-10 20:08
【选择字体:大 中 小】【复制此帖地址】
--------------------------------------------------------------------------------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作者: 吉丫娃娃    时间: 2008-3-10 20:09
【选择字体:大 中 小】【复制此帖地址】
--------------------------------------------------------------------------------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作者: 吉丫娃娃    时间: 2008-3-10 20:13
【选择字体:大 中 小】【复制此帖地址】
--------------------------------------------------------------------------------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作者: 吉丫娃娃    时间: 2008-3-10 20:14
【选择字体:大 中 小】【复制此帖地址】
--------------------------------------------------------------------------------




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铸成介绍说,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开发与测试人员的人数基本是1:1,微软更达到了1:2。而在国内,最好的也只有10:1。按照这个比例,国内软测人才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据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测职位的不超过5万,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不到30000人,有五年以业经验的不到10000人。
软测人才为何如此稀缺?著名跨国公司软件测试部经理冉金红表示,软测作为一种新职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专业知识和技术,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掌握,并非具备了软件知识即可胜任。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