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是否该给予软件测试业以更多的关注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xiaowei
时间:
2008-2-22 11:23
标题:
是否该给予软件测试业以更多的关注
是否该给予软件测试业以更多的关注
现在提起软件测试的话题并非突然。清华大学教授、著名软件工程专家郑人杰表示:只是在一年多前,当中国软
件行业协会在清华大学开办第一期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时,国内专业媒体和网上对软件测试的讨论还寥寥无几。但
一年后的今天,当他来到上海参加8月22日举办的“首届中国软件测试与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时,现场代表
的关注热情让他一下子就感受到这个萌芽中的市场开始成长了。虽然国内的软件测试业发展开始起步成长了,但是
比起外国市场来说,我们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软件测试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一是软件公司内部进行的功能性测试;二是用户进行的测试;
还有就是第三方测试,就是专业软件测试人员运用一定的测试工具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检测。在软件业较发达的国家
,软件测试不仅早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以美国的软件开发和生产的平均资金投入为例,通常是:“需求分析”和“规划确定”各占百分之三,“设计”占
百分之五,“编程”占百分之七,“测试”占百分之十五,“投产和维护”占百分之六十七。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
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步的是,软件测试市场已成为软件产业中的一个独特市场。在美国硅谷地区,凡是软件开发企业或是设有软
件开发部门的公司,都有专门的软件测试单位,其中软件测试人员的数量相当于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四分之三。在这
些公司或部门中,负责软件测试的质量保证经理的职位与软件开发的主管往往是平行的。据了解,在软件产业发展
较快的印度,软件测试在软件企业中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了我国软件测试市场的尴尬。中国市场中的软件开发公司比比皆是,但软件测试公司则如凤毛麟
角,“市场化的第三方测试如同刚刚出生的宁馨儿,目前的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国内的软件测试市场会如此嬴弱,到现在企业才开始关注呢?以朱三元之见,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企
业对软件测试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很多人认为程序能试运行基本上就已经成功,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测试部门或设
立测试岗位。国外成熟软件企业,1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对应1-2个软件测试工程师,而国内软件企业,平均8个软件
开发工程师才对应1个软件测试工程师,比例严重失衡。
要知道,软件测试并非传统意义上产品交付前单一的“找错”过程,而是贯穿于软件过程的始终,是一个科学的质
量控制过程。
另一方面,软件开发企业在为软件开发支付费用后,就不希望再为软件的测试支付新的成本,而项目甲方则往往认
为开发合格的软件是软件开发企业的责任。即使有些项目的开发方或委托方有意对软件进行第三方测试,也会考虑
到在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软件开发商提供源代码,担心其知识产权遭到侵犯。这是软件测试市场无法长大的又一个
重要原因。此外,软件开发企业不重视利用外部的测试力量进行测试也是因素之一。
最后,由于国内软件企业以往对测试人才的不重视,也导致了目前国内企业软测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均落后于国外
企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资深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的缺口高达40万之多,而其中仅软件测试人才的缺
口将超过20万,在未来5到10年中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大。
中国的软件产业要健康发展,软件测试专业公司的成长与专业测试市场的发展是不可跨跃的一步。那么软件测试产
业如何才能发展呢?
专家认为:首先需要软件企业提高对于测试环节的重视程度,形成对测试服务的需求市场;其次,需要有企业从事
测试理论与技术服务;第三,作为行业的管理者也要制订相应的行业规范,严格软件开发的流程及标准;第四,作
为软件测试企业也要关注软件开发商对于知识产权的利益,从而也保障了自身的利益。
朱三元透露,关于软件测试的国家标准今年有望出台。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测评培训中心授权下,他将作为上
海威迅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参与上海软件测评工程师的培训。他认为,国家标准的制定,将极大地促进软件测评业的
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的软件测试业开始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这无疑会提升软件测试在IT业市场中的地位,并带动软件
测试工程师的发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市场是紧俏的,它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s:40] [s:64] [s:41]
作者:
知不道
时间:
2008-2-23 11:27
成功自我质询28条
一、今年的目标是否已依约达成了?(确定自己的人生最终目标,然后明确定出每一年的持续点,朝此向前迈进。
)
二、始终尽已异军突起力全力以赴了吗?比起前一年进步了多少?
三、做了最佳的服务了吗?
四、始终以协调态度去面对工作吗?
五、做事拖延了吗?若是有的话是哪件事?
六、不好的性格有改善吗?是哪一点呢?
七、贯彻所定的计划,力行至终了吗?
八、无论什么情况,都能迅速下决断吗?
九、自己能不为六大恐惧所困扰吗?(年老、死亡、贫穷、批评、失恋、疾病)
十、有没有疑人太多、信人不足之过呢?
十一、有没有与人发生过争执呢?
十二、集中力量否得以发挥?资源有所浪费吗?
十三、是否能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
十四、才能的哪一部分进步了呢?
十五、有没有欲望太多、丧失节制之处?
十六、有没有不讲情义、只图利已之处?
十七、日常的态度是否得到他人尊敬?
十八、有无独断专行,固执已见之处?经常能依正确的分析判断事物吗?
十九、时间、收支都已能依照计划,实行自我管理了吗?
二十、无益的时间浪费有多少呢?
二十一、为了使未来能更上一层楼,你认为该如何改变呢?
十二、你打算如何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给他人呢?
二十三、良心受责、愧疚之事吗?
二十四、对人是否有不公平之处?是对谁呢?
二十五、假使你正在募集人才,你会录用你自己吗?
二十六、满意现在的工作吗?若不满意,原因为何?
二十七、主管是否对你的工作态度、能力感到满意?若不满意原因为何?
二十八、处认为能够成功吗?(冷静的自我评价后,再参考他人意见)
作者:
wangxiaowei
时间:
2008-2-24 10:30
对企业来说,晋用一个社会新鲜人,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和尝试错误,所以在最后的面试阶段,企业往往格外
重视应徵者性格的优劣,以及一些小细节。面试前仔细阅读面试的十大禁忌,让自己求职路走得更顺遂。
有一则电视广告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性主管在面试时,求职者只要一坐下,她就说“谢谢”,求职者只有一
脸惊讶、呐呐无言的离去。惟独一位求职者在面对这位女性主管说出谢谢的同时,很有自信的回应一句谢谢,出门
后他立刻接到“明天八点上班!”的通知。
前提:小心细节,求职才顺遂 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齐备。但在实际的案例中
,我们却常常发现,一些条件很好的人,却始终无法顺利的通过最后一道面试的关卡。深究其原因在于面对企业时
,他们总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使得求职路一直走得不顺遂。
其实求职的过程中,学经历的条件背景,固然可以给企业当成参考,但在面试时的表现,能符合主试者的口味
,录取的机会自然大增。
上述的广告主题其实是卖手机,但内容却呈现出找工作时,最有可能碰到的问题,如何避免成为企业不欢迎的
求职者。
禁忌一:恶意缺席
接到面试通知,如果不能或不想出席,都应该在前一至三天以电话婉转的通知对方。许多求职者可能会认为,
反正我已决定不去这家公司上班,何必和对方有所接触?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留下恶意缺席的印象,对你日后要
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一定有所影响。
禁忌二:不守时
虽然中国人一向不是个讲究准时的民族,但面试时的守时却很重要。迟到是绝对不可原谅的行为,代表你对这
家公司根本不重视。太早到也不好,主试者可能有别的事情,还要应付你的突然出现。
禁忌三:穿著邋遢
不管你应徵何种类型的工作,穿著是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机会。即使是所谓创意型的人员,邋遢、不修边幅
的穿著,还是不易令人亲近。是不是西装革履其实并不重要,要把握干净、整洁的原则,才能留下好印象。
禁忌四:没有准备
就算你是一个毫无经验的社会新鲜人,对于应徵职务的工作性质、内容,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企
业当然可以容忍新鲜人缺乏经验,但是没有准备、一问三不知的人,似乎也意味著将来在工作上缺乏责任感。更现
实的说法,企业可能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让你达到工作的要求。
禁忌五:欺骗
没有一家企业会晋用不诚实的新人,在面试的过程中,诚实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尤其是履历表、自传中所写的
个人背景资料,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是谈话内容和履历表所写不符。即使面试时未被发觉,日后也会被检验。
禁忌六:言行轻浮
面试代表的是一种对个人性格的主观判断,轻浮的言行、夸张的肢体动作,会令人有不信任的感觉。主试者最
讨厌的是一副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态度,如果你对这家公司没有兴趣,又何必来应徵?
禁忌七:没有自信,但也不能骄傲
自信和骄傲有时就在一线之间,尺寸的拿捏要小心掌握。没有自信的人会让人有学习力差、推诿塞责的联想,
肯定不受企业欢迎;骄傲的人则令人生厌,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不合群,企业可不想用一个单打独斗的独行侠。
禁忌八:天马行空
说话的逻辑概念,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组织能力。天马行空可能是一种创意,却也代表著“只会说不会做”的言
行失衡。企业应徵社会新鲜人,多半是希望做好基层的执行工作,有创意当然是额外的红利,只动嘴不动手可不是
新人该做的事。 中国人才指南网
禁忌九:喜好批评却无创见
没有一个主管喜欢爱批评却无创见的员工,主试者也一样。即使批评的是和工作无关的事,像是政治、经济、
社会的现况,对于求职者来说,并没有任何加分的效果,可能还会因为你的言语不当,引起主试者的不快。
禁忌十:不知行情乱开价
谈到薪水多半代表你有很大的机会被录取,可是你却来个狮子大开口,企业怎么敢用一个漫天要价的人?如果
你不想吃亏,面试前应多打听相关行情,否则就采取「依公司规定」的保守策略。不知行情胡乱开价,绝对让你的
面试倒扣200分。
结论:性格优劣最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晋用一个社会新鲜人,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和尝试错误,所以在最后的面试阶段,企业往往格
外重视应徵者性格的优劣,是否能符合企业文化。对求职者而言,我们或许不必因为迎合公司的企业文化而特别调
整自己的性向,但在面试时,至少不要列名不受企业欢迎的黑名单。
作者:
讨饭去了
时间:
2008-2-24 16:21
很不错的专业~~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