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双子座流星雨7日光临地球 每小时120多颗 [打印本页]

作者: 紫姬韵灵    时间: 2007-12-15 15:10
标题: 双子座流星雨7日光临地球 每小时120多颗
每年,双子座流星雨就如贺岁大片一般在岁末如期而知,今年这一“大片”的上映时间将从12月7日一直持续到17日。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它的流量非常稳定,极大值每小时可达120颗。由于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黄道上的双子座内,它本身又有多个极大时间,且持续较长,因此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都有机会观测到它。
对于我国的观测者来说,今年双子座流星雨的观测条件很好。预报的极大是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0时45分,此时初五的峨眉月在晚间9点左右它就落到地平线以下去了。
而辐射点却接近头顶,地平高度很高。双子座流星雨的平均速度为35千米/秒,这和狮子座每秒70多公里的速度比起来,慢了不少,不过却方便了人们的观测。尤其适合照相观测。专家建议最佳的观测时间可以选在14日天黑一直到15日天亮前。
很多熟悉的流星群非常古老,如英仙和狮子。但双子流星群却很年轻,19世纪中叶才出现,而且一开始时流量较低,每小时有10-20颗。从那以后,每年它的流量都在增加,目前已成为每年主要的大流星群了。1998年人们观测的双子流星群达到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达到140颗。
自从1862年人们注意到双子座流星群后,就一直在寻找它的母彗星。直到1983年,终于通过卫星数据才发现了与它有相同轨道的不是一颗彗星,而是一个石质的行星。编号 3200 Phaethon。这个行星的周期为1.4年,轨道很扁,最近离太阳0.15天文单位。1997年12月它经过地球附近时距离我们只有0.31天文单位。
人们一直在争论Phaethon到底是一个小行星还是一个彗星。它的光谱看上去象石质小行星,但轨道却很象彗星。它经过太阳旁时没有出现彗尾,但却有碎块产生,形成了流星雨。通过分析双子火流星的照片,科学家们估计出双子流星物质的密度为1-2m/cc,比标准的小行星的3 gm/cc的密度要低,但却比彗星0.3 gm/cc的密度大几倍。有人认为Phaethon是一个耗尽的或休眠的彗星,外表面积聚了厚的行星际尘埃。因此它有小行星的外表,却有彗星的内核。经过太阳附近时,它不会产生彗尾,但却抛出了很多碎石块,这也是双子座流星雨产生的原因。
作者: 小五    时间: 2007-12-16 19:09
什么意思的啊?
作者: 飞天白菜    时间: 2007-12-16 19:11
[s:43] 你现在讲有P用 都要17号了
作者: 逍遥法外    时间: 2007-12-16 19:16
嘿嘿~~没的看~~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