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原创〗全国物价上涨,大家的生活怎么办啊? [打印本页]

作者: bonnie    时间: 2007-7-24 10:37
标题: 〖原创〗全国物价上涨,大家的生活怎么办啊?
最近电视上,报纸上到处可以见到物价上涨的消息,之前是猪肉价格上涨,闹的全国沸沸扬扬,百姓都吃不起猪肉,不久前听说轮船费也涨价了,上面的通知竟然写着“由于工资提高”才做出的这个决定。试问百姓哪里工资提高了,还不是那些天天坐着没事干的事业单位工资提高,糟糕的也是百姓.这些天泡面,肯得基,麦当劳,燃油,....价格也随之涨价,还叫百姓怎么活啊?我想接下来肯定什么东西都会跟着涨价,大家的生活痛苦啊.  连电费也要涨了呀. [s:34]
作者: chenkai6670    时间: 2007-7-24 12:04
[s:34]  [s:34]  [s:34]
作者: bonnie    时间: 2007-7-24 16:22
没人关心这个问题?
作者: 小五    时间: 2007-7-24 18:59
我的钱袋越来越瘦了啊
作者: zaq122200    时间: 2007-7-24 19:51
[mop023]  [mop023]  [mop023] 我是穷人
作者: 伊夏尹雪    时间: 2007-7-24 20:06
[mop002]  [mop002] 国家怎么也不照顾一下我们穷人啊 [mop011]  [mop011]  [mop011]  [mop011]  [mop011]
作者: 泪づ无恨    时间: 2007-7-24 20:43
跑面也涨了4成了 [mop023]  [mop023]
作者: 陪舟看月亮    时间: 2007-7-24 23:24
通货膨胀啦,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要爆发拉
作者: bonnie    时间: 2007-7-25 09:06
是啊.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保障啊.接下来好像有几家大型国家电网站要求电费上涨啊.
作者: bonnie    时间: 2007-7-25 09:54
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我国部分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从而上调电价。此举意味着,值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的微妙时机,一场是否上调电价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作者: duoduo    时间: 2007-7-25 11:37
[mop011]  [mop011]  [mop011]  [mop011]
作者: 无泪的遗憾    时间: 2007-7-25 11:38
猪肉都14了~
作者: wzfxc    时间: 2007-7-25 12:23
是很厉害,我都强烈建议再搞一个实事板块呢
作者: holymestar    时间: 2007-7-25 13:17
啊~~~全国物价上涨 [s:65]
作者: 北冰洋的鱼    时间: 2007-7-25 21:17
排骨都18了 [s:34]  [s:34] 都舍不得让偶妈买排骨给偶吃 [s:34]
作者: 大学混混    时间: 2007-7-26 1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学混混    时间: 2007-7-26 18: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看日出去    时间: 2007-7-26 18:35
好在食堂涨得还不是很厉害
作者: liukeith520    时间: 2007-7-26 19:23
暗示着要打仗了~~~~~ [mop253]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7-7-27 01:36
连方便面都涨价了,,,这日子不能过了~~ [s:70]  [s:70]
作者: lssczxb    时间: 2007-7-27 01:55
[s:70]  [s:70]  [s:70]  [s:70]  [s:70]  [s:70]  [s:70]
作者: 卡住幸福    时间: 2007-7-27 09:05
哈哈!那就少吃一点呢,刚好减肥!
作者: bonnie    时间: 2007-7-27 11:32
引用第21楼卡住幸福2007-07-27 09:05发表的“”:
哈哈!那就少吃一点呢,刚好减肥!
如果都是你这么想的话那还得了啊
作者: 迷路的小猪    时间: 2007-7-27 12:36
有兴趣自己看看啊~~~~~~~~~~~`


四代重歼:中国万亿美元的破局游戏
           ——困局、危局、破局系列

   写在文章之前的话:小四到中华网做版主已经整整两年了。这两年时间里,小四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不少。回首往事,总是感慨颇多。在各位的支持下,小四做了两年的版主,由新版主变成了老版主,博客访问量也快突破一千万了。这次的系列文章,小四构思了一段时间了。虽然不敢说一定写得好,但是肯定是尽心写的。只能略表心意,算是回馈各位两年来的支持。

   文章主要内容:本文的核心内容在于解读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困窘局面并展望未来。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期望国家以一个东方大国的姿态进入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可是,事情并不像国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东海之困、台海之困、南海之困、中印矛盾、中美矛盾等等因素似乎让中国束手束脚。这也就让国人对于中国崛起的前景乐观不起来。事实上,中国崛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困难是必然。即便仿佛进入了一个困局也没有什么奇怪。笔者本文正是为了剖析中国当前所面临的被动局面,并找出最终打破这种被动局面的方法,同时揭示国际较量的一些基本方向和规律。

   历史上的大国崛起,总是显得波澜壮阔。当自己的祖国面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课题的时候就更显得激动人心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正是激情,伴随着每一个大国崛起进程,成为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动力。激情来自于何方?

   英国、德国、日本等等历史上崛起的国家无疑都在崛起过程中拥有着澎湃的激情。在他们崛起的那个时代,整个国家都在为着国家崛起而奋斗。因为他们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对,正是希望,激励着人向前进。希望越大,则激发出来的激情就越多,反过来又将促进希望成为现实。因此,认清中国崛起的光明前景,对于中国人激情的激发就显得尤其重要。

   同时,中国人也应该看到。盲目的激情会将一个国家推向毁灭。德国和日本的历史已经对盲目的激情所带来的危害进行了最好的诠释。激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即一种难以把握而又不符合现状的冲动。

   也正因为激情在国家崛起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无论是人为忽略国家崛起道路上的困难还是恶意地放大国家崛起道路上的障碍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认为这种行为是带有不良倾向的。当然,这里的不良倾向仅指少数人。

   当前,最让中国人对于国家前景怀疑的现象还是国家在多个方向的无力感。这其中,有对日本的东海和钓鱼岛问题、有对台湾方面的台湾问题、也有对东南亚国家的南海问题以及对印度的领土纠纷问题。这几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仿佛都陷入到了僵局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难以理想的方式顺利解决。这也让国人很憋气。浩荡中华,却在屑小面前不得不采用相对保守的应对方法,怎能让国人顺气。

   事实上,笔者同样一直郁闷着。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点如梗在喉的感觉。如果世界就仅仅只有中国和中国的邻国。那笔者也认为现在的状态是难以忍受的。可惜的是,世界上还有美国——这个对于中国崛起抱有本能敌视的世界头号大国,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力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恐怕是很难量化的。笔者只能这样形容,很大,非常大,已经大到了中国在各个问题的解决上不得不考虑他的强大存在的地步。不要认为这种考虑是一种畏惧。事实上,中国并不畏惧美国,从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战争到现在的朝核危机。仿佛一个轮回,却客观上说明了中国从来也没有害怕过美国。如果在考虑国家外交策略的时候忽略美国力量的客观存在,那才是一种从头到脚的无知。美国力量的影响是客观的。仅仅以主观热情去忽略客观状态,最终只能受到事物运行规律的惩罚。

   在美国确定中国是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之后,他就已经开始布局了。美国人并没有选择针对苏联一样的冷战。那种敌对的状态美国已经有了一次深刻的记忆,很难想象美国希望进入第二次冷战。一颗小小的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大战。而大战的结果无论如何,对于美国的世界霸权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一点,对于今天的美中关系同样适用。

   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记忆才导致美国做出了现在这种既竞争又接触的行为。事实上,世界霸权形态的变化也同样促使美国把中国定义为利益攸关方。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深入,金融对于美国确保自身霸权的意义也日益明显。自己做,效果永远不及让别人给自己做。美国以其金融霸主的地位,让世界为他服务。他在花世界人民的钱。看起来美国负债不少。这种负债对于美国来说是有风险的。可是这种负债方式同时又有着巨大的难以忽视的收益。

   一方面,美国是在借全世界的钱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美国是在借明天的钱消费。无论从那种角度上来看,美国都是在贷款。正如商业贷款一样,只不过这个贷款放大到了国家层面。某种意义上,只要投资方向合适合理,贷款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否则,商业贷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美国通过借明天的钱发展自己,早就把那点不多的利息赚回来了。美国人正是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运作体制支撑着美国的长期领先。

   一旦有一天,美国的借钱能力消失了,对于美国的打击绝对是相当大的。促使世界愿意把钱借给美国的因素很多。美国的投资回报率高,美国的国家安全程度高,美国的金融安全程度高。这些意味着什么呢?钱放在美国就更安全了!

   现在的美国,比之半个多世纪前冷战发生的时候更看中金融中心的地位。他的行为也必然将更为谨慎。当年,除了美国、苏联就是欧洲。苏联自然体现不出比美国更安全,而欧洲处于对抗的前沿,和美国比起来就更谈不上安全了。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历史,我们有理由怀疑,冷战本身就是一个防止欧洲再次成为资本主义体系金融中心的手段。

   今天呢?如果中美发生大规模的对抗以至于战争,那么欧洲就将比美国安全。欧洲不会再把自己放在中美对抗的大棋局之下。因而,美国不得不单独承受中美恶性对抗的后果。从金融角度上考虑,就是原本在美国或者正准备流入美国的钱流向欧洲。时间一长,美国对于欧洲的领先地位将因此发生动摇。

   美国愿意为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这个代价绝对应该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美国当然能够认识到,他在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中国一个对手。挑战者本来就是层出不穷的。他从整体棋局上考虑,即便和中国拼消耗也是不可取的。因而,美国在对中国的策略中选择了等待。他在等待中国主动犯错误而不是像和苏联那样拼消耗。

   中国,依靠自己的改革开放和塌实建设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投资,金融市场也已经初步建立了。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让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周边地区国家认识到了中国的实力和潜力。中国的物质实力的增长客观上支持了这样一个印象。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有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已经初步具备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潜力。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成为世界级别的金融中心的路还很长。不过这种可能毕竟已经出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又或者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都不可能忽略这种可能性。这种成为金融中心的潜力是很致命的。也就是别的实力体一旦出现某种意外,就能够吸引和接受大量流过来的钱。这些钱,都将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这也就是说,中国在世界体系内已经具备了借钱的基本资格。只不过,现在世界上拥有钱的人还没有把钱借给中国,因为他们现在有更为理想的被借钱方向。

   有两种情况下,让大量的钱被借到中国。第一种是别的被借钱方向已经不适合借钱了,第二种则是中国自己的借钱资格更为良好。第二种情况下,中国还要做很长时间的工作。包括自身经济、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完善等等。虽然漫长,但是这一切毕竟是可以预期的。

   无论发生哪一种情况,都是美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两种情况,本质上都是借钱资格的变化。美国为了保持其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和金融霸主的地位,必然的选择一是加强自己借钱的资格,二是打压中国的借钱资格。

   中国要做的正好相反,一是打压美国的借钱资格,二是加强自身的借钱资格。然而,现在打压美国的借钱资格的手段相对比较少,作用也比较小,因为有一个欧洲实际上比今天的中国更适合成为被借钱的方向。中国的主要方向还放在加强自身的借钱资格之上。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有一个远远超过美国的人口规模,这也就意味着总体潜力上,中国还是要超过美国的。庞大的人口规模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样也会在某些方面给中国带来收益。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是抵消美国两种手段的基础。

   金融的基础仍然是实物经济。物质的价值本身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美国的实物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而中国的潜力则大得多。这就是完成了工业化的美国和正在工业化的中国之间的区别。

   美国不愿意赌上自己的一切来遏制中国,那是得不偿失的做法。除了让欧洲接收果实以外,美国不会从这种两败俱伤的斗争中获得太多的收益,付出的代价却会相当沉重。因此,美国选择了一种等待中国犯错误的方法。

   美国与欧洲类似,都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后期。同样是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却又存在很大的区别。美国强大的武力让他看起来比欧洲要安全得多,美国的地缘政治位置也让他看起来比欧洲安全得多。钱对于安全的向往是必然的趋向。因此,中国的安全程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对于钱的吸引力。中国人应当不会陌生于当年台海危机发生时台湾岛内市值大量蒸发的事件。另外还有香港回归时资金大量流向新加坡的例子也很清晰。

   中国的地理位置从当前条件下来看与美国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美国接壤的就两个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个两个国家从国家规模上都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自身国家又比较安全。这就造就了美国稳定的安全环境。同时,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于是,世界都相信,美国的实物经济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因此,基于最安全的实物经济之上的金融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金融系统。钱进入这样的金融系统也就自然是最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盲目地与周边国家爆发冲突,特别是长期化的冲突,则必然造成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未来的借钱资格因此受到打击,甚至连原本借来的钱也会流失掉。

   有人会说,美国还不是老打仗,为什么美国人打仗越打越富了呢?其实道理很浅显,美国打仗却并没有太多影响到本国的实物经济。大量的军用物资的消耗反而刺激了国内实物经济的发展,会让更多的钱或者说是资本进入到美国。这也就自然地造就了美国越打越富这一现象。

   中国能够做到像美国那样打仗吗?答案很明显,不能。围绕着中国的利益所引发的可能战争区域都在中国周边地区,而中国的军事力量在这种战争中既无法做到快速地结束战争,也不能完全制止对方打击我国本土,同时也不能完全保证自身海洋运输的绝对安全。(未完待续)





   文章太长,逢一三五发一部分。
作者: 迷路的小猪    时间: 2007-7-27 12:39
http://js.blog.china.com/200706/472239.html

http://js.blog.china.com/200706/491952.html

http://js.blog.china.com/200706/511615.html

http://js.blog.china.com/200706/511763.html

http://js.blog.china.com/200706/511783.html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