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转帖〗外语,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滚出去! [打印本页]

作者: 浪依寒    时间: 2007-5-22 22:06
标题: 〖转帖〗外语,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滚出去!
    外语,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滚出去!
  
  
  
    朋友的弟弟读研究生,中医学专业。最近不得不参加某著名英语培训班。因为明年就毕业了,学校规定,英语达不到六级,不准毕业。
  
  
    听到这则消息,我好久没能说出话来。联想到去年美院高才生英语不过关被无情刷下的事情,有两种感觉在胸中强烈升腾,郁结的痛哽得人喘不过气来!
  
  
    --悲哀,愤慨!
    身为炎黄男儿,何以向外语屈身为奴?!
    呜呼!泱泱中华,竟堕落如此地步!痛何如哉!
  
  
  
    举目神州,外语,像一团毒雾,浓密地笼罩着国人的生活;外语,像一场梦魇,困扰着中华的腾飞。懵懂的中国人,有的为外语欢呼,有的为外语流泪,更多的则是在为外语劳心伤神。当人们连职位晋升都不考汉语,却要考外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我们到底是中国人呢,还是外国人?掌管教育的大佬们认了哪个黄头发蓝眼珠当了他的祖宗呢?美国的?英国的?--不然为什么非要强迫十三亿中国人全体学外语呢?难道外语就那么重要,我们的社会、生活真的离不了?--我看不是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国家意义的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我知道“学习外语是国际交往的需要”,但我更知道不会有多少中国人必须走出国门与大鼻子们打交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留在国内搞建设。就本人而言,四级的ABC自打学校出来的那天起,就一天一天地还给老师了。
    
  
    不牵强附会地讲,全民学外语是一个无法解释、荒唐透顶、极其愚蠢的误国政策!
  
  
    学外语,完全可以让那些感兴趣、用得着的人学去。即使真要进行国际交往也不要紧,带个随从翻译(团)就是了。这样既有利于广大学子把精力放到专业知识上,又能带动一个健康发展的翻译产业。何乐而不为呢?--而不像现在,弄得外语培训遍地开花,逼得穷学生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去买资料、搞培训。
  
  
    中国,出几个幽默大师是可喜的。但用幽默大师的风格治理天下,把国家大事弄得一个一个像笑话则是可悲的,全民学外语就是一例。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有什么本质的联系?美术画画体现的是美感和精神领悟的内涵,又与英语有何瓜葛?为什么这些与外语毫无关联的专业非要跨越外语水平的门槛呢?
  
  
    所以我说,外语是绊脚石,外语是裹脚布,外语是扼杀人才的刽子手,外语是破坏传统文化的蠹虫!
  
  
    必须学外语的政策,是一种文化专制,是八股取士的变种,是套在要求进步人士脖颈上的精神枷锁,是无良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强奸!
  
  
    温家宝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希望高等教育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事实上,作为总理,有些话不能明说,他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是非常失望的。现行教育体制对人才层层设卡、约束,八杆子打不着的专业都要埋头学外语,怎么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呢?所以温家宝说:“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按理说,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大国,要培养出国际一流的大师群体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就是按概率计算,十三亿人口每年也要出百十万个世界顶尖人物。那为什么没有出现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为的约束、制度的限制。
  
  
    要培养大师级人才,就要营造适合大师成长的环境,国家教育的原则应该调整为:术业有专攻,不要求你学别的,擅长什么就钻研什么去!--还愁出不了人才?
  
  
    而现在的教育制度,条条框框编织了一张网,猛逮些小鱼虾米做培养对象,把那些大一点的真正人才统统挡在门外。这样的教育制度除了能培养一筐歪瓜劣枣外,你还能幻想它培养什么高级人才?能培养出当代的李时珍、齐白石?
  
  
    全民学外语不仅极度浪费人们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更无情地戕害了民族自信心。爱国家、爱民族与爱本民族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共同的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凝聚力的有力保障。以色列建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我们的大学,很多专业早已不学汉语了,却必须学习英语,而且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准予毕业!不荒唐吗?--这实质上是把英语凌驾于我们母语之上的武断、无知的做法,十分欠妥!很容易导致广大民众错认为汉语没有英语博大精深、没有英语优越。而事实上汉语才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深奥、最精确的语言,一辈子也学不完。现行的全民学外语活动,其实质是没有强敌压迫的自我奴化运动。如果教育部门继续一意孤行地推进,则不只是迂腐,更是犯罪。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势必被推上未来的审判台!
  
  
    我欣赏法国人的爱国。法国人把讲法语视作热爱法兰西,讲法语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民族文化情结。法国人只会说法语,不说英语,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语言才是最美的。一个外国人去法国,必须学会一点法语用语,否则没人愿意帮你,哪怕是问路。最令人动容的是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离席抗议事件。2006年3月23日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开幕,法国商界领袖塞埃在会上讲法语时忽然改为讲英语,希拉克和他的外交部长杜斯特-布拉齐、财政部长布雷东一起愤然退出会场以示抗议。这一事件体现了希拉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被人们盛赞为“语言爱国”。
  
  
    面对希拉克的“语言爱国”壮举,不知道中国教育当局的那些人是否会脸红?那些崇洋媚外的中国人又作何感想?
  
  
    民族自尊,不仅体现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更要体现在日常言谈活动上。国家利益无小事,热爱母语,抵御文化入侵更是爱国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勇敢地告诉外国人:你到中国来,请讲汉语!
  
  
  
    毛泽东同志说,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我在这里要说,踢开外语,阔步前进!
  
  
    外语,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滚出去!
作者: 青菜维尼熊    时间: 2007-5-22 22:34
事情总有两面性的,学点英语未必不好,只是死学英语就不好了,中国的悲哀就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死学英语,还有那应试教育,不知道已经扼杀了多少存在的天才!
作者: 宽芹慧权    时间: 2007-5-23 12:04
严重同意.....
作者: yxw1986    时间: 2007-5-23 15:58
支持支持!!!!!
作者: fleetadmiral    时间: 2007-5-23 21:44
[s:70] 提起来就火!
作者: 葬爱    时间: 2007-5-23 21:51
那學外語的是不是也要滾出去啊^^^ [s:43]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