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分享】你也可以当歌星^_^录音上手
[打印本页]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09
标题:
【分享】你也可以当歌星^_^录音上手
想一展你的歌喉,让大家都欣赏到你的歌声吗?
现在就可以!快快加如我们的行列吧!!!^_^
首先,你得有一台电脑,声卡是最重要的,还有麦克风一个(先拿个聊天麦克风过把瘾先,以后我再详细向大家介绍关于麦的选购)
我们得下录音软件,这里推荐大家用cooledit pro 2.0(也有新版本的,但我用惯这个,比较好用,对于新手最好,很易上手)
相关软件下载:
cooledit pro 2.0(带汉化,注册机)
BBE Sonic Maximizer
Ultrafunk3(带汉化)
Wave3.0效果包
下载:
http://www.leifeng.com/sk/ftp/cool.rar
把自己在录音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通过此贴,很快的掌握cooledit pro,并录出自己满意的歌曲。也许你看过之后,会觉得打造一个专业级的声音竟是如此的简单。
首先,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把你的耳机作为监听音箱(此步的意义就是说用耳机
来听伴奏音乐,否则在你录音时会录入音乐和人声的混合声音),把你的mic调试好。
然后下载我们要用到的工具COOL EDIT PRO 2.0及其插件。现在很多的音乐制作人都在使用这个超级工具。闲话少说,与本次介绍给大家无关的不提,我们现在开始。
1、简单录音的基本硬件:
录制演唱专辑的基本硬件设备
声明:以下有关录音技术的文章都是针对业余录音爱好者的要求写的,我会将我知道的尽可能详细的表达出来,让第一次读到文章人就能上手录音。希望有更多的歌手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以为我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遇。
如果你想制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你所需要的设备是:
1、电脑一台
(建议P3以上)
2、一块录音效果不错的声卡
本人用的是创新Sblive 5.1,很多网友是主板集成的声卡,建议购置一块创新Sblive 5.1,价格在350左右,不算贵,录音时可以给予麦克风混响,让演唱者更容易投入的演绎。如果银子宽裕,就买更专业一些的声卡吧。
3、话筒
这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话筒的拾音能力是录制好的人声的关键,建议用效果不错的卡啦ok动圈话筒(如图),
由于声卡接口小于动圈话筒的插口,这时你需要购置一个转接头(如图)
如果有条件,建议把话筒插在带有话筒放大器的音响设备上,如卡拉ok机,卡拉混响器,带话筒插孔的影碟机、录像机等(如图)。
但要求带有话筒放大器的设备信噪比要高,一般进口的要比国产的好。如果有条件通过调音台再进入声卡就更完美了。然后在这些设备后面的输出端子上接上一根二并一的莲花线(因为这些音响设备的输出都是分左右两声道的,所以有背后输出有两个接头),分别将线的两头连接设备输出口和声卡的“Line in”口(如图),
完成连接。如果有条件,专业的电容话筒拾音效果最好,但对环境要求高,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4、耳机
人声录制必备的设备,总不能开着音响听伴奏吧,这样在录音的时候会把伴奏也录进去,就不好后期处理了。
我的声卡上接了两个耳机,一个给歌手用,一个给我监听,其接法很简单,5.1的声卡上有两个音频输出孔,我只不过把我的另一副耳机接在了环绕音响的插孔上,蛮实用的。
5、话筒架
这是个选配设备,不过还是建议使用,一些高灵敏度的话筒哪怕是手轻轻碰一下,也会有噪音录入。
录制演唱专辑所需基本软件
1、录音软件:COOL EDIT 2.1
这是一款人气很旺的多轨录音软件,也算是专业的操作平台。相比amplitude2496和等录音软件要简单多了,用它录音合成对于业余爱好者是绰绰有余了。
2、效果器插件:
a、waves4.0
b、Ultrafunk fx简体中文版
c、BBE Sonic Maximizer均衡器
d、“Antares”的“tube”电子管模拟器
个人认为就以上几种就行了,其他一些比如TC Native等效果器与Ultrafunk fx是一个级别的,二者选择其一就行了。
3、GoldWave
一款不错的录音单轨软件,用于扒下VCD、DVD上的伴奏用。
4、winamp
做好了成品总要享受一下吧!一个不错的播放器。
软件
的安装
建议使用win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比98要稳定得多,而且有些声卡的信噪比在2000下要比98好得多。
1、安装Cool edit 2.1
先安装2.0英文版——破解2.0——汉化
2、安装效果器插件
windows都是靠DirectX加强多媒体性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安装DirectX效果器。效果器不一定要安装在COOL EDIT的插件目录,任意安装在硬盘自建的“效果器”的文件夹里即可,Cool edit 会自动寻找到安装的插件。
[left]
3、让Cool edit搜索检测安装的效果器
打开Cool edit2.1,单击“单轨模式”(如图),[/left]
[left]
[/left]
[left]进入单轨模式后选择“效果”菜单,执行“刷新效果列表”(如图)。[/left]
[left]
[/left]
[left]有很多网友抱怨这一部容易死机,建议死机后关闭cool,用“结束任务”,再重新启动Cool edit,再来一次,基本上没问题。如果还死机,重启系统再来。如果还死机,请检查系统配置。[/left]
4、安装GoldWave
前期设置
为发挥出最好的录音效果,录音前要设置好所有的硬件和软件。
1、设置系统(以win2000为例)
a、打开“控制面板”--“声音和多媒体”--单击“音频”标签(如图)
在“声音播放”的首选设备的下拉菜单下选择你安装的声卡型号(如图)
再单击“高级”,选择性能(如图),
把硬件加速和采样质量都设为最好。同样的方式设置“录音”的首选设备。
2、设置录音源
双击任务栏右下角图标,出现声音控制面板。单击“选项”菜单--“属性”(如图),
选择“录音”,在下方的框中选择录音源,(如果你的音源是接在声卡的“line in”上,则请选择“line in”或“线性输入”(如图),
如果接在“MIC”上则选择“MIC”,一一对应就行了!确定后再次确定录音源即可(如图)。
注意,在这里只是选择录音源,与任何播放设置无关,选择一项就可以了。再次选择“选项”——“属性”——“播放”就会跳出录音源选择,回到播放控制面板。
3、设置录音音量电平
双击任务栏右下角图标,出现声音控制面板。如果你的录音源是设置的择“line in”,直接在“line in”下上下拖拉即可设置录音电平大小,一边在话筒前哼着旋律,一边打开录音软件观看录音波形,不能过大和过小。话筒放大器的设备上的话筒音量调节也可以设置录音电频,一般不要设置过小,设置到总音量的60%最好,细节在系统上调整。同时把带有话筒放大器设备上的话筒混响和均衡统统都关闭,因为人声的后期要在软件中处理,这样比一般设备的混响效果要好得多。
4、声卡设置
如果是带有混响支持的声卡,请设置话筒混响。注,只要设置话筒播放混响,而录音不要设置混响(具体请参考声卡说明书),这样就只会在你演唱的时候听到混响,让演唱者更有激情,但录出来的文件是纯声音,没有任何混响才正确。
5、软件设置
打开Cool edit2.1,在多轨模式下按“选项”菜单,--“设备驱动”,分别在“音频输出”和“音频输入”的标签下设置首选项为新安装的声卡驱动(如图),
把顺序设置成“1st”,如果不是“1st”,请单击“转换”--选择“上置”或“下置”完成设置。
好了!一切就绪了。准备录音吧。
6、Cool edit界面设置
根据我的使用经验,认为这样的界面最方便,具体窗口的打开方式在图中有标明(如图)。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14
录音简要过程
1、启动Cool edit,将MP3伴奏文件拖入到第一轨(如图),
伴奏文件一般从网上下载或自己扒下伴奏,关于自己制作伴奏文件,以后会有说明。MP3的伴奏文件的采样率最好是128K、44KHZ、stero立体声,在winamp中可以直观的显示(如图)。
2、在第二轨单击录音准备按钮(要把人声录在哪一轨,就在那一轨按下录音准备钮。
3、在控制区按下正式录音钮开始录音。这样,就可以一边听伴奏一边演唱了。
4、录制完后,是两个音轨,一轨伴奏、一轨人声。第一步要做的是存盘。按下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工程”,第一个对话框是要你输入整个工程的文件名(*.ses文件),确定后是储存你刚刚录好的那一段人声(*.wave文件,大约40M),这里只是单独储存这个你录好的音频文件。储存完后你会发现存盘的文件夹中又会多出一个*.pk的文件,这是一个信息文件,包括你在录音时的每轨音量、所用的效果器等等设置的信息。另外要提醒的是,伴奏音轨中的伴奏文件是链接储存的,也就是说你如果以后改变了伴奏文件的文件名和位置,再打开你的ses工程文件的话,就会提示你找不到伴奏文件,需要你手动寻找。
5、存盘后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后期处理,将是一个重点工程,下一节详讲。
6、做完后期后,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混缩另存为”储存128K、44KHZ、stero立体声的MP3文件或者48K的wma文件即可。如果追求顶极音质或灌制CD,请选择储存wave文件,不过文件很大,4-50M。
修改编辑声音
数字编辑录音最大的好处,应该是不会再为整首歌曲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不到位而感到遗憾了,因为我们可以随意的修改不合格的地方。但即使这样,也要遵循以下原则:
为不影响演唱情绪,录音过程中不要为中间的没唱好而中断,一口气唱完再说,最后来补充为好。
在选择重录范围时,一般选择有一定空白的地方开始重录,同时也录到有一定空白的地方结束,如果有些情感连贯的地方干脆几句都一起重录,这样插入补充会很自然。
具体修补方法如下:
如第二轨人声的A段范围不满意,则在第三轨按下录音准备按钮,在空白点的前一段距离上单击鼠标定下起录位置B,按下正式录音钮开始录音(如图)。
因为有一段时间的缓冲,因此歌手可以有充分的准备,建议前面的部分歌手就开始进唱,找找感觉,这样更容易投入,唱到拟定收尾处也继续唱一节下去,这样会更连贯。
满意后用鼠标选住要插入的部分,按下鼠标右键,选择“编辑波形”,进入这一轨的单轨编辑内(如图),
在单轨模式里,千万不要改变选择范围,小心的在选择范围上右击鼠标,选择“复制”(如图),
再按左上角的“多轨模式”切换到多轨界面。不要改变选择的范围,同样在需要修补的那一轨上按右键,选择“编辑波形” ,进入这一轨的单轨编辑内(如图),
再次进入单轨模式,在选择范围上右击鼠标,选择“粘贴”即可覆盖以前没录好的部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混合粘贴”,这样将会把两次的录音重叠在一起,如果有机会录合唱,人多的话这倒是一个偷懒的方法。
再次值得提醒的是,插入的范围一定要有一段空白区,要不然可就不自然了。
降噪
网上关于降噪的文章可是一大把,这里我就简单一些,但也实用。
首先进入单轨模式的编辑状态(在多轨模式下按右键选择“编辑波形”进入),要选择一段你录下的噪音,在左边的“资源管理器”内选择“噪音消除”--“降噪器”(如图),
在出来的对话框中单击“噪音采样”,这样在你选择的噪音上采集了噪音样,其它设置(如图),
按下预览按钮,边拖动长的拉杆边仔细聆听,还可以单击“直通”来对比降噪与没降噪的效果(如图)。
满以后,按下“关闭”键(不要按“取消”键),让电脑记住了你的降噪设置,回到单轨模式下,按下“完整缩放”钮,显示整个波形(如图),
再双击波形选中所有波形,再次进入“降噪器”,直接“确定”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降噪过多会有声音失真的现象,如果噪音不是很大,拉杆不要超过80,否则很容易失真。
有时还会有这样的现象,想要给网上下载的伴奏降噪,但整首歌曲没有空白区,根本无法选择一段纯噪音采样,如果要给这样的音频降噪,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输入参数一次次的聆听降造了。天!不要让我碰到这样的事情。
消除混缩后歌曲前端的噪音
有网友一定有这样的经历,混缩的mp3文件在歌曲的开头处会有莫名其妙的一段极其刺耳的噪音,在Cool edit内播放就没有任何噪音。原因在哪呢?其实很简单,原因就是伴奏的波形没有置顶,就是与最起点有一点距离(如图),
向左拖到头就不会有了(按住右键就能拖动音轨)。但这样问题又出来了,录好的人声又要一点点的对齐,晕!麻烦。其实自由办法,在要向前移动的伴奏音轨上按下右键,选择“音频块选项”,则会显示偏离起点的时间,记下这个时间后,输入0:00.000即可把这个音轨置到最前。然后在人声部分按下右键,同样选择“音频块选项”,在偏离的数字上减去刚刚记下的时间,保准对其。
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音轨放大放大再放大,在没置顶的音轨的空隙间用鼠标选住置亮,然后在选择区按右键,选择“插入”--“空白波形”,这种“填缝”的方式也很实用。
在多轨模式下做后期
喜欢录音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在单轨模式中处理好人声以后,(已经改变了原始波形)存盘再打开就不能在返回了,如后来觉得混响太大,欲减小已是不可能。待以后又有了好的感觉,想补唱某一句时就很难加入了。有些朋友在做效果前备份原始人声,再在复制的人声上做效果,这样文件量很大。所以,在多轨模式下做效果就不会改变原始人声波形,采取链接效果的模式。
a、选择要处理的那一轨,(单击轨道就行了)
b、在多轨模式下按“ALT+9”,打开管理器,选择“效果”标签,直接调用实时效果器里的“DirectX效果器”。当音轨应用了效果后,在多轨模式下轨道的左边的“FX"会置亮(如图),
单击它,可以在随时调整规格效果器的参数,FX里的”组合设置“还可以随时删除和添加效果器。“Mixer”还可以调整各个效果器的使用量!
c、这种方式使CPU信息量加大,我测试过,在P4的机器上可以同时跑5个做满效果的轨道,但对于一般录制歌曲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足够!(一般只有一轨用到效果器),如果实在有很多轨,可以右击“FX”选择“直通”来关闭某些轨效果,这样其它就能流畅播放了。有些机器可能有死机现象,最好添加完效果后先存盘。死过几次就不会死了,好像cooledit有适应能力。
d、这样的好处是原始文件不会改变,效果器可以随时调整。
控制人声音量起伏
录制完的人声音量不调整是不行的,比如有些歌曲前半部分伴奏音量小,后半高潮部分配器增多,这就需要录音师精心的调整整个人声的音量曲线。有时候会精确到某个字。
在多轨模式下按下快捷工具栏的“编辑包络”(如图)
就可以在音轨上拖拉线条处理了,这可是个细致活!我要说的不是告诉大家用这个工具,而是这个调整很重要!同时可以按下工具栏上面的左右声相、干湿比例等控制,控制相应的功能。(合唱处理有效哦!)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16
单声道转换立体声
单声道是没有声相和方位感的,左右两个音箱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摸一样,所以听者会感觉单调、没有空间感,VCD的伴奏都是这种模式,而DVD的伴奏就能实现立体声伴奏。
a、如果你是用goldwave录下的VCD单声道伴奏,保存的时候先不要保存单声道mp3格式,请保存128kb,44100hz的立体声mp3格式。
b、如果已经是单声道格式的伴奏文件,则导入cooledit后,进入单轨模式,按F11,转换成16位立体声格式。
c、进入单轨模式,选择DirectX效果器下面的Ultrafunk Fx里的Phase R3声相效果器。
d、在预置里的sontius fx的子菜单下选择mono to stereo(如图)。
e、在耳机里仔细听,第一个拉杆是声相状态,一般设置在90度左右,但个人认为,有时候要设置在-90度左右,具体要根据自己喜好。第二个拉杆是声场宽度,默认是100,但个人认为130左右。第三个拉杆是输出电平,就理解成处理后的音量大小吧!
置好后,单击“预览”,单击坐上角的“直通”来切换没经过处理和处理后的效果吧!觉得ok啦,“确定”好了!
消除原唱
1、把音频文件导入第一轨,进入单轨模式。
2、用鼠标先选择一段有人声的部分(便于预览),选择效果菜单下的--波形振幅--声道重混缩。
3、在预置里选择vocal cut,调整拉杆位置,(建议默认值)边预览边调整。
4、满意后,不要按“确定”,先按“关闭”,(不是取消哦!让电脑记录你调整的参数),出来后再次全选波形,按“确定”即可。
5、处理后的音频不会完全消除人声,但还是有效的。
调整音准
录歌往往出现歌手音不准的现象,虽可以重唱,但在情感上已是一气呵成,插入补偿总觉得不自然,有时寻找声部空隙较长的地方插入,难免要损失几句难得一求的好声音,或者走音的那一句前几个字已是歌手很难达到的境界了,重录未免可惜,这是,就要用到调整音高的工具了!
1、进入单轨模式,选中走音那一句,(切记,如果是一句话里面只有一个字音不准,你要选择整句话,而不能单独选择走音的那一个字,我们所用的曲线局部调整音高,而不是整体调整音高)而且为了更自然,要选择入声和声尾的空白之间的波形。
2、选择“效果”菜单下的“变速/变调”--“变调器”。
3、右击最左右的两个白点,确定“改变”值为“0”,这样保证你所选择波形最两头音高不会改变,(除非你特地要改变开始音),把整个蓝色线条区域理解成你选择的波形长度,在估计那个走音的位置上单击蓝色线条,加上一个控制点,上下拖动就能改变音高或音低。(为了只让局部变化,请在控制点两端各添加控制点确保一些地方不改变)。其具体位置要通过预览监听才能完成(如图)。
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在整个选中的波形上会发生很小的速度变化,其变化会在“变调器”的下方显示出来(如图),
因此,为了让后面的人声不偏离伴奏节奏,你要记住变化的差值,以便在后面最近的空白区做删除或添加这个差值时间。删除差值时间的方法:在最近的空白区随意选取一段空白波形,在右下角的“长度”上输入差值(如图),
删除即可。添加差值时间的方法:在要添加的空白地方单击,在左边的资源管理器的“效果”标签中选择--“生成”--“静音”,输入差值即可。
修整换气声
由于歌手的紧张或话筒的摆放等其它因素,会造成急促或不自然、或较大的换气声,完全静音更不自然,这就需要录音师的处理了!
1、进入单轨模式,选中不自然的呼吸声前端部分(如图)。
2、选择“效果”菜单下的“波形振幅”--“音量包络”。
3、将最左边的白点拉到最下面,最右边的白点拉到100%(不改变后面的音量),取保点选了“平滑曲线”选项,中间加一个点,也拉到最底下,调整横向位置,如有需要,可以再加点(如图)。
4、以上的设置是让声音由弱渐强的进入,处理呼吸声很自然,同样,如果想减弱收尾,不用我说了吧!可以把渐强和渐弱的设置分别储存下来(单击“增加”按钮),以便以后调用。
延长声音
1、这一句唱得好,就是短了一点点!真是遗憾。怎么办?后期呗!
2、单轨模式下选中一段叫平整的拖音,选择“效果”菜单下的“变速/变调”--“变速器”,选择“变速”。
3、先把拉杆拉道100的位置,用纸记下“长度”下面的数值,把拉杆拉到指数在100以下开始延长,再次记下减速后“长度”下面的数值。反复预览后,确定,退出(如图)。
4、由于这里延长了,后面的节奏就不准了,所以要删减后面的空白部分,选择差值时间,删除即可。(如是演唱的最后一句要延长,就没这么麻烦了!)
5、过分延长会失真,但延长一些拖音没问题。当然,此方法适合一些实力稍弱的歌手,能唱的,尽量重唱吧!
给伴奏降调或升调
男声想翻唱女声的歌?或者女声要翻唱男声的歌?不改变伴奏的调是很不好唱的,不是高了就是低了,原因是男声比女声的音高要低一个8度音,所以唱异性的歌一般要在原伴奏上上升或降低4-5个调。
把伴奏拖进第一轨,在多轨模式下,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效果”标签下的“变速/变调”展开,选择“变速器”,则会出现对话框(如图),
在右边的“转置“的下拉菜单下选择你需要的调,一切ok!一般来说,过多的降调和升调会对原音有些损失,我的经验是,降调比升调的失真更大。
按照以上的方法改变伴奏的音调,并且速度不会变。原文件也不会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信你双击进入单轨模式听听,单轨中是不会变调的。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18
使用效果插件
没有绝对的效果器使用模版,录音师要根据歌手的特点调节和使用效果器。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想深入了解声音的学问,请查阅有关书籍。根据我的感悟和经验,声音的“压限”、“均衡”、“混响”是做好人声的关键。以下设置图片均是我处理我的声音时用到的设置,具体每项的功能说明请参阅其它文本。
a、“压限”
录好人声后,在多轨模式下的资源管理器的效果标签中双击DirectX展开,选择“waves”展开,选择“C4”即可打开压限效果器界面。如果你对自己的听力不自信,就直接选择“POP Vocal”这一项吧,这是专为流行音乐预制的设置。关于C4的详细图解网上都能搜索到。(如图)
b、使用“waves”的“L1-Ultramaximizer+”效果器。
具体设置(如图)。
c、使用“waves”的“Rvox”效果器
这个效果器能剪除人声末尾的尾音,建议设置不要过,否则在每句话的首尾处会有明显的突然消失声音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改变这个效果器使用顺序效果会不一样,如果把它用在混响效果器的后面,效果不会很好,因为它会减掉混响固有的那种空间感的尾音。具体设置(如图)。
d、使用“Ultrafunk fx”的“Compressor R3”压缩效果器。
这个效果器能使声音更有力度。具体设置(如图)。
e、使用“Ultrafunk fx”的“Multiband R3”多段动态压缩效果器。
提升或降低一些参数,可以对某些频段加些味精。具体参数(如图)。
f、使用“Ultrafunk fx”的“Reverb R3”混响效果器
混响的调整相当重要,原则是要符合歌曲的氛围,能与伴奏很好的吻合,不宜混响过大的那种遥远的弥弥之音,也不要混响过小的那种干巴巴的苦涩,湿度、回响度、空间感要适当。其具体设置(如图)。
g、使用“Ultrafunk fx”的“Equalizer R3”均衡效果器
声音过暗会感觉吐词含糊不清,声音过亮,会有爆音现象。要处理好这些,均衡的作用就大了。慢慢研究吧。我的均衡设置(如图)。
h、使用“Antares”的“tube”电子管模拟效果器,
这个效果器能使声音更饱满和浑厚一些。具体设置(如图)。
以上便是我用于人声处理的效果器,置于每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请查阅相关网站。
声音的基本常识
声音以波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人耳通过感受空气的震动听到声音。波的震动强度,即可理解成“音量”。而波的震动频率,就是人耳感受到的“音调”。
声音的频率单位使用赫兹(Hz)来计算。一般的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khz之间,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我们称为“超声波”。在制作声音文件时,千万不要将声音的“频率”和“采样频率”混淆。
1、声音的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的概念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指在进行数字录音时,单位时间内对模拟信号进行提取样本次数。它的单位也是赫兹(Hz)。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越高,回放时的音质也就越好。在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我们经常使用44kHz、22kHz、或11kHz、的采样频率。例如:使用44kHz的采样频率,每秒钟要对声音进行44000次分析,并记录下每两次分析之间的差值。
降低声音文件的采样频率,文件的尺寸也会随之降低。例如,一个300KB,采样频率为44kHz的声音文件,如果将其储存为22kHz采样频率的文件,其文件尺寸会降到150KB。以下标明的是不同的采样频率对音质的影响。
48kHz——广播质量——记录数字媒体的广播使用
44kHz——CD音质——高保真音乐和声音
32kHz——接近CD音质——数值摄像机伴音等
22kHz——收音音质——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
11kHz——可接受的音乐——长音乐片断,高质量语音等
5kHz——可接受的语音——简单的声音
2、声音的位分辨率
另外一个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就是位分辨率(Bit Reaolution)。位分辨率(或者叫位深度)是指用于描述每个音频采样点的比特位数。它是一个指数,8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8次方(256)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16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16次方(65536)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同等长度的16位声音尺寸要比8位声音文件尺寸大很多。但16位声音的质量比8位的声音质量也会好很多。我们可以把高分辨率的声音文件转为低分辩率文件,但不要把低的向高的转换,那样只会增加文件尺寸而不会对音质有任何改变。其原因不用我说了吧!一下是位分辨率对音质的影响。
16位——CD音质——高保真音乐和声音
12位——接近CD音质——数值录像机伴音等
8位——收音音质——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
4位——可接受的音质——长音乐片断、高音质语音等
合唱制作技巧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会发现很多歌曲的合唱部分都是歌手一个人完成的,而且是一次采样(并不是唱两次叠在一起),但为什么听起来会像两个或三个人在合唱呢?并且有很强的空间感,如果你用立体声耳机听,会感觉左右两边一边一个在耳边唱,中间也有一个人在唱,其实这样的效果制作起来很简单。
整首歌录完以后,把黄色标头拉到人声轨波形的最前和最后端,当感觉到有引力吸附以后即可松开(如图),
然后按住“Shift”,按住鼠标右键,把人声轨波形向下拖到第三轨,即复制这一轨到第三轨,并吸附在黄色标头上对齐,保证与上面的人声相同的位置。
按下工具栏上的“拖动音频快边界”按钮(如图),
在刚刚复制的人声上,把鼠标放在音轨的最前或最后端,左右拖拉即可吧合唱部分裁切出来(如图),
现在要做的就是关键了,在刚刚复制、并被裁切的音轨波形上右击鼠标,选择“音频块选项”,在跳出的菜单的“偏移时间”里的时间上,增加0.02秒的时间值,使整个音轨波形向后推移0.02秒的时间(如图),
确定后,现在要做的就是设置声相了,在工具栏上按下“声相包络”(如图),
先把刚刚复制被裁切的音轨声相向的位置调整到60%(如图),
现在我们要把另一轨人声的声相同样往左偏移60%,但只要便宜合唱部分,而不是整个音轨,所以我们要在声相编辑线上加节点,使设置只对合唱部分有效(如图)。
好了,两个音轨有了时差,有了声相变化(一个在你耳朵左边唱,一个在你耳朵右边唱),听听就知道了。至于原理,聪明的就不用我说了吧。
如果你够细心,还可以制作三轨、四轨合唱,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文件大小,因为你复制的只是文件设置,而不是文件本身,也就是说你改变任何一轨的人声波形,其它复制的波形都会一起变化,但复制得过多,混缩时用的时间就会很长。另外,你可以采用合唱效果器来做和声,选择就在于你了。
人声后期详解
很多朋友埋怨前面所描叙的后期制作太过简单,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爱好音乐的朋友都能做出好作品,在此我再详细的把一些过程和心得表述出来。
开始之前,请先
点击这里
听听这首歌的人声。每个人的声线不一样,所以制作上也会不同,我下面所有的插件数据就是这段人声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为我的声线来定制的,声线不同于我的朋友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调整。
a、压限
安装waves 4.0后,选择“C4”,出现调整窗口。这是个关键的部分,我的压限如图:
一般来讲,人声的高频不要“噪”,低频不要“浑”,由于我发声的方法高音很容易“噪”(就是齿音很明显),所以我在3.5K—13K的高频区并没有提升多少,同时也往下压了很多(紫色区域)。相反,低频区和中频区压得少些,提得也多些,这是相对我的声线低频欠缺而调整的。另外,拥有电容话筒(专业录音电容话筒与电脑所配的小话筒都属电容话筒)的朋友要注意,由于电容话筒的中高频拾音率或灵敏度都会高于动圈话筒(卡拉ok话筒),所以高频很容易“噪”,要特别注意调整高频段。相反,动圈话筒的朋友的高频段可以提升多些。具体的要仔细听,切记过“噪”。
b、“Rvox”效果器
这个效果可以剪掉一些音波之间空隙处的杂音。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得过高,会把一些换气声也剪掉。一般的我会把“Gate”设置在-40。
c、“Compressor R3”压缩效果器
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器后选择 “Compressor R3”。
这个直接选择预制里的的菜单即可(如图)。这个效果器可以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
d、“Reverb R3”混响效果器
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器后选择“Reverb R3”。
混响调节是个很细致的工作,与伴奏的吻合程度也与其有关。
样例
的人声混响数据就是如图。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整红色所圈的部分,“A”部分可以调整房间空旷程度。一般来讲,快歌的混响可以少小些,具体还要根据歌曲风格和伴奏特性来调整。
e、“Equalizer R3”均衡效果器
安装“Ultrafunk fx”后选择“Equalizer R3”。
均衡也是关键后期之一,一般把握: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自然。由于我的低频有所欠缺,所以在低频段(1、2、3)没有压下很多。用动圈话筒的朋友可能高频要多提升。
f、“Antares tube”电子管模拟效果器
这是一个单独的效果器,安装即可使用。
调整很简单,不要超过3.5即可,失真立即拉回。
大家可以看到我用到的效果器省去了很多,因为经过我的比较,那些的用处并不大,包括“Ultrafunk fx”的“Multiband R3”多段动态压缩效果器,使用后人声会有一种斯斯的声音,感觉有些失真不自然,当然,如果特意要用那样的效果例外。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19
演唱技巧
前言
其实很不好意思写有关演唱的东西,只是身边的朋友一定这么要求我,只有献丑了。如有关演唱技巧的文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指正。另外,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演绎方式不一样,我的文章也不是绝对的模板,所以大家看了以后,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取长补短。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明星,但我们有理由让自己相互进步,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了更好的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最好请按顺序看看相关主题。
演绎歌曲
歌曲的演绎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现的。
第一当然是声音。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学问,包括气息、用嗓、口腔共鸣、吐词方式等。以后的文章中,我会把我知道的尽可能的与大家交流。
第二是情感。这需要歌手对词、对旋律的感悟要强,很多朋友演唱时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了声音的部分,而忽视情感,这绝不会唱好一首歌。过分注重声音的原因,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有限,演唱过程中老想着到哪里要注意气息了、哪里要注意换气了、快到高音的时候要准备了等,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声情并茂”,练功相当重要。当你练声成熟的时候,演唱时的注意力才会到情感上来。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发声练到气息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随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绎歌曲的感染力会更强。
第三是感受。这里再次强调,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阎维文唱“一无所有”,我敢保证会笑翻一帮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有的处理得很平淡,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这些处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不换气的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这些就只能意会了。
第四是节奏感和音准。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听到一个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节奏吗?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现场演唱,爸爸给他手风琴伴奏,随时改变音调,他进唱的音调都是准确的吗?你见过一个8岁的小孩在没听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要他随时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调的“1”的发音,哼完后在键盘上按下核对完全准确的吗?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这样的基础,虽然不要他们那样出众,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质。这就是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区别。其实光在声音、情感、感受、节奏、音准这些方面比较,业余歌手有很多不比专业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质。你知道自己唱歌时的形体和表情吗?你可能有个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时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样,而这个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这些都是你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么吗?你用摄像机拍摄过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吗?其实当你上台的第一个眼神或者第一句话,就能知道你是业余还是专业。这里说的素质还包括对乐理的了解、乐器的了解、对音乐史以及对音乐常识的了解等,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歌手也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做专业歌手,就应该贯彻这些,要对得起“专业”这个词。
理解歌词
在学一首新歌之前,有几次你是先把词从头到尾在心里读一遍的?又有几次揣摩过撰词者的心思和他表达的意境?一首歌曲,无论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双方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词作者或曲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你这里,你居然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用心良苦,就这么凭着自己的感觉唱,我觉得不妥。有些个性歌手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这样表达自我,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欢这样),但我会先把作者的意图先搞明白再发挥。再说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你任意发挥的,有些词曲你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比如国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后,你的情感处理方面一定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强,你会情不自禁的把某个音唱重,某一个音轻轻带过,一个激情的长音会拖得很饱满……
开口与吐词
说话和唱歌,除了旋律、节奏、气息,还有其它区别吗?有,那就是吐词的方式。请你随意的用你说话的方式读出“让我一次爱个够”,然后投入的把它唱出来……会发现唱的时候嘴型是向两边打开的,而且要夸张一些。如果你觉得差不多,就是你的吐词有问题。所以唱歌要比说话嘴型要夸张,这样吐词才会更清晰、气息更通畅、更宜于表达情感。
演唱国语歌,还是标准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区别是很容易搞混的。港台歌星有时会把个别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头打不过来、要不就是他们觉得那样不好听,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发音。当我们翻唱他们的这些歌曲时,我没有明确的主张,为了模仿,不纠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风格或比赛,那就要改正了。
关于粤语歌,劝你们还是学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粤语歌一样,自认为标准,现在才知道有差距。粤语中也有类似与国语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区别,不认真学是学不好的。
气息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我在唱歌之前,练美声两年,给我的感悟很深,气息基础对我的帮助很大。一般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发声很平,就用平常说话的位置(嗓子)发音,我们叫它声音发“白”,没有色彩、没有过滤。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声练声的方法。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这里我只能讲这么多,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过我要提醒的是,练声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础,千万不要用练声的方法直白的演绎流行歌,那样就过于做作,就会像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关于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尝不可,但这些都是美声中绝对禁止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唱美声而练美声,我们是为了唱好通俗才练美声,就像武术要练马步一样,你见过打架的时候蹲着马步打的吗?
有朋友说这样的表述很难理解,要我说说流行歌手里谁的气息很通透,就照着感觉去学更容易领悟,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女歌手你们就多听一下“张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气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满文军”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气息在唱歌的,另外,张学友的气息很好,但对于教学,满文军更适合。
高音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会更美。
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
中低音
中低音一般要饱满、深情为好。但也像高音一样,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鸣。低音是要靠胸腔共鸣和宽大的嗓音结构才能体现的,先天性比较强。以我的经验,低音潜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难练低下去很多,能下去几个音阶不错了。如果一定要录制低音丰富的歌,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直接录,声音会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尽量避免这样的歌,扬长避短,同样中低音丰富的人一定要好好发挥它的潜质,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实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会感觉声音浑厚一些。但不管怎样,嗓音天生浑厚的人的发挥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润色,包括吐词换气都具有美感,当然这又与感受唱功有关,中低音多听听“蔡琴”的吧。
歌曲的整体把握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与句的细节,把演唱的细节单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画一条起伏的线条吧,你会知道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了。眼光放高一点,就像足球场上的位置感一样,盯着局部怎么打出长传进攻的有效配合呢?
风格
除非有了一定的实力,否则别谈风格。歌手前期我赞成模仿开始,但不要单一,多唱各种风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鸣、唱腔以及气息的初步体验,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后,加上自己的练声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把握分寸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个度的,不是要你“使劲”投入,过分伤感或喜悦,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类似的词:“……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就见过唱得痛苦至极的人,那样就没有感染力了,反而觉得好笑。但我也见过一个真正失恋的朋友在卡拉ok唱这首歌,演唱的时候面无表情、唱得很平静,嗓音沧桑,唱腔演绎出来的那种无奈和孤独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就是刚刚好的分寸,不需要抱头痛哭。但又有几个人随时能演绎这么到位的呢?这就要靠歌手的音乐感受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时,不自觉的夸大了明星的特点,比如模仿张学友时,会过分压着嗓子做出那种怪怪的厚实的声音(那时张学友早期的一个特点,现在好像不多见了);在模仿张国荣时,会夸大他的那种大舌头似的靠后的共鸣;模仿王菲时更是那种让人觉得好笑的舌头打结的怪音。其实仔细听听原唱,并没有那么夸张。我就听过一个声音很像张学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学友的歌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分寸,后来我劝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实有时候旁观者清,多请教朋友们的意见会很有好处。
另外,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
颤音
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东西,呵呵!认为没有颤音就不够专业、不够拽。殊不知颤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没有颤音就不能唱好歌吗?
颤音,实质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小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我倒不赞成流行音乐一定要用这样死板的方式产生颤音,有些歌星通过喉结的抖动(刘德华)和嗓子眼的一紧一松(张信哲)“做”出了颤音。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种风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们也具有强大气流的颤音。所以,还是那句话,气息是根本。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对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样每个字都在气息上,有时似一种悄悄话,有时像一种无奈的叹息,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来修饰你的尾音,我认为流行歌曲的颤音表现不完全靠气息顶出来,有时候抖抖喉结,控制嗓子眼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只要整体在歌曲的氛围之中不受影响即可。
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再慢慢的转成“你~”的发音,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与气息发声不一样,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没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揣摩,不妨试试。
最后再次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我们如果眼光放高一点,这段历史时期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也许再过5年后就不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了。何必为了没有颤音而苦恼呢?颤音虽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气氛,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愿意喜欢听一些质朴、纯洁的声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许你会更有特色。
----------感谢
附:
N多个下载伴奏的地方~~[推荐]
http://www.playcomputer.com/_b0_e9_d7_e0-_cf_c2_d4_d8.html
[推荐]免费的下载伴奏,免费的上传歌曲空间
全球华人综合娱乐门户网站,打造数字娱乐神经系统倡导娱乐数字化,集合在线电影、在线MTV、在线动漫、全球歌友俱乐部、网络电台、彩信、MP3搜索引擎、彩信等于一体的娱乐航母启航。
http://www.163888.net/link/?uid=1232684&t=163888
全球华人歌友俱乐部,拥有华人歌友歌曲100万首全球最全伴奏下载、歪唱搞笑,自弹声乐、感人音乐剧、自制CD专辑、组建歌迷团队、等独特功能。
http://www.163888.net/link/?uid=1232684&t=sing
mp3搜索引擎新贵,想下什么就有什么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超过500万mp3让你下个够,听个够.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23
新手录音的详细图解(图解)
录音所需软件:Cool Edit Pro 2.0(汉化版)
下载Cool Edit Pro 2.0 (包括注册机汉化包注册码和三个效果器插件)
http://www.leifeng.com/sk/ftp/cool.rar
软件及插件的安装问题
1.正确cooledit pro 2.0的安装顺序是:
A-安装原程序
B-安装破解补丁(注册码就在压缩包的文档中,不要再问这类问题),少了这一步,你的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
C-安装汉化补丁
2.插件的安装:
先在你的cooledit安装目录下建一个DX目录,然后上述插件均安装在这个目录里即可。它们的汉化包当然也要装在DX这个目录下。
Cool edit pro 2.0简明教材
教程转载于流沙音乐网
制作自唱歌曲的过程(共六步):
一、录制原声
1.录音是所有后期制作加工的基础,这个环节出问题,是无法靠后期加工来补救的,所以,如果是原始的录音有较大问题,就重新录吧。
1.打开CE进入多音轨界面右击音轨1空白处,插入你所要录制歌曲的mp3伴奏文件,wav也可(图1)。
2.选择将你的人声录在音轨2,按下“R”按钮。(图2)
3.按下左下方的红色录音键,跟随伴奏音乐开始演唱和录制。(图3)
4.录音完毕后,可点左下方播音键进行试听,看有无严重的出错,是否要重新录制(图4)
5.双击音轨2进入波形編辑界面(图5)
将你录制的原始人声文件保存为mp3pro格式(图6 图7),
以前的介绍中是让大家存为wav格式,其实mp3也是绝对可以的,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空间。
[注]需要先说明一下的是:录制时要关闭音箱,通过耳机来听伴奏,跟着伴奏进行演唱和录音,录制前,一定要调节好你的总音量及麦克音量,这点至关重要!麦克的音量最好不要超过总音量大小,略小一些为佳,因为如果麦克音量过大,会导致录出的波形成了方波,这种波形的声音是失真的,这样的波形也是无用的,无论你水平多么高超,也不可能处理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的。
另:如果你的麦克总是录入从耳机中传出的伴奏音乐的声音,建议你用普通的大话筒,只要加一个大转小的接头即可直接在电脑上使用,你会发现录出的效果要干净的多。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23
二、降噪处理
降噪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做的好有利于下面进一步美化你的声音,做不好就会导致声音失真,彻底破坏原声。单单这一步就足以独辟篇幅来专门讲解,大家清楚这一点就行了。
1.点击左下方的波形水平放大按钮(带+号的两个分别为水平放大和垂直放大)放大波形,以找出一段适合用来作噪声采样波形(图8)。
2.点鼠标左键拖动,直至高亮区完全覆盖你所选的那一段波形(图9)。
3.右单击高亮区选“复制为新的”,将此段波形抽离出来(图10)。
4.打开“效果--噪声消除--降噪器”准备进行噪声采样(图10)。
5.进行噪声采样。
降噪器中的参数按默认数值即可,随便更动,有可能会导致降噪后的人声产生较大失真(图11)
6.保存采样结果(图12)
7.关闭降噪器及这段波形(不需保存)。
8.回到处于波形編辑界面的人声文件,打开降噪器,加载之前保存的噪声采样进行降噪处理,点确定降噪前,可先点预览试听一下降噪后的效果(如失真太大,说明降噪采样不合适,需重新采样或调整参数,有一点要说明,无论何种方式的降噪都会对原声有一定的损害) (图13 图14 图15)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24
三、高音激励处理
1.点击“效果--DirectX--BBE Sonic Maximizer”打开BBE高音激励器(图16)。
2.加载预置下拉菜单中的各种效果后(或是全手动调节三旋钮)点激励器右下方的“预览”进行反复的试听,直至调至满意的效果后,点确定对原声进行高音激励。(图17 图18)
(注)此过程目的是为了调节所录人声的高音和低音部分,使声音显得更加清晰明亮或是厚重。激励的作用就是产生谐波,对声音进行修饰和美化,产生悦耳的听觉效果,它可以增强声音的频率动态,提高清晰度、亮度、音量、温暖感和厚重感,使声音更有张力。
四、压限处理
1.点击“效果--DirectX--Waves--C4”打开WaveC4压限效果器(图19)。
2.加载预置下拉菜单中的各种效果后(如果你对数字音频有足够了解的话,也可手动调节)点右下方的“预览”进行反复的试听,直至调至满意的效果后,点确定对原声进行压限处理(图20)。
(注)压限的目的,通俗的说就是把你录制的声音从整体上调节的均衡一些,不至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五、混响处理
1.点击“效果--DirectX--Ultrafunk fx--Reverb R3”打开混响效果器(图21)。
2.加载预置下拉菜单中的各种效果后(也可手动调节)点右下方的“预览”进行反复的试听,直至调至满意的混响效果后,点确定对原声进行混响处理,常用的效果如图中所示(图22 图23)。
做过混响处理后,可以使你的声音显得不那么干涩,变的圆润和厚重一些。
至此,对人声的处理全部结束。
六、混缩合成
1.点“编辑--混缩到文件--全部波形”便可将伴奏和处理过的人声混缩合成在一起(图24)。
2.点“文件--另存为”将混缩合成后的文件存为mp3pro格式(图25)!!
作者:
LovGate
时间:
2005-12-24 17:24
【录音教程】我的录音效果参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只做参考.
最近很多人都再问我效果的问题。其实我也是菜鸟罢了。效果也不是很好。呵呵
把我学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只公大家参考一下。具体的还是要大家去摸索。
第一步~!压线。这步很重要。
我是按照我的麦来设置的。我的话筒是动圈话筒。所以高频我稍微调高了一些.
如果是用电容话筒或者单麦的话.低频要高一点.高频要低一些.因为它们灵敏度比较高。很容易有破音或者噪音。
第2步:
这个是消除空隙杂音的.不要调的过高。那样会把气息消除了
第3步。压缩工具。
这个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用的这个参数。
第4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了。
混响。
原始干音.这个部分可以调你声音的远近。
混响音量。这个部分可以调你混响的大小。可以根据歌曲快慢来调整。一般来讲节奏快的混响小。节奏慢的混响大。
第5步也非常重要。就是EQ设置了。一般一首歌走到上面一部分。似乎没有什么力度清晰
就要靠这里了。
用动圈话筒的高频要多升一点。普通麦的话高频低一点。
自己可以摸索着试试
第6步~模拟效果器
这个部分也比较容易
只要不大于3.4就可以了。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05-12-24 18:51
曾经录过 听了自己的声音 感觉不爽
作者:
jojo
时间:
2005-12-24 19:12
HOHO~~~~~~~LZ的帖子不要太详细。
赞一个,一定发的很辛苦吧!!
作者:
浪依寒
时间:
2005-12-25 19:16
辛苦个P 都靠##的
便宜他了
作者:
SAILING-GT
时间:
2005-12-25 19:18
虽然我也发过了 楼主发的的确比我的那个详细多了 呵呵
赞一个
作者:
小伟
时间:
2006-1-14 12:29
好晕
作者:
SAILING-GT
时间:
2006-2-12 14:58
好东西当然不简单
作者:
jason
时间:
2006-2-27 11:43
发现某人怎么到处都那么吊啊,大家知道是谁吧!!哈哈
作者:
黑眼豆豆
时间:
2006-5-21 22:37
好详细哦
我也发了几首歌
可是 做的话 没有他教的那么详细的
还是做不好 做不来
作者:
水洛浮尘
时间:
2006-7-18 09:43
哇!!!!!!!LZ来一首吧
作者:
糯米蛙
时间:
2006-9-5 17:53
好贴啊, [mop002] 顶了,不过我一般用K8软件的,觉得那个比较实用
作者:
ぁ蓝彦宝宝ぁ
时间:
2006-9-28 20:59
8错哦```` 有见识`` 我顶```` [mop003] [mop552]
作者:
勺海
时间:
2006-10-3 10:20
你很辛苦吧…………
我都晕了阿 !! [s:50]
作者:
千古创
时间:
2006-11-9 22:14
虽然看不懂,顶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