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标题: 番茄炒蛋 [打印本页]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8 12:54
标题: 番茄炒蛋
首先不要有图片,有了图片就会辖制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番茄炒蛋,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炒”,两个基本点:“番茄”和“蛋”。

所以,“番茄炒蛋”的主料是:“番茄”和“蛋”。

至于配料嘛,就要看我们的发挥了。

主要烹调手段是:“炒”。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8 13:00
标题: 番茄的选择——番茄的构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番茄的构造



切开可见

横切面


纵切面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8 13:14
标题: 番茄的选择——番茄的品种
番茄的品种有三大系统:
①意大利系统: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适于干燥地区作无支架栽培和加工用。代表品种有罗城一号和罗马;
②英国系统:果型小,深红色,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结实性强。代表品种有创财和最佳;
③美国系统:果实中型至大型,适应性强。
中国栽培的番茄品种来自北美或欧洲,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已有一批适于中国气候和栽培要求的品种。



我们做“番茄炒蛋”一般选择的是普通番茄

而一般不采用樱桃番茄(圣女果)


当然也可以尝试下用樱桃番茄(圣女果)做番茄炒蛋,没尝试过。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8 13:18
标题: 番茄的简介
野猫就不转了,这篇东西对番茄的介绍比较全面



番茄(tomato)



http://icgr.caas.net.cn/kp/%B7%AC%C7%D1.htm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8 13:40
标题: 番茄的选择——成熟度
在市场里卖番茄,不能拿刀切一下看看内部构造,熟是不熟,判断番茄成熟程度的主要还是看番茄的外表皮的颜色,以及手触捏时候的感觉。

番茄炒蛋,所以番茄是要被炒的,所以不能太熟,太熟,番茄会烂。当然也不能太省生,太生了整个菜就会被番茄的刺激味道占据。

番茄半生半熟,在外表皮的表现就是红而间绿(或者是黄而间青),野猫没办法准确描述番茄的这个颜色。

用手捏的时候,番茄不能整个都软软的,当然番茄表皮有破裂的最好也不要选。
作者: 藤藤鬼    时间: 2005-10-18 14:47
我也很喜欢吃的
作者: 荒废一生    时间: 2005-10-18 17:41
我帮你顶啊!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19 18:32
标题: 番茄去皮技巧
不去皮的番茄炒制后,皮会严重影响整个菜的口感,所以番茄的皮一定要在炒之前去掉。
不经过处理的番茄的皮是很难剥除的,只要过一下开水,浸泡几分钟,剥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然如果愿意放进开水里煮一下也没有关系,只要不煮到影响口感的程度,煮烂了就不好炒了。
值得注意的是,要先剥番茄的皮,再切番茄,否则营养物质流失是小,弄得瓤都流光了,干干的之剩那层果肉皮了就不好了。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1 23:49
标题: 番茄的改刀
番茄的改刀是应该注意的,变化不多,花式也不多,最多也就是切成四瓣、六瓣或者八瓣。当然如果一定要改革创新,那么也可以切成任何想切的形状,一块大一块小也可以,一块圆一块方也可以,切成碎丁也可以。
一般说来,番茄总是纵着切的,因为纵着切的取掉果萼片比较容易。番茄的萼片不像柿子可以很轻松的直接拔掉,而需要用刀切除。在果萼片的头上,对半劈开,再用刀刃交叉着两下,萼片就很容易取掉了。如果还嫌取的不容易,那就先切成四瓣,再分别去掉顶上的萼片。
番茄切的时候不能切的太小,因为番茄的果肉(也就是流质的果瓤)被包裹在果皮与中间的隔层之间。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番茄沿着中间的那个隔层切开,那样流质的果瓤就被包裹在里面,不会流出来。但是我们的刀法显然没有那么好,运气也差一点,所以一般都是一边流着果瓤一边是那个隔层,或者两边都流着果瓤中间是一个隔层。如果切的小一点,就会出现两边都流着果瓤中间却没有隔层的果块,这样的果块很容易产生果瓤与果皮分离的现象,这就很影响口感。
番茄切好之后不能再过水,所以之前的处理一定要做周全,处理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造成二次污染。
番茄切好后,盛盘备用。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1 23:53
这加分加的太早了,“番茄炒蛋”的这个“番茄”还没写玩呢,就已经加分了,害的我都没有写的动力了,又不能再加了的,如果可以再加那也好。也不枉我花这么长时间。
其实这个帖是用来给我自己灌水用的,只是这个水加了点自己产的糖,自己觉着好喝了一点,别人怎么感觉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00:11
标题: 番茄炒蛋前期准备——先切番茄还是先打蛋
番茄切好,装盘盛放,待用。

蛋打好,不用装盘,直接放在打蛋的那个碗里,待用。

这是做这个菜的两个必要的环节,当然上面的还应该注明排名不分先后,但是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先切番茄好呢还是先打蛋好呢?

切好的番茄放久了,营养物质会流失,固体物质(流质的果瓤)会流失,液体物质(番茄汁)也会流失。

打好的蛋放久了,会发生沉淀,时间再长些还会分层。再说我们打蛋的时候会往蛋里放些调味料,时间长了,这些调味料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

到底是先切番茄好呢还是先打蛋好?野猫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这里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热线电话1386820****(差点暴光了 ^_^ )。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00:16
标题: Re:番茄炒蛋前期准备——先切番茄还是先打蛋
如果赶时间,那就先切番茄,下锅,炒一阵,放着,打蛋,入锅,继续一起炒。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00:48
标题: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
像这个世上的很多文章一样,野猫的这个文章也有一个很大的题目,“论smsm”。

然而也像这世上的很多有着这样大题目的文章一样,野猫的这个文章也是“虎头蛇尾”,为了如何如何,我们怎样怎样,这符合某某原理,结果点题的只有几句话。

那么野猫也要开始野猫的“虎头”了。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

番茄炒蛋是我国的一道名菜,虽然没有哪个地方的人敢把它称为自己的招牌菜,但是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说他们那里没有这个菜。番茄炒蛋的名气是我国各大菜系中的名菜所不能企及的,它的普及程度更让自诩为名菜的所谓“名菜”望尘。——这一段就是同等于做介绍背景之用。

番茄炒蛋,顾名思义,番茄是主料之一。番茄属茄科,是我国南北大地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深受我国广大食客人民的欢迎,是我国群众餐桌上常见的菜果。番茄以其独特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有营养,(味道好),简便的食用方式(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接拿来啃),广泛的适合食用人群(上至八十下至八岁),在建设餐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段是引出主要说明对象。

……(此处省略段落若干)

最后,我用三个字来概括我这篇文章的核心:太大了。

论番茄改刀的必要性——太大了。
作者: 巴山夜雨    时间: 2005-10-22 02:36
我会做2个菜,蛋炒饭和饭炒蛋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18:01
标题: 关于蛋炒饭和饭炒蛋的区别
蛋炒饭和饭炒蛋是有区别的。
蛋炒饭是以饭为主料,配以蛋为辅料,炒制而成。
饭炒蛋是以蛋为主料,饭为辅料,同样是炒出来的。
蛋炒饭,饭要粒粒分开;饭炒蛋,饭粒要洒在蛋饼上做点缀。
作者: 邂逅月光下    时间: 2005-10-22 18:24
野猫!你好强~~~~~~~~~~~~~~~~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22:55
标题: 开始说蛋
实在受不了了,说了这么多天的番茄,感觉喝的水都有番茄味了,说蛋了,说蛋了,就算以后想起来还有没有说的关于番茄的,那就继续补上。也不管它先是蛋还是先是番茄了。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2 23:53
标题: 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
番茄炒蛋。

按照我们的语言习惯,是把主要的事物放在后面说的。

比方说“香菇炖鸡”,就是在炖鸡的时候放上香菇,然后炖啊炖,让香菇的香味渗透到鸡肉之中,我们主要吃的就是这个渗透了香菇香味的鸡肉,虽然我们不会把香菇扔掉,(炖过肉的香菇是很好吃的),但是我们更不会把鸡肉扔掉。

这就是“香菇炖鸡”,但是如果后面再加一个字,变成“香菇炖鸡面”,那么我们的脑子里出现的就不是鸡肉和香菇了,而是盛在大碗里的那碗冒着热气的面了,最多上面漂一点黄油(黄颜色的油),据说是“鸡油”。“香菇”和“鸡”都是用来形容“面”的。

这是我们的语言习惯,前词修饰后词,后词作中心。当然“倒置”的情况也有,但是一般都出现在古汉语中。比如陕西的“肉夹馍”,实际上是“馍夹肉”,馍馍里面夹着肉,而不是肉里面夹着馍,但是由于古汉语的“倒置”习惯,就变成了“肉夹馍”。

忽然发觉,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主料的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转变成考究“番茄炒蛋”的发源历史的问题了。如果“番茄炒蛋”出现时,用的还是古汉语,那么就是倒置,现代汉语就是“蛋炒番茄”;如果它出现的时候不用古汉语了,那就确实是“番茄炒蛋”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考究方式,野猫对“番茄炒蛋”的发源也没有研究,所以这种推察方式要得出结果在这个帖子里是不可能了,也许以后有想法的时候会发出来。

那么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理论上主料的质量、数量会优于辅料或者次主料,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的这个问题了。

点一盘番茄炒蛋,无论在学校食堂还是在外面吃炒菜,总会发觉好象最后剩下的番茄占多数。一来可以说明番茄的量多,二来可以说明番茄的难吃部位多,三来可以说明番茄较蛋便宜,四来番茄较蛋更不易炒熟,以及等等。

如果说番茄炒蛋中蛋是更主要的主料,那么蛋就应该明显比番茄多。可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只有看到番茄炒蛋里面番茄比较多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到过蛋有比较多的时候。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番茄和蛋的密度差别是很大的,所以不能用质量来比较,也不能用体积,那用什么来衡量呢?感觉!感觉?对,只有感觉。喜欢吃番茄的人会感觉番茄炒蛋里蛋太多了,喜欢吃蛋的人会感觉番茄炒蛋里番茄太多了,像野猫就是后者,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番茄炒得好吃实在不容易。

看来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了,从量的角度来考量主次料的程度的方法,带入的个人主观意识太强了。

那么不妨让我们的主观更强烈一点。再直接凭感觉来判断下番茄和蛋,到底谁是更主要的主料?试想一下以下情形,来到饭馆,点了一盘番茄炒蛋,或者,回到家里,番茄和蛋都有,于是决定要做一盘番茄炒蛋。然后想一下,到底是想吃番茄了呢还是想吃蛋了呢才点了番茄炒蛋的?或者自己烧的时候,是想番茄多放一点呢还是蛋多放一点?想到的那一个就是主料了,不会错!
作者: RmLong    时间: 2005-10-23 00:13
我炒我炒!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3 00:18
标题: 番茄炒蛋的起源
上帖提到了番茄炒蛋的起源,可是野猫没有直接的考据。但是野猫可以“旁征博引”。

番茄炒蛋的起源,必定在番茄的起源和蛋的起源以后,不然就不是叫番茄炒蛋了,也许就要“红薯焖冰棍”了。这个道理谁都懂,就像诸葛亮再聪明也吟不出苏轼的词——当然这在我们粗制滥造的国产电视剧里面是不成立的(孝庄皇后居然知道她自己是孝庄——孝庄是她死后的谥号、三国里居然有人啃玉米)。

番茄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个故事是关于番茄的。说以前人们都以为番茄颜色鲜艳所以有毒就都不吃而作为观赏植物,但是有个人就不信,吃了,没中毒,反倒胃口大开,于是人们才开始吃番茄。

可见人们对番茄的认识也不久的,番茄这个物种传入中国那就是更以后的事情了。我之所以这么肯定番茄是外来物种传入中国的,是因为“番茄”的这个名字。“番茄”,“番茄”,番人之茄也。所以“番茄”这个名字的定名还在中国有“番人”的时候。“番”字我们一般用来形容西侧的少数民族,因为“南蛮”、“北夷”,西面就只有“番”了。

“蛋”这个词什么时候开始有?蛋?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糊涂!越弄越糊涂!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3 00:39
标题: 蛋是什么蛋?鸡蛋,还是鸭蛋,难不成是鹅蛋?……鸵鸟蛋。。。。^_^!
番茄炒蛋的蛋要用什么蛋好?

有人可能会发现野猫前几张帖子里提到蛋的时候,只用“蛋”字,而不以“鸡蛋”代替。野猫是不确定番茄炒蛋里的蛋到底是什么蛋。只能用鸡蛋炒?还是也可以用其它的蛋炒,只是用鸡蛋炒好吃些?或者是根本就是什么蛋都可以炒,而且比鸡蛋更好吃,就是没人尝试?

我们一般看到,直接食用的蛋似乎都是鸡蛋,像鸭蛋一般只是用来做咸蛋或者皮蛋(松花蛋)。这中间是否是思维定式,还是经过了人类经验积累的可靠的规则?

理论上,蛋都是一样的,蛋清、蛋黄,没其它了,那么为什么就鸡蛋可以被番茄炒?其它的蛋,比方说,鸭蛋、鹅蛋、鸵鸟蛋、恐龙蛋、坏蛋、大坏蛋,都可以被炒一炒,和番茄一起。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3 00:56
标题: 番茄炒蛋的创新尝试——圣女果炒鹌鹑蛋
圣女果与鹌鹑蛋的大小差不多,炒起来大概会别有风味。但是如果要有这样的风味,就必须要保持圣女果和鹌鹑蛋的原有形状,不然,将圣女果切开、将鹌鹑蛋打散,那就和番茄炒蛋无异了。

所以,圣女果和鹌鹑蛋都要整个的炒。

圣女果的皮还是要去掉的,一来吃着不舒服,二来渗不味道来。番茄的话,过一下开水,皮就很容易去掉了。圣女果就不知道了,没有尝试过,这里说的只是一个想法。

鹌鹑蛋要先完整的煮熟,至少煮到蛋清凝固,可以剥除蛋壳了。个人认为先不要烧的太熟,不然不能入味,要像煮茶叶蛋一样,烧一半熟,然后在入味。

两种原料处理好后待用。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05-10-23 01:05
标题: Re:番茄炒蛋的创新尝试——圣女果炒鹌鹑蛋
下面是引用墙角野猫于2005-10-23 00:56发表的番茄炒蛋的创新尝试——圣女果炒鹌鹑蛋:
圣女果与鹌鹑蛋的大小差不多,炒起来大概会别有风味。但是如果要有这样的风味,就必须要保持圣女果和鹌鹑蛋的原有形状,不然,将圣女果切开、将鹌鹑蛋打散,那就和番茄炒蛋无异了。

所以,圣女果和鹌鹑蛋都要整个的炒。

圣女果的皮还是要去掉的,一来吃着不舒服,二来渗不味道来。番茄的话,过一下开水,皮就很容易去掉了。圣女果就不知道了,没有尝试过,这里说的只是一个想法。
.......

这个 圣女果和鹌鹑蛋 炒出来的  的确还没吃过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3 01:12
标题: 番茄炒蛋的创新尝试——圣女果炒鹌鹑蛋2
按我的说法,圣女果炒鹌鹑蛋就会出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入味”问题了。

由于圣女果和鹌鹑蛋都是整个的,圣女果的味道流不出来,鹌鹑蛋又入不了味道。

番茄炒蛋的吸引力在于,番茄流出来的番茄汁渗透在蛋里面,煸炒过的番茄又没有了很刺激的味道,变得很柔和。两种原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味道很好。

但是圣女果和鹌鹑蛋就不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为了能够入味,就需要用到其它的调味料,比方说番茄酱。番茄酱入三分热油,划散,下半熟已去蛋壳的鹌鹑蛋,煸炒,必要时可以焖一会,可直接下圣女果翻炒,也可出锅另炒圣女果后入炒好的鹌鹑蛋,出锅。基本步骤就是这样了。
作者: RmLong    时间: 2005-10-23 20:38
我再炒!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6 13:49
标题: 讨论:番茄炒蛋是干的呢?还是湿的?
大家都知道单纯的炒蛋,炒出来的是干的,(不是指干炒,是说没有汁的),当然这是一般而言,做菜没有规矩的,只要好吃能吃就行,如果一定要让炒蛋有汁,勾个芡或者直接加些水就行了,这是他话了。

炒蛋是干的,那么番茄炒蛋就也是干的吗?还是番茄炒蛋就不一样了,变得是有汁水了?

切开的番茄是有很多汁液的,所以一般我们出去吃饭或者在自己家里做菜,吃到的番茄炒蛋都是有汁的。这些汁水多半都是番茄的汁液,似乎没有再往里加水一说了。

但是要番茄炒蛋没有汁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中国菜里对收汁是有很多办法的,况且收了汁,番茄的味道会更融入蛋里。这对菜的口味的提高是没有坏处的。
作者: 色恩    时间: 2005-10-26 14:56
我80份都炒好了!·
作者: live    时间: 2005-10-27 05:57
我晚饭没有吃  来这里逛  自虐  嘻嘻嘻嘻  =_=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8 03:43
标题: 番茄炒蛋的收汁技巧
一般说来,收汁要借助于勾芡,但更要紧的是“火候”功夫。

番茄炒蛋如果勾了芡的话,不敢想象其后果。那不是成了番茄冻了?况且勾芡收汁的效果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只能用大火收汁了。小火是不行的,不然番茄就炖烂了。

如果要收汁,那么番茄之前最好处理一下。切开的番茄最好腌制一下,腌出一点水分,那么后来的汁就少了。

其次控制水分的办法就是,最好先煸炒一下番茄,同样是为了去除一些水分,当然煸炒出的水分是要弃掉的。

最后就是盐分的控制,番茄炒蛋要加盐的吧,最好腌制的时候放一点盐,炒制的时候就不用放了。

关键的还是大火收汁。这是需要技术滴。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1:56
标题: 番茄和蛋的比例
番茄和蛋的比例是个关键,如果番茄少了,炒蛋吃起来会感觉味道不足、油腻、干涩;番茄多了会太酸、汤水太多、不能尽兴吃到炒蛋。

好的原料搭配不但是美味的基础,而且是营养均衡的保障。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1:57
标题: 狠狠地打鸡蛋
这里强调的是"打"鸡蛋,不是搅拌鸡蛋。具体是这样的:把鸡蛋壳敲破后 (如果你还不能熟练地敲破鸡蛋、并且不清楚详细要领,请务必首先向有关方面咨询。)倒在碗里,用一双筷子快速搅拌鸡蛋,这时筷子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锥形,锥顶在碗口正上方,锥底完全在碗中,并且和碗口平面平行。渐渐地,鸡蛋的蛋清和蛋黄融合为一体,质地和颜色有没有分别了,这时,拿筷子的手指和手腕要逐渐调整角度,慢慢使筷子达到一种尽可能与碗口平行的角度,从此使筷子达到新的运动轨迹:仍然是一个锥形,锥顶在碗的侧面,确切地说是位于碗口的延伸平面上,锥底是一个与碗口垂直的园,半个圆在碗中,半个圆在碗口上方。这是才是真正的"打"鸡蛋。

  注意:要用力多打一会鸡蛋,要逐渐加快速度,筷子尖要每一下都刮到碗底,要让筷子尽可能多地浸在鸡蛋里,直到每次筷子在碗口外运动时,几乎全部鸡蛋都跃出了碗口平面,并且停住打蛋时鸡蛋表面有大量泡沫,这才能算鸡蛋打好了。

  错误观念:"打鸡蛋只是为了得到均一的质地。"事实上,这种搅拌产生很多复杂的介于化学和物理之间的效果,从而能够明显地改善鸡蛋下油锅后的表现。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1:57
标题: 下油锅使鸡蛋升华
最好用圆底厚壁的铁炒锅,不但能补铁,更重要的是他延锅壁方向的导热能力强,使锅内受热均匀。

  锅中倒和鸡蛋一样多的食用植物油 (千万不要用动物油,不但胆固醇高,而且菜有点凉时会很腻) ,等植物油热到似乎要有青烟冒出来时,把鸡蛋毫不犹豫地倒入。

  注意:

  1。倒鸡蛋前,把油锅摇一摇,让油敷满锅底,这样就不会让鸡蛋粘在锅壁上,进而烤糊了。

  2。油不可过热,但是应该比一般炒肉要更热一点。

  3。不可把鸡蛋倒在油中央,要延着油和锅壁的边缘大量倒入。

  4。鸡蛋入锅后要立即用铲子或筷子快速搅动鸡蛋,让被包裹在已经成形的鸡蛋炒块中的液体鸡蛋不断流出来,从而让所有鸡蛋都吸收足油脂,都受到油的高热。

  错误观念:油可以少放一点。鸡蛋的嫩不嫩和香不香都在于高热油脂是否浸透的足。只要您按照这里介绍的要领去实践,鸡蛋的确可以很好地吸收一倍的食物油。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1:58
标题: 番茄汁水的滋润
当锅里已经没有油水了,鸡蛋也已经变态完毕,这是把切成薄片的番茄倒入锅中(倒入前可以擦一下打鸡蛋的碗),用铲子搅拌几下。这时重要的是抓紧时间用铲子尽可能地把鸡蛋捣成小块,捣几下,再搅拌几下,如此反复几轮,直到鸡蛋已经成为2-3CM的碎块,并且和番茄均匀混合在一起。

  注意:

  1。番茄要切得薄,但是片要大。

  2。番茄的蒂要除去。

  3。番茄不必要去皮。

  4。切番茄时的汁水也加入。

  错误观念:反正要下锅,番茄切成块状也可以。我没什么好说的,您其实吃水煮鸡蛋和生吃番茄会更省事的。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1:58
标题: 不要多此一举
当锅中的番茄似乎开始变软并且出汁水时,果断关闭炉火。加入适量食盐,搅拌,盛盘。

  注意:先关火,并且最后出锅时才加盐,正是番茄炒蛋的一个密技。您会发现,当您把菜端到桌上,再去把BF叫来时,番茄刚好释放出了足够的、恰到好处的、味道纯正的新鲜汁水!

  错误观念:在出锅前再做点什么。可怜的人,总不能放心这就是一道美食的全部,还想着怎样再锦上添花,比如:加味精、加胡椒粉、加香菜、把鸡蛋捣得稀烂、让番茄熟透些……

  记住:不是好的动机就有好的结果。不是好的东西堆积在一起就更好。烹饪一道菜就象人的生活,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情。

  叮嘱:

  1。 不要在鱼肉大席上做番茄炒蛋,不是因为这道菜价廉物美,而是难以取得轰动效果。

  2。 不要弄得一屋子油烟。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29 22:01
标题: 番茄和蛋下锅顺序
炒番茄,蛋应先下油,将蛋煎熟,然后再将切好的番茄放入锅中一起炒,并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直到将番茄炒熟为止。

  炒蛋看似简单,但若不注意两点,仍会将这道菜炒砸:一、程序勿颠倒。有些人认为番茄炒蛋顾名思义就是先炒番茄、后炒蛋,此则差矣!蛋由于得不到高热的煎炒,与番茄混合在一起变成了色彩淡红的胶着状态,既失去了番茄原有的色、香、味,又找不到鸡蛋的味道。可谓“两败俱伤”。二、炒制番茄蛋过程中,应切忌放水,或加入其他佐料,放水就会冲淡酸甜的味道,加上其他佐料则破坏了其原汁原味的特性。
作者: 游走边缘    时间: 2005-10-29 22:10
下面是引用巴山夜雨于2005-10-21 18:36发表的:
我会做2个菜,蛋炒饭和饭炒蛋
俺会做3个菜,蛋炒饭、饭炒蛋、炒蛋饭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05-10-29 22:13
嘿嘿........好多的内容啊
作者: 提斯少女    时间: 2005-10-29 22:16
我就会番茄炒蛋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30 02:21
标题: 炒 的技术
该说 炒 的技术了诶。
作者: 游走边缘    时间: 2005-10-30 04:44
等野猫的番茄炒蛋上桌等得黄花菜都凉了啊
作者: 色恩    时间: 2005-10-30 05:30
貌似我通常先超番茄的……
作者: 风里来的人    时间: 2005-10-30 05:40
天那,看都看了那么就久
做好后,客人早就睡熟了
作者: 墙角野猫    时间: 2005-10-30 15:52
炒不出来了炒
作者: zhongqing    时间: 2005-10-30 15:59
顶顶顶,真的很好吃啊




欢迎光临 碧海潮声大学生网 (http://www.zjou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