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放手也是一种爱(除了“感动”二字,我已找不到更好的言辞)
写在最前面:也许,这篇文章并不是那么地文采飞扬,但它承载着的却是一份无法名状的感动。真的,除了"感动"二字,我已找不到更好的言辞了。于此,仅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触动大家那条有关于爱和生命的心弦。
也许放手也是一种爱
————缅怀我的朋友蒋小波
“真的没有用了,除了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生命的时间。我爸妈身体已经很差了,我怕他们拖不下去,而且我的病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了,也许放手也是一种爱。”
——短信接收时间12:31:16 2010/4/17
雨季的天空阴沉沉的, 2010年5月16日,风华正茂的小波就在这样一个悲伤的雨天狠心地抛弃了父母,离开了我们,去了他的另外一个世界。他去世的那天,雨一直在下着,甚至在之后的几天也都没有停过。难道这不是老天在哭泣,在叹息?
4月17日我们一行去益阳中医药看望小波,后来我留下来陪了小波许久。我紧握着小波的手,努力劝说他坚持注射营养液以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因为他很久以前就不能吃东西了,只有靠静脉注射营养液来提供能量。我一直鼓励着他,要他坚持下去,也许就会像电影里一样,往往在最后会出现奇迹。我真的希望小波能够像电影里一样奇迹般的好起来,和我们一起坐在理科楼的教室里听课。我劝了很久,小波一直摇头,到最后他嘴微张了一下,我赶紧把耳朵贴过去。他用十分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没用,没用了……”只说了这五个字,“了”字拖音特别长,它透露出小波心中不得不屈服命运的无奈。我还是不愿放弃劝说,他缓慢拿起手机,头枕在病床上架起的小桌子上,缓慢地在手机上划着,眼泪不时地滴落在手机屏幕上,我赶紧檫干那无奈的泪水。他每编辑一个字,我读一个字。许久过后他写下了那条短信。写完之后把手轻轻的放下,我右手紧握他的手,左手抱着他。他早已泪流满面,我此时也失声痛哭了。我右手感觉小波试图更加用力地紧握我,我把小波抱得更紧,右手也更加用力的握紧着他。“也许放手也是一种爱”,他已经决定了,不想父母这么没日没夜地照顾自己,不能把父母拖垮。我再怎么劝说,在他的这句话面前却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于是,我放弃了劝说,因为我也被小波这种feng-xian自己的精神所感动,更被他的这颗孝心所折服了。在生命的最后,他心里装的还是父母,愿意用生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撼驱使我把他抱得更紧。
我听上批去看望的同学说,小波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父母的养老,得知后,我和班长商量了一个方案,最后在班上得到全班同学的支持。我们在毕业后帮助小波爸妈开一个银行账户,每个同学都记下账号,约定等上班后有了薪水每年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寄往这个账户,至少得满足他爸妈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医疗开支,并且以后还要关注着小波爸妈,时常去探望。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波的时候,小波再次用微乎其微的声音道谢,并要我把谢谢带给娄底的同学们,我也带去大家的问候,要他放心他的父母,因为有我们在。小波感动得流泪,再次试图用尽力气来握紧我的手。
我把话题转移到了学校生活,我不缓不慢轻轻说着以前,小波头枕在小桌子上,认真地听着,我从我们刚入学讲起,帮他慢慢回忆我们的经历,一起竞选干部,一起在爱心社做活动,一起在系里做工作,一起打篮球,一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我们始终手握着手,我慢慢的讲着,他慢慢的听着。
下午我们回来下火车快要出站的时候,我把小波的这条短信读给了大家听,大家都沉默不语,眼睛红红的,有几个女生还哭了出来。我想大家都被小波这颗暖暖的孝心感动了,震撼着。
生我者父母,孝始于事亲;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小波虽然不能侍奉双亲直至终老,但他在生命快要结束时,心里想到的始终是自己的双亲,念念不忘父母无人奉养而放心不下。他宁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看到父母为自己所拖累。这种高尚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去学习,小波的生命是终结了,但是这种品格更需要我们这代人去发扬光大。
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这位宁可放弃自己也不愿拖累双亲的小波。我们会秉承这种高风亮节,去感染身边的人,去告诉他们小波的故事,去告诉他们有个“也许放手也是一种爱”的故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系
姜 贤
2010-6-4
附:
湖南首例大学生遗体捐献者蒋小波背后的故事
红网通讯员 张广权
有这么一个男孩,就读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出生在贫寒之家。父亲原本是家中的主劳力,打工途中不幸遭遇抢劫,被劫匪砍成伤残,至今留下后遗症。哥哥则因工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每年2个疗程的治疗,一个疗程1万多元,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5年。家中早已负债累累。男孩很懂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大学期间勤工俭学,一个暑假他兼职三份。三餐不饱的求学生涯里,他的生活热情始终没有消减。他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寄托。在大学两年,他表现优异,曾担任院心理部部长、系学生会副主席并多次荣获学院奖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G_C_D员。在师生眼里他是一位阳光青年,一位爱心大使。
时间回溯到2009年9月,在一个没有任何预兆的日子里,他突然晕倒在球场上,灭顶之灾毫不留情地降临了。专家诊断:恶性胸腺瘤。在他心脏附近的主动脉上,有一个20公分的肿瘤。他还满怀希望,希望能有回春妙手为他做一次手术。他还年轻,仅仅23岁。可是,专家说:“已经没有回旋之地了,除非扁鹊再世。”
1米78的帅小伙,半年不到,瘦成了皮包骨。肿瘤压迫食道、呼吸道,进食、饮水都出现了困难,2010年4月11日,在益阳市第一中医院重症病房内,他在父亲的扶持下,颤颤巍巍地在无偿眼角膜捐赠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蒋小波。4月28日,当笔者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不能发声。当我们问及为什么会想到捐赠眼角膜时,他在手机上摁出了四个字:爱与责任。
然而,生命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2010年5月17日12时06分,噩耗传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优秀大学生蒋小波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小波生前遗愿,湖南爱尔眼科医院将小波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19岁益阳女孩陈娇娇和53岁长沙男子唐林(均为化名)两位患者身上,目前,他们已康复出院。
时间悄然的流逝,转眼间小波离我们已渐行渐远,但在这个可敬的孩子背后到底有多少打动你我心灵的故事呢?
勤俭
“这个世界钱太难赚了,我们的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用他们一辈子的心血经营着生活的点滴,也许一天的成果还成不了一顿美食之欲。口腹之欲,其实就那么几分钟而已,忍一忍也就过了,只要肚子不饿了我就很知足了。”――蒋小波
一份白米饭,在多少人眼里是多么不值一提的事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份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却是小波的美食,支撑着他走过了一段段艰难岁月。他的室友告诉我们,勤俭节约的小波经常是三餐不饱,一份白米饭外加一份豆腐乳便是他最满意的中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包1块钱的方便面,一根5角钱的冰棍都是小波的一顿“美”餐。小波曾经告诉我们:父母用他们的青春与辛劳每天与生活进行着点点滴滴的交换,多少个夜晚与黎明,转眼间他们的青丝熬成白发,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所以我没有理由去浪费父母用血用泪用汗换来的钱。
关爱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援助,每一句问候都可以把我们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一份关爱带进别人的生活。关爱他人,温暖生命!用真诚与温暖把每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请一定要记住用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蒋小波
一瓣西瓜、一趟行程、一份情意、一个名额这些生活中最为琐碎的生活片段,因为不断地积聚而汇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从此,一个名字――蒋小波,便印进了每一个相识者的心中。日常生活中,小波是开朗的,他总是用他真诚的微笑、实际的行动关爱着身边的人。炎炎夏日,他不会忘记留一瓣西瓜给室友;朋友生日,他不会忘记在那天送上一条真诚的祝福或者一份简单的礼物;烈日当头,他不忘兄弟情义,走上近10里路前往火车站帮助室友提包拿行李;评困推名时,他总是为别人着想,把自己拿到的名额让给其他同学……在小波的生命里,只要能够帮到别人,他必定会竭尽所能。他的团总支书记说:“他生病后,我们才知道他家那么贫困,而他作为学生干部从不优先自己。”
自强
“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多少的挫折,我们都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用微笑去面对人生,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朝阳,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信心还在,脊梁不弯,我们的人生必将奏响一曲动听的人生自强之音。”――蒋小波
我们走进他们家20多平米的“蜗居”,那发黄的墙上贴满的奖状记录着小波的成长足迹,在小波的斗室里几个稚嫩的毛笔字:“朝理想奋斗”,还是小波小学二年级时立下的座右铭,一切让人那么惋惜。
有人说过,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贫困和不幸不仅没有让小波颓废丧气,踌躇不前,反而使他更加坚强,更善于独立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之后,当别的同学都还沉浸在初入大学的兴奋中时,小波却为自己的学费与生活费开始了奔波忙碌。从大一开始,他卖过200卡,搞过推销,拉过外联,跑过赞助,搞过家教,招过新生、守过通宵……患病前夕,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懂事的小波还在09年暑期兼职三份,补贴家用。小波曾经告诉过我们:我现在之所以这么努力打拼,是因为我想从更多成功的人士那里学到人生的大智慧,他们的虚怀若谷让我有了创业的激情与梦想,纵然在我们的路上会有遍布的荆棘,但我坚信风雨过后必会有彩虹的出现。
感恩
“也许,我快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了,我渴望动一次手术。当然,我也知道几率不大。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来回报社会……我是一名党员,一名祖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名曾接受过社会无限关爱的患者,所以我会坚持自己的决定,让我为社会做点最后的贡献!”――蒋小波
校领导的多次探望,系师生的每周的轮流值班,大家的募捐和呼吁,让小波感动不已。那挂在病房的用彩带编织的心型图片,是他们系的女生为他特意折的,在师生的鼓励下,小波不断挑战生命极限,医生都说能够坚持到5月16日已经是个奇迹了。
小波是一个很重情感、懂得感恩的人,我们从采访中得知他在寝室卧谈时向同学提起儿时摔跤后送自己回家的那位好心人;由于家庭的窘困小波的学费全都是阿姨提供的,因此每每谈到阿姨时,他总是说:“阿姨的爱无以回报!”对于妈妈小波也有太多的不舍。他说:“母亲的爱是隐形的,她总是拖着疲惫的身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妈妈的爱就像一本辞海,上面每一笔每一划都是浓浓亲情的勾勒!”。弥留之际,小波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最后时刻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
后记:采访结束后,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留言来表达自己对小波的怀念,在此笔者也选录了几段。我们也真心的希望小波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活得精彩。
小波,你曾在病中说的“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直让我很震撼!你就是一个传奇,虽然生命只拥有别人的几分之一,但留给世人的却是不朽的精神财富。――王湘娟
一直记得你作为学长给我的鼓励: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你的笑容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前行的路上我永远记得你!――姚洁
小波:缘分让你我相识于大学校园,两年时光真的不长,但其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我会将我们的初次相遇、中秋晚会的共舞,你我的搭档主持……永远记在心底。――肖丽容
小波,虽然你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但你的高风亮节将永存我们心间。――薛丰
生活中,你就像是我的大哥哥,给我们每个人关怀、照顾。校园中那许久未见得灿烂笑容一直在我们心中,小波学长我们永远与你同在。――伍欢
小波,你在那边还好吗?那里有你喜欢的篮球,有你知心的朋友吗?希望你在那里实现你的愿望,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姜曼殊
小波,你在那边还好吗?很喜欢听你演讲,演小品,你模仿的大兵真的很像,希望你在那边实现你的愿望。天堂里没有病魔缠身,我为你祈祷。――田升庄
在你最灿烂的年华,你去了另一个世界。我相信你不会遗憾,因为你用你有限的生命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带给了我们欢乐,这个世界会因你的来过而更加精彩……在另一个世界,祝你一路走好!――谢常清
来源:红网 爱责任有时候造物就是弄人 。。。确实 感动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