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38
贾樟柯
1994:《有一天,在北京》(纪录片)
1995:《小山回家》(短片)
1996:《嘟嘟》(短片)
1997:《小武》
2000:《站台》
2001:《公共场所》(纪录片)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2:《任逍遥》
2004:《世界》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却是里头最“大师级”的人物。从最初民间传说里的《小武》、《站台》到进军戛纳的《任逍遥》,再到开拍之初就引起媒体广泛兴趣的《世界》,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影迷的高度关注。
早些年的时候,民间小众的口头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小武”的名字,后来是以VCD刻录光盘的方式才使贾樟柯和他的《小武》广泛流落民间。
贾樟柯最初是把《小武》的录像带寄给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论坛主席Gregor,结果意外地被他选上,并且大为赞赏,称贾樟柯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小武》讲述的1997年山西汾阳的一个故事。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看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电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39
娄烨
1993:《周末情人》
1996:《危情少女》
2000:《苏州河》
2003:《紫蝴蝶》
2004:《颐和园》
娄烨,1965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阿西和李欣是高中同学也是相好,他们每周末趁李欣父母不在家时约会。不料事情被某同学告发,阿西愤而报复,失手将其打死,在1985年的一个周末被捕入狱。一次误会让李欣认识了拉拉,拉拉每个周末都邀李欣看电影,渐渐地他们成为情人。1993年阿西出狱了,他的突然出现给李欣的感情世界刮来了一股飓风。阿西打伤了拉拉,受伤的拉拉被晨晨救起,并被介绍到她的丈夫张驰所组建的摇滚乐队中任主唱。张驰和他的乐队成员的生活笼罩在焦躁、迷惘的情绪中,他们都面临着精神、事业和情感的困境。李欣说:“我们把自己当成社会上最痛苦的人。后来我才明白,不是社会不了解我们,而是我们不了解社会。”拉拉准备演出,阿西想去挑衅,在李欣的哀求下未果。李欣在两个男人之间奔波,精神上处于撕裂状态。拉拉愤而与阿西对质,一怒之下刺死阿西。不是生活变了,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了,我们开始学着回过头来看自己和做过的事。若干年后拉拉出狱,迎接他的不仅有李欣、晨晨、张驰们,还有一个怀抱中的婴儿,婴儿名叫拉拉。他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周末情人》
《苏州河》是一部没有太多包袱的电影,也是发生在上海却没有半点都会色彩的电影,上海不是东京,苏州河也不是东京湾,尽管再美丽的爱情神话,看起来都有独特发黄的色调。新旧交替的街道,阴沉的天空,晃荡的光影,悬吊的灯泡,破旧的船屋,走私的伏特加酒,还有不够炫的酒吧,这些都不构成美丽爱情故事的元素,但导演娄烨说故事的天分能让《苏州河》在完全没有场景包装的情况下,只藉由氛围就使剧情印象化,像糊在记忆底层的一片景窗,像是大梦初醒般悠悠缓缓。苏州河的美人鱼传说源自于一个少女跳河殉情的故事,在沉重的影片色调下,展开场爱情的追寻。女主角周迅一人分饰两角,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39
霍建起
1995:《赢家》
1996:《歌手》
1998:《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大奖、2000年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银孔雀奖
1999:《九九艳阳天》
2000:《蓝色爱情》2001年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2002:《生活秀》
2003:《暖》第16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第23届金鸡奖最佳导演
霍建起,1958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82年到1992年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美术师。
多年以前,秋收时节村里的人喜欢荡秋千,井河和暖都还是中学生,两个人在同一所中学里读书,暖因为长得漂亮,能歌善舞,在当地十分有名,大家都觉得暖迟早要到外面去唱戏,当演员的。很多男生,包括井河在内,都很喜欢她,只有村子里放鸭子的哑巴,老是和暖过不去,为此,井河和哑巴还动过手。井河决定推迟回城,曹老师并不意外,他告诉井河,暖和哑巴结婚七八年了,她们的女儿已经快六岁了,井河说自己以为暖早就远嫁他乡了,他没有想到暖会嫁给哑巴。井河发现自己爱上了暖是在小武生出现之后,省里剧团来村里演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一样,而吸引暖的不仅是剧团精彩的演出,还有一个长相英俊功夫出众的小武生,小武生也喜欢暖,他鼓励暖为实现当演员的理想而努力,暖也梦想着和他一起远走高飞。但是,秋千荡得再高也要回到原地,剧团走了,除了一句只要招生我一定通知你的承诺和一面小镜子,小武生什么也没有留下,暖陷入了等待和思念的痛苦之中,此时的井河因为自己不能使暖解脱而深感苦恼,哑巴时常在门口眺望。——《暖》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39
胡雪扬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1990年美国奥斯卡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1:《留守女士》 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没的青春》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1995:《牵牛花》
1996:《罪恶》
2000:《冰与火》
胡雪扬,1963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留守女士》以独特的眼光关注一个独特的群体。影片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带有生活流的特点。夜景较多,场面多为暗色调,影片人物、场景较少,场面调度比较精巧,避免人物动作上的重复。展示了都市和都市人的面貌。在较慢的节奏中揭示人物内心。
《湮没的青春》,由他自导自演。影片的背景是在大都市,探讨了一些金钱,人性以及爱情。影片情节简单,重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仍然带有生活流的影子。胡雪杨在片中表演也较自然,应用了在校学习的成果。显示了他的才华。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0
王小帅
1993:《冬春的日子》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1994:《极度寒冷》
1997:《扁担,姑娘》
1999:《梦幻田园》
2000:《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3:《漂流者》
2004:《青红》
王小帅,1965年生,山东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分配至福建电影制片厂。1994年因“七君子事件”成为自由职业者。
男女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画家。他俩自16岁起就一起上学,读大学,留校当老师。日子年复一年,就像一对老夫老妻,居住在酷似一座监狱的学校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卖画成了他俩唯一的希望,做爱成了一种义务和乐趣。女的为了从这乏味的牢笼中挣脱出去,联系出国的事宜,加上前途渺茫,这些加深了男的对周遭的一切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疲倦。后来,女的意外怀孕了,两人的关系随之紧密起来。手术后,男的带女的回东北老家,新的环境似乎短暂地令他俩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希望。然而冲突又随之而来,变本加厉。最后女的提前回去,离开了囚禁她的画室出了国,男的依旧回到旧生活状态中间,直至疯了。这是一部关注人精神崩溃的电影,演员由画家刘晓东和喻红出演,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冬春的日子》
17岁的阿贵从乡下来到北京,开始他的城市生活。他的梦想是买一辆山地自行车。阿贵给自己找了一个自行车快递的工作,当他就快要存够钱时,发现他的自行车不见了!他焦急地寻遍了整个北京,终于发现另外一个男人骑着他的自行车。他于是急忙追了上去,展开理论。但是,那个男孩是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他的车的,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办法,一起使用那辆自行车……。按照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影片须经过电影局审查批准方可出境参赛,但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私自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了一尊银熊奖。该片又成为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电影作品,目前有消息报道,此片有望在近期内获得公映。——《十七岁的单车》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0
管虎
1993:《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9:《再见,我们的1948》(又名《古城童话》)
2001:《上车,走吧》(电视电影)
2002:《西施眼》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黑洞》(电视剧)
2004:《冬至》(电视剧)
管虎,1969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影片中体制与个人的对立,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语境的茫然和疏离。与同期第六代作品相比,其情绪的迷茫错失如出一辙,而摇滚乐带来的情绪宣泄则更为简单直接。对于一部试图寻找精神出口的处女作来讲,其中充满急切的宣泄与叛逆之情。——《头发乱了》
《西施眼》作为地方政府投资的、带有广告性质的作品,在管虎的坚持下,没有刻意表现风情状貌,而是以当地景物和独特民风为背景,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女性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与欢乐。其分段式结构使人物在各自生活进程中发生交叉与重合,显示出彼此联系而具互文性的格局,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基氏三部曲和《暴雨将至》、《爱情是狗娘》等影片形式探索的影响。管虎通过对影片气氛韵味的恰当把握、影像造型的不温不火,使作品既洋溢着诗意充沛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又保持了较强的艺术个性。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1
路学长
1994:《长大成人》
1999:《非常夏日》
2003:《卡拉是条狗》
2006 《租期》
路学长,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0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
既有影像上的别出心裁,又有叙事上的引人入胜,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留有影片《滑动门》、《疾走罗拉》的影响痕迹,但“化”得很好,几乎不露痕迹,在几次回忆性叙述中,张力颇具,悬念丛生。——《非常夏日》 路学长。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1
李欣
1995:《谈情说爱》
2001:《花眼》
2003:《欲望边缘》
2004:《自娱自乐》
李欣,1969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
《谈情说爱》片中他大胆运用了三段式的结构,三个关于“爱”和“情”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同时又以人物的“巧合”将三个部分相互关联,达成统一。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1
王全安
1999:《月蚀》莫斯科国际电影大奖
2003:《惊蛰》
2004:《白鹿原》
王全安,1965年生于陕西西安,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月蚀》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处在狂乱状态下的城市,也不是一群完全失去方向感的人。王全安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出了中国电影中少有的开放心态。他没有拘泥在所谓爱情、欲望、反叛、情感等等这些信手拈来的成套路的主题里。《月蚀》和这所有的一切都不相关,它想要做的是细微地重现在充满变数的生活中人们互相探询内心世界真实和真诚的意图,以及想要把握自己不可知的命运的不愿放弃的努力。影片中无须答案的神秘、对每个人物内心世界面纱式的细腻描写和主人公对未知谜团的努力探究,无不暗藏着一种感性的、执著的理想主义情绪。更加关键的是这些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强大雄厚的依托。同一个演员扮演的两个女人的故事,似真似幻,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复杂性以及人的生命的多重生活可能性和偶然性。这与《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中的现代主义主题的探索极为相似。——《月蚀》
胡若离
发表于 2008-8-7 13:42
姜文
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1999:《鬼子来了》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
姜文,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日本侵华战争中,撤退的中国军队在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马大三发现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6个月过去了,中国军队不见踪影,村民们必须精心地看管住这两个俘虏不让敌人发现,而且还要防止俘虏查觉到情况的变化。村民们要求马大三解决这两个鬼子,但他却下不了手。鬼子向马大三提议,愿意以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陷于饥荒中的村民。马大三相信了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一次双方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烧成白地。《鬼子来了》是姜文在成功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二部电影作品。影片在题材的深刻性与影像的丰富性上都达到了姜文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他却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鬼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