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ji 发表于 2008-7-3 18:16

浙江在线:为什么?

来自浙江在线:浙江海洋学院附近店面根本达不到开饮食店的面积标准,但愣是开成了小餐馆一条街;沈家门很多餐馆,达到了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许可条件,却无法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批,而环保审批又是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审批的前置条件,芙蓉洲路亦是如此。

baidu 发表于 2008-7-3 18:32

我看石化学院门口没有一家是合格的,环境方面
奇怪的是我们学校人吃的到是蛮津津有味!

baidu 发表于 2008-7-3 18:33

不知道环保部门是怎么给审批下来的!

hongmaster 发表于 2008-7-3 19:18

很脏很恶心

圣西罗 发表于 2008-7-3 19:31

引用第3楼hongmaster于2008-07-03 19:18发表的“”:
很脏很恶心

qw678 发表于 2008-7-3 20:48

qw678 发表于 2008-7-3 20:50

引用第1楼baidu于2008-07-03 18:32发表的“”:
我看石化学院门口没有一家是合格的,环境方面
奇怪的是我们学校人吃的到是蛮津津有味!
如果是新区的,就根本没资格说这样的话,这是学校逼的。如果不是,那就更简单了,你可以选择不去吃,钱在你的口袋里,没有人会让你去掏,除非你自己愿意!

vigor 发表于 2008-7-6 02:38

有关注当然是好事。病从口入,人命关天嘛 ~~
以下是浙江在线采集舟山网的报道---------[/font]

“五小行业”整治艰难前行
日期:2008-7-3 9:54:00
来源:舟山网
作者:舟山网
编辑:舟山网
  说起小饮食店,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仅有几平方米的狭窄店堂,“操作间”就在店门口,一个或几个煤炉子上架着熏黑的锅……略大一点的小餐馆,卫生情况也不容乐观,厨房狭小、油污满地、各种物品混合堆放,厨师身上白大褂除了背部之外其他全都成了黑色……

   “五小行业”(小餐饮店、小浴室、小网吧、小歌舞厅、小旅馆)一直是创卫工作的难点,而小餐饮店又是难中之难。

            审批不统一造成先天缺陷

   据市卫生监督部门介绍,硬件基础差让“五小行业”从整治开始就陷入困境。入行门槛低,适用面积广,部门审批各管各,使“五小行业”一开始就处于自由、无规划发展状态。街道的背街面、居民区、学校周边几乎都有“五小行业”的身影,小餐饮店更是有个炉子、有个锅、有几张桌子就可以开张。浙江海洋学院附近店面根本达不到开饮食店的面积标准,但愣是开成了小餐馆一条街;沈家门很多餐馆,达到了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许可条件,却无法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批,而环保审批又是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审批的前置条件,芙蓉洲路亦是如此。当“五小行业”标准一出台,大家都傻了眼,于是政府部门和业主开始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进行硬件改造。通过设立样板、提供补助,统一配备消毒柜、储藏柜、美容美发消毒箱,招标专业的装修公司、消毒公司统一进行装修、消毒等,来弥补硬件的先天不足。据介绍,有些已取得很好效果,如芙蓉洲路经过测评,73家“五小行业”除2家达不了标被取缔之外,其余都有可整改的余地。

   市卫生局副局长陆意说,环保、工商、卫生审批不能统一的问题说明,以前我们在此项工作上存在失误,各部门在“五小行业”开业前介入不够及时,造成了今天 “五小行业”难整治。陆意介绍,当年他们在香港考察时了解到,当地房屋要作商业用途时,租赁人和房屋产权所有人均要前往有关部门审批,该部门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对房屋进行全面评估,得出该房屋允许经营的范围,然后由租赁人和房屋产权人共同签订协议后才可以使用。陆意说,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措施和意识,对“五小行业”早规划、早审定,硬件硬伤就不会成为难点问题了。

            卫生意识差成为创卫障碍

   除了硬件之伤,卫生意识差也是创卫的很大障碍。

   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感叹,长期以来,卫生意识只是管理者的意识,既不能让从业人员自觉遵守,也得不到消费者自发的支持。

   这位官员向记者介绍,很多“五小行业”从业人员总是说自己是弱势群体,经济状况不好,开店是为了求生存,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按整治标准做会增加自己负担。其实除了硬件设施实在太差会被要求转向经营之外,许多要求不过是卫生习惯的强化而已。如要求小饮食店生熟案板分开,要求小理发店毛巾消毒、使用一次性刀片,要求小旅社脸盆脚盆分开等,这些都增加不了多少成本。再说,许多住小旅馆、在小吃店就餐、在小理发店理发的人,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也应该被保护,不能让他们花钱去买受感染传染病威胁的服务。所以即便从业人员是弱势群体,但既然在赚取社会利润,就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长远角度来看,让“五小行业”达标经营正是为了这些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求得更好的生存。

   在整治“五小行业”中,来自部分消费者的抵触也让有关部门颇为头疼。按道理说,消费者本身有自己的卫生需求,如果“五小行业”达不到要求,他们可以拒绝消费,那些卫生条件差的自然就被市场淘汰了。可在小饮食店集聚的街道上,无论卫生条件多差,都不乏消费者。一些消费者认为,卫生条件整治得好了,东西肯定要贵,因而对干净店铺“望而却步”。卫生部门去管理,他们反而指责管理人员,管得那么严干嘛,害他们没地方吃早饭。陆意无奈地说,最能享受到创卫利益的两方面群体反而最不支持创卫,要让创卫意识成为主流意识真是太难了。

            有好的措施就能攻坚克难

   创卫的确不易,但再难也必须抓好此项工作。我市卫生部门通过外地学习、总结经验,探索出一套“五常法”管理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说白了,就是让厨房每寸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屋内摆设整齐划一,人员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负责的卫生区域,天天打扫。

   说到“五常法”,定海滋味馆的老板谈了自己的体会:“我们现在可以在30秒内找到要用的东西,所有的操作程序都是固定的,哪个区域卫生有问题我就知道是谁没有把工作做好。”每天搞好卫生,小餐饮店油腻腻的现象改观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位于沈家门滨港路的“川渝食府”,本来缩小厨房增加包厢,现在反而很主动地把包厢改回厨房。

   卫生部门还采取了一项颇有效果的措施,在卫生好的店里贴一张“笑脸”,在卫生差的店里贴“哭脸”,用这种卫生监督公示方法提醒消费者。原来没什么比较,在哪吃饭都一样。现在一进门抬头就看见墙上贴着张“哭脸”,心里肯定不舒服,看看对门价格差不多的店贴的是张笑脸,立马改弦易辙,换家干净的店吃饭。消费者选择消费的意识被激发出来,经营户也就被逼着整改,有些被贴了“哭脸”的经营者第二天就找到相关部门主动要求整改。

   规划到位、操作规范、证件齐全、人员健康、环境整洁、食品卫生……“五小行业”规范整治已渐入佳境,全市5921家“五小行业”,目前已有4249家整治合格,合格率为80%。

作者:庄列毅
舟山日报

yu1987 发表于 2008-7-6 10:29

是啊,我也有同感的饿

yu1987 发表于 2008-7-6 10:30

上次大检查,一排排的小吃店都关门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在线: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