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master 发表于 2008-6-3 17:18

为舟山发展献出您的“金点子”

目前,全市“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已进入讨论查找阶段,为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从本月28日起,将在全市尤其是市级机关科级干部中开展“舟山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br /> 此次征集“金点子”活动,要求围绕“充分发挥才能智慧,积极投身舟山发展”这一主题,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站在舟山发展大局的高度,正视舟山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差距,围绕舟山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分析舟山目前在发展模式、思想观念、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出促进舟山新一轮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手段;二是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围绕舟山的发展难点、发展要求,着力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本岗位在开放合作、管理模式、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敢于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和尝试,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大胆创新,大胆思考,提出改进不足和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政策;一切有利于舟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br /> 希望广大市民特别是市级机关科级干部积极参与,为舟山新一轮发展献计献策。“金点子”体裁不限,长短皆宜,截止时间为6月18日。大家可随时把“金点子”通过信函寄至市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或舟山日报社编辑部,也可发电子邮件至<a href="mailto:dtl@zssw.gov.cn">dtl@zssw.gov.cn</a>和zs-<a href="mailto:rb@zsnews.com">rb@zsnews.com</a>。市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组成评委会,对评出的“金点子”、“银点子”给予表彰奖励。<br />

无泪的遗憾 发表于 2008-6-3 20:06

舟山的条件是无与伦比的,只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有质的突破,基本很难!
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和尝试,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大胆创新,大胆思考
又谈何容易。。。
不过舟山市政府能想到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奇迹 发表于 2008-6-3 22:00

坚持自己的优势产业,水产加工业,加强行业间的管理,形成几家具有规模的大型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形成行业优势,参考外国重要渔港的经营模式。旅游业,对内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科学管理资源,认真做好内功的修炼,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优势。
重点发展船舶制造业,对厂家实行最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内国大型的造船公司落户,
以宁波-舟山港为根本,重视港口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执政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沙秋 发表于 2008-6-3 22:03

连岛大桥造得怎么样了啊,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人家跨海大桥都通车了……

奇迹 发表于 2008-6-3 22:12

引用第3楼沙秋于2008-06-03 22:03发表的“”:
连岛大桥造得怎么样了啊,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人家跨海大桥都通车了……
这两者的价值还是有差距的

海院残人 发表于 2008-6-21 23:41

舟山发展,以前靠的是旅游业,我想现在的方向是应该换了,从各方面考虑来看,舟山如果发展私营经济,一定会使这个安静的小岛,焕发青春的,具体策划呢,以后有机会再说啊

闷石 发表于 2008-6-21 23:42

红蓝交织 发表于 2008-6-22 01:31

还是先把出租车行业整顿好吧。
两年了没回海院,这个月回了一次,在渡船上看到个告示, 说下船后在出租车等候区中乘出租车(以前好像随便门口拦的),所以看到这个告示后我很欣慰,舟山的出租车行业总算有点进步了。
但后来我发现还是两年前的样子,毫无进步。
待了两天,坐了6次出租车。8块4公里的起步费,每次都是给司机10块,然后他就没反应了,等我说零钱呢,才把一块钱摸出来,然后我再说发票呢,又摸索的把发票给我,6次中没有一个司机主动的给我零钱。(没有一辆车上看到有燃油附加费的1元通知,但他们都收了这一元)
最后一次,我在新区门口上的车,说去客运中心,那司机竟然说不愿意去,后来又说10块钱吧,kao,打表不会啊(去客运中心刚好4公里,8块+所谓的1块),我说,那好,剩下的一块钱就当我施舍你好了,估计他听的不爽了,开了一段路,给我们找了另一辆出租车。

以上只是我这次回海院的一个出租车见闻。
我觉得,舟山的旅游业要更好地发展,出租车行业是最急需改进的,毕竟多数游客去玩在这里肯定是打的的,这是一个城市接待游客的窗户。

hongmaster 发表于 2008-6-22 03:53

我一个新舟山人发过去的邮件,估计他们很忙,没回复.....
那就发上来大家看看喽

近些年来,舟山市临港工业特别是船舶修造业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在舟山市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与此同时,涉海类企事业单位发展所需的人才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浙江海洋学院作为舟山市内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海洋特色鲜明,承担了省内大部分的海洋类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同样身处于破除自身发展瓶颈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一方面,临港经济强势发展中,亟需大量诸如船舶、航运、外贸、物流、金融、 法律等中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本地院校培养的对口人才还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何加强校地间的交流合作和未来发展引发了我的兴趣,我认为:
首先,要建立校地之间长期性经常性的交流 沟通平台。
建议市政府设立海洋学院办公室,专门负责校地间的统筹协调。双方人才共享,对海洋学院引进的人才,要给予政策上的关怀和资金上的支持。市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重点扶持其涉海类专业的发展,增强科研成果投产的推广力度。
其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串联起更多的企业。以政府主导,校企为主线,拓宽产学研的发展空间。
比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相比较其他省外院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途径有限,缺乏目的性,实践创造能力有限;科研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可以邀请扬帆等船厂的专家定期授课,建立更多的船舶类人才实训基地,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途径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这也不妨为一条校企间合作办学的一条途径。
第三,学校要从自身出发。更加重视学生品行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增强服务舟山地方经济的强烈意识。不满足现有自身定位,引导老师和学生向更高层次看齐,营造安静和谐的学术氛围,树立培养层次高的涉海类人才为目标。
希望校地双方以此为抓手,建立互利共赢的未来!
   
                  

可能我的官腔不比他们吊,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舟山发展献出您的“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