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http://img3.mtime.com/pi/d/2007/9/2007227214253.1340701.jpg
http://img3.mtime.com/pi/d/2007/9/2007227214252.6182488.jpg
http://img3.mtime.com/pi/d/2007/17/2007424103432.2799580.jpg
导演:
斯科特·希克斯 Scott Hicks
主演:
凯瑟琳·泽塔-琼斯 Catherine Zeta-Jones
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阿比吉尔·布莱斯林 Abigail Breslin ...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上映日期: 2007年7月27日 美国...
官方网站: Warner Bros ...
更多外文片名:Mostly Martha
类型:爱情/喜剧/剧情
剧情介绍:
工作与生活不分家,也算是一个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尖端品质,然而将两者太过混淆,就会错过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作为曼哈顿高档社区的一家餐厅的厨师长,凯特对待厨房就像对待生活一样,她那震慑力十足、工作狂似的热情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难以名状的压迫感,她以一种常人难及的精确度,非常有效率地在厨房进进出出,从容地为上百道佳肴调味,从准备精致的原材料、调味品,到煨、炖、煮、炸,由她经手做出的每一道菜,都是绝对地完美。
厨房是惟一能让凯特感到轻松自在的地方,是没有人能够染指的圣殿。她很少离开厨房,除非是接受店里客人的称赞和恭维,如果你够幸运,还可能目睹一个非常稀有的场面:就是凯特和胆敢对她的专业性提出质疑的顾客对骂--这曾让餐厅的经理大伤脑筋。凯特做的每一件事都经过了周详的计划,就连睡觉的时间也要精确到分秒上:她每天晚上午夜时分准时入睡,黎明就要起床,因为她要起早去鱼市挑选新鲜的做菜用料。
餐厅新近雇用的副厨师长尼克,却让凯特十全十美的天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尼克傲慢无礼,对什么事都显得兴致勃勃又有点随心所欲,作为烹饪界的后起之秀,他在工作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听歌剧,还时不时地讲几个笑话给大家逗乐子,不把大家弄得前仰后合绝不善罢甘休……然而,尼克过于随兴的工作方式却与凯特的严谨产生了冲突,如果不是凯特的“后院”如今已经一团糟,也许她还能够应付这个过于“兴奋”的工作伙伴,甚至在不经意间发现他还是非常有魅力的。凯特的姐姐刚刚去世,留下了一个9岁的女儿佐伊,于是凯特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照顾外甥女的任务,然而,佐伊是一个虽然聪明伶俐,却极度敏感的女孩,而她喜欢鱼柳这样的零食且对鹅肝反胃的口味,也与凯特所遵循的标准相去甚远。凯特觉得自己的生活就快失控了,只除了一点,她发誓一定要给外甥女一个温暖的家。
几周过去了,凯特仍然没有办法确定到底什么样的食物才能激起佐伊的食欲,而尼克也在自己统领的厨房越来越得心应手,很快就成为她最大的竞争对手。最让凯特没办法接受的是,害羞内向的佐伊似乎异常地喜欢有点吊儿郎当的尼克,将紧闭的心扉一点点向他敞开……凯特发现自己迷惑了,敌人与恋人的界线,到底在哪里呢?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她开始对曾让她如此自信、如此安全的选择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凯特不得不尝试一些大胆、新鲜的事物,学会在厨房以外的领域表达自己。也许,这就像在没有食谱的情况下第一次做菜,但凯特却发现,有的时候,最好的食谱就是你自己创造的那个。
一句话评论:
即使这是一部爱情喜剧,也由于其中夹杂着太多让人痛苦的心酸,大大降低了影片的趣味性。
——《性感电影与DVD》
影片中的幽默成分衔接得不够流畅,看着不尽兴。
——《好莱坞报道》
凯瑟琳·泽塔-琼斯和艾伦·艾克哈特之间确实产生了许多让人欣慰的化学反应,但导演斯科特·希克斯对于“食色性也”的理解实在是差强人意。
——《全球电影导读》
你可以从影片中找到比《料理鼠王》更可爱的厨师。
——《美国在线》
制作食物的过程唤起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而且没有任何多愁善感的余韵。
——《费城早报》
幕后制作:
【生活是没办法“预定”的】
对于导演斯科特·希克斯来说,《美味关系》这个故事之所以深深地将他吸引住,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故事对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交互关系提供了打动人心的一瞥,既有亲切感,又互相关联,拥有着非常出色的品质,希克斯说:“影片中充满了动人的真情,在深刻的情感与天生的幽默感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平衡点。这里讲述的都是我们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着的生活,关乎的都是‘失去’,却也告诉你应该如何学会改变自己和寻求真爱,来弥补这种‘失去’。”
1996年的《闪亮的风采》,让斯科特·希克斯受到了国际范围的赞誉,得到了7项奥斯卡的提名,其中属于希克斯的提名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虽然影片最终只夺得了最佳男主角一个奖项,却不能否认希克斯的才能。作为一名电影人,希克斯表示,自己总是会被那种由真实的情感驾驭的故事所打动,就像《美味关系》。他将女主角凯特所面对的难以抉择的两难境地看成是一个机会,能够好好探索一下,一个在生活上极度秩序井然的人会如何处理那些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希克斯认为凯特通过挑战与逆境,寻找到了爱情赐予的天赋、决心,以及对生活的全新展望。
自称斯科特·希克斯死忠粉丝委员会一员的凯瑟琳·泽塔-琼斯也对影片表达了一个相似的评估:“我只能说这个故事包含了太多的元素,既有一个精彩的爱情故事,又有凯特和她的小外甥女之间那种针锋相对的关系;既有凯特对工作的那份激情,还有一个让人着魔的专业化厨房……你可以因此看到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当我听说希克斯要执导这部影片时,兴奋得直发抖,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能为它带来正确的敏感度和结构。”
影片改编自意大利版的《美味关系》(Bella Martha),那是一部让新版影片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在合作之前就集体着迷、欧洲味浓厚的作品,制片人凯瑞·海森说:“以前那个版本的影片讲述了一个风格化十足又十分柔软的故事,我觉得可以将它的背景地转移到美国,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它。地点平移到纽约,一座拥有非常丰富的食物和饭店的城市,堪称完美的选择,我知道它能够为整个故事带来一种别样的风味。在纽约,你不可能完全不受诱惑地走过一条街,因为街道旁边坐落的都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面散发出了诱人的香气。”《美味关系》首先被定位为一个爱情故事,然后它和所有人一起分享了在爱情中制作美味食物的乐趣。
【故事简析】
将背景地变成纽约,就需要斯科特·希克斯重新整理整个故事,与此同时还得保留住人们喜欢老版《美味关系》的原因:情感、风味,还有女主人公,一个成功、诚实的厨师长,她用同等的方式对待生活和厨房,要求严格的高效率。
副厨师长尼克的到来却改变了每一件事……制片人凯瑞·海森从凯特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尼克热情似火,喜欢用歌剧和歌声来填充厨房,还会用笑话取悦别人,可以说,他来之后,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氛,然而凯特并不喜欢。”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凯特能够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拥有一个位置,是非常不易的,所以凯特将尼克看成是事业上潜在的一个威胁,可是事实其实并不像凯特认为的那样,海森的解释是:“尼克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餐馆,是因为他非常地仰慕凯特的厨艺,想从她那里学习一些东西。但是她并不知道这些,而且立刻就对尼克产生了警戒心。”
当尼克在厨房“侵犯”了凯特的领域时,凯特那已经成为孤儿的外甥女也严重地瓦解了她的家庭生活。斯科特·希克斯说:“孩子的到来,总会让你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感情方面,也包括现实生活。对于一个拥有着紧张的日程安排表、喜欢晚睡、以一种精益求精的严肃忙碌着的厨师长来说,是没办法给一个9岁的孩子留下空间的,凯特身上不具备母性的光环,她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事业上,她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甚至没办法知道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本来就混乱的生活,又来了一个新厨师跑到她的厨房瞎搅和,但有的时候,‘搅局’未必是一件坏事。”
艾伦·艾克哈特饰演喜欢交际的尼克,在他看来:“这些突然而至的麻烦,让凯特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佐伊和尼克改变了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而且真正收服了她--不过这都得等凯特最终克服了她的问题之后,才能经历成长和新生。”
那么,培养爱情方面,还有比食物更好的媒介吗?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一切,例如香气、原料、外观和味道,不可否认地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和家庭的温暖,斯科特·希克斯将这一切都交织进了影片中,整个意向,都开始于编剧卡罗尔·弗茨(Carol Fuchs)的剧本:“食物这个元素既有文字上的含义,又有比喻修饰的冲击力,它不仅仅是吃的,还能填充我们空虚的情感。”希克斯则认为:“食物在整个故事中拥有自己的力量和象征意义,所有的交流和诱惑都开始于食物,凯特和尼克之间有所沟通,就开始于分享他们对烹饪的爱。另外,食物也是将佐伊带出痛苦的关键词,这个孩子因为悲伤而压抑着自己的味觉,而她最后终于肯吃尼克做的意大利面,就是一个她开始信任他的迹象。而凯特和尼克共用的第一顿饭,则参杂了一些性欲在里面。”
艾伦·艾克哈特对此表示同意:“食物可以代表所有的感觉,烹饪本身就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形式,对成分的混合和有层次感的味道的高度意识,都能够刺激你的神经,感觉上非常地浪漫。”凯瑟琳·泽塔-琼斯也说:“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因为扇贝而感到莫名的兴奋,可是当你对它们集中精神时,就会产生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想法。”
作者/出处:IVY
发布者:Mtime (2007-07-24 10:35:37)
花絮:
·为了凯特这个角色,凯瑟琳·泽塔-琼斯特别在纽约一家著名的餐馆当了一个晚上的服务生,当客人们讨论这个服务生怎么这么像凯瑟琳·泽塔-琼斯时,泽塔-琼斯回答:“我总是听到有人这么说。” 男主角是<感谢您抽烟>里的那位 印象深刻
又有个养眼的大美女一起谈情说爱
忽忽貌似蛮好打发时间的噶 感谢你抽烟不错哦~
泽塔怎么越来越丰满了~还是喜欢幸福终点站的泽塔~~空姐~~~
还有为什么是预告片? 因为这片比较新暂时还没资源吧
所以就耐心等等啦
PS:感谢您抽烟的确是不错
记得男主角还演过黑色大丽花里面一个变节了的警察
再去找找他的其他电影看看去 http://img3.mtime.com/pi/d/2006/6/20062722244.966879.jpg
http://img2.mtime.com/pi/d/2006/11/2006314191736.7769227.jpg
男主角
http://img3.mtime.com/pi/d/2006/11/2006314192148.9947204.jpg
女主角怎么眼熟得象阿汤哥家那位啊-,-
导演:
贾森·雷特 Jason Reitman
主演:
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卡梅隆·布莱特 Cameron Bright
玛丽亚·贝罗 Maria Bello ...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A-Film Distribution ...
上映日期: 2005年9月9日 加拿大...
官方网站: Fox Searchlight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美国:92分钟
电影介绍:
主人公尼克•内勒(艾伦·艾克哈特 饰)的工作重心只有一个:不停地去说。而且目的也只有一个:说服别人吸烟。作为烟草研究协会的代言人,尼克要代表烟草研究协会的真正赞助者——烟草业大亨们说话,去说服那些反对吸烟、试图阻断烟草业利润的各种公益、健康、政府的组织和个人, 帮助烟商们赚取更大的利润。
除了嗅觉敏锐的美女记者希瑟(凯蒂·赫尔姆斯 饰)对于禁烟的话题穷追不舍外,参议员奥特兰(威廉•梅西 饰)的禁烟立场是最鲜明无比的,他虽然与烟草商唱着对台戏,但其实也是个伪君子,办公桌上摆满了各式名酒、身后墙上还挂着大幅的乾酪广告,这些产品绝非健康但却是他的赞助者,他反对吸烟和支持在烟盒上印上骷髅标志只是为了拉选票而已。在这商业利润轮转的大染缸中,各色人物纷纷各怀企图、登场亮相……
一句话评论:
Nick Naylor doesn't hide the truth. . . he filters it.
对现今道德的有趣嘲讽。
——《综艺》
一部有趣而聪明的电影,让人不禁希望能再犀利一些。
——《达拉斯新闻早报》
幕后制作:
【关于导演】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这句话用在本片导演贾森·瑞特曼身上再恰当不过。1977年10月19日出生在蒙特利尔的贾森·瑞特曼是伊万·瑞特曼的儿子,刚出生11天就出现在《动物屋》的片场。贾森童年的大多时间都在片场度过,被一大群最幽默的人所簇拥,而且经常出现在父亲的影片中,如《龙兄鼠弟》、《捉鬼敢死队2》、《幼儿园特警》、《戴夫》和《我有两个爸》等等。
10岁时,贾森开始用父亲的家庭摄影机拍摄短片,13岁找到了第一份剧组工作,在《幼儿园特警》剧组中担任制片助理。15岁时,贾森和中学同学一起制作了艾滋病公益广告,不但在有线电视网播出,还成为第一项获奖记录。1995年,从中学毕业的贾森进入南加州大学就读,随后加入了学校的喜剧剧团。
大学二年级时,贾森组建了一家小型台历公司,以为自己的第一部短片《Operation》筹集经费,这部讲述偷窃肾脏器官的喜剧短片首映于1998年的圣丹斯电影节,19岁的他成为电影节最年轻的导演之一。
随后,贾森拍摄了一系列短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100多个电影节上放映,并屡次获奖。从2000年开始,杰森开始签约拍摄商业电视广告,获戛纳商业奖项,请他拍摄广告的著名品牌包括喜力啤酒、本田汽车、任天堂、宝马、京瓷电子、阿斯克斯、Amstel Light啤酒、Baskin Robbins冰激凌、通用和汉堡王等。而且在开始职业影人之际,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美国导演协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从小说到电影】
影片由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1994年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通过一位烟草生意代言人的有趣工作和人生经历对于当今美国社会的所谓“公关文化”进行了一番无情的戏说,克里斯托弗的文风以讽刺辛辣而著称,前年他凭借小说《N·Way t·Treat a First Lady》荣获美国第9届瑟伯幽默大奖,该小说的矛头所向更是明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不幸成为了他笔下嘲讽的对象。这位利嘴才子曾在《时代》杂志上大吐苦水,半抱怨也半自嘲的描述了他小说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艰辛历程。
说到小说《感谢你抽烟》的诞生,那是在1992年的一天晚上,而且巴克利肯定是在7点到8点之间,因为电视里正播着《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MacNeil/Lehrer News Hour),当晚的情景深深吸引了巴克利的关注。新闻节目中的嘉宾一位是来自于烟草协会的女士,一位是来自于著名研究协会的博士,他刚刚掌握新的吸烟有害健康的证据。烟草协会的女士针锋相对的反驳博士的论断,得理不让人的要求出示数据资料。看到这里,巴克利不禁想到,这是多有趣的一项工作,清晨起床,刷牙、吃早餐、吻别孩子们,然后去贩卖死亡,著名的烟草辩护人、烟草研究协会的首席发言人Nick Naylor就是这样诞生的。
就巴克利的理解,这位烟草协会的女士所做的就是“Spin”,在英语词典里是这样注解:“偏颇、扭曲的传递或评论别人的观点或行为,以对公众看法造成影响。”用中国话来讲就是“忽悠”,把黑的说成白的,把错的说成对的。这种“忽悠”在美国无处不在,比如食品制造商每年要把100亿美元用于宣传广告,蛊惑2到5岁儿童;而五角大楼也在伊拉克媒体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新闻;总统在发扬民主宣传政策的同时培训对话的民众学会不要说出刻薄敏感的话题。不久前,一位英国小说家接受了一家伏特加公司的“贿赂”,在新作中提及该伏特加品牌。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文化的堕落和腐败。
本片是贾森·瑞特曼的长片处女作,当年发现巴克利的小说完全出于偶然。他在一位朋友的客厅中发现了这本书,而且这本书是来自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女士的礼物。小说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Nick Naylor成为烟草研究协会的首席发言人以来,曾有过很多称呼,但直到现在也没人将其与撒旦相提并论。”巴克利的这句锋芒毕露的前言让贾森眼前一亮,于是改编的想法日渐成形。
梅尔·吉布森的影片公司曾对贾森的剧本十分看好,但贾森由于不满于吉布森的设想而随即放弃,后来和贝宝公司的老板、独立制片人大卫·萨克斯达成一致。
地址1
http://bt.joyyang.com/job.php?action=download&pid=tpc&tid=237028&aid=260687
地址2
ftp://219.147.17.187/感谢你抽烟.rmvb 呵呵这电影就是上面我跟大S在说不错的那个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