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说说经济吧!大家权当听说书
最近很关心中国经济,虽然我是经济门外汉,大学没读过一本经济学的书。但最近老觉得中国经济有点问题。虽然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谈经济有点为时过早,但早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影响了学习,权当是听说书讲故事,听过就忘吧。 只是想给没有一点经济基础知识的同学留下那么点经济的概念。:原来经济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先来看看这片历史回顾文章。为能看懂以后更多的文章打好基础:股市你挣了钱,楼市你挣了钱。请先不要乐,你只是在为自己挖坑。说白了,你就是你的掘墓人。 有钱,大家谁不盼望,但,钱是相对的,也是最靠不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有多少人哭着喊着卖出本币,兑换美元。 所以你今天挣了钱,你只不过是在享受摇头丸带来的快感。还是想想如何配合国家,做一些保住胜利果实的事情吧. 美金融战争早已开打,中国处境艰难! 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但又不了解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现在鄙人就此浅薄的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至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下面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 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说的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嘿嘿,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四小虎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 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中国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没有民主自由,要是当时中国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向当年的日本那样因破产而跳楼自杀了!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市场经济”、“民主人权”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了吧,知道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和优势所在了吧。 然后再来看一篇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原因》作者:隐居的鱼
好象许多人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然而在我看来这不是个政治问题,也不是个经济问题,其实,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
为了简化问题便于讨论,这篇帖子中我们认为所有的收益率都是定值是100%稳定的,而且我们不考虑财务杠杆。切记这点,不要拿这个跟我抬杠。
假设某人的稳定收益率是10%,那么今年的100万元,在他手里明年将变成100*(1+0.1)= 110万元。20年后,将变成100*(1+0.1)^20 =673万元。这里有个终值公式,每一本讲金融财经的书上都有的:
FV=PV*(1+r)^n
其中:
FV:终值
PV:现值
r:收益率
n:时期数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模型,假设有三个人:
A:年收益率为1%
B:年收益率为6%
C:年收益率为10%
那么给三个人同样的100万元。20年后分别有:
A:100万*(1+0.01)^20 = 122.02万
B: 100万*(1+0.06)^20 = 320.71万
C: 100万*(1+0.1)^20 = 672.75万
就算三个人其他的所有条件都一样,比如学历、勤奋之类,C已经要比A富有5倍,一切的原因仅仅是他的收益率更高而已。
如果上面的例子还不够明显,那么可以把终值公式转换成现值公式看看:PV=FV/(1+r)^n
同样的100万终值,对于三个人的现值分别为:
A:现值82万
B:现值31万
C:现值15万
这表示,20年后的100万,对于三个人的当前价值是不同的。那么如果终值不是钱而是个房子呢?20年后价值100万的房子,对于A来说需要支付82万,而对于C来说,只需要支付15万就行了。
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价值却不同!这是关键所在!对于A来说,就相当于他买所有东西都要比C花更多的钱,买得更贵成本更大。久而久之,他自然就变成穷人了,而且只能越来越穷,毫无翻身的机会。
基于以上的推导,可以清楚地看到,钱多钱少只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原因是投资的水准,衡量的标尺是收益率的高低。你收益率高,你就是富人,无论你现在是否有钱你都属于富人,因为你迟早会有钱。除了定性地说明,如果一定要定量说明,那么收益率具体要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呢?我认为,衡量的标准是B。
B的收益率是6%,这是银行的收益率。之所以采用银行作为基准,是因为市面上的东西的标价都是按银行收益率来贴现的。比如说,20年后价值100万的房子,它现在在市面上的价格是多少呢?它肯定标价31万,因为银行是这么认为的。A需要花82万才能买到这个标价31万的房子(房奴都有这样的经历,觉得买一个房子算上按揭,都差不多能买2个房子了!),而C只需要花15万就能买到这个房子。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这么几个结论:
1、钱多钱少只是贫富的表面现象,真正决定贫富的是每个人的投资水平,是他们的收益率。
2、收益率比银行大的人,就表示他们可以击败银行,这些人就是富人,反之就是穷人。
3、穷人只能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因为穷人总是要用很高的价格去买一些本来不贵的东西。金融越发达,借贷越发达,信用卡越发达,终值的期限(n值)就会越长,穷人就会越穷。永远别想翻身!除非他们学会投资的技能,把收益率提上去。 基础知识贴:
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
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附
GDP的算法如下:
GDP总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
三是支出法,即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净出口。 把 吃屎经济学 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
马蝎子(王子鹏)
传说,两个经济学家晚上散步,看到路上有一坨狗屎。一个经济学家说:“你敢把它吃下去,我就给你10块钱。”另一个经济学家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吃了一坨狗屎,赢了10块钱。又走一阵,又看到一坨,吃屎的那个心中郁闷,愤愤然道:“你吃一坨,我也给你10块钱。”那个经济学家输了10块钱,正在后悔,闻听有反盘的机会,急忙……事毕,两个经济学家越想越不对劲,“咱俩谁都没赢钱,都吃了一坨屎!”两个人一气之下,去找他们的师父老经济学家诉说委屈。老经济学家一听,叹道:“我靠!你俩人才啊!要知道,你们创造了20块钱的GDP啊!”
这故事自然是拿经济学家开涮,但是创造这种GDP的方法显然并不是这两个经济学家独有。房地产就是一例。
比如北方某市,地方政府感觉商品房每平方米1600元的均价和北京上海这些房价“热点”城市相比倍儿丢面子,于是便开始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土地运营计划。其手段不外乎三点:其一,炒地。把土地收储中心收归政府直属,通过中心征收生地,弄“熟”后炒卖。其二,拆迁,通过拆迁制造大量被动需求,人为造成供求关系紧张。其三,拆旧布新,大建高档住宅,直接抬高房价。
在这三招之下,该市房价涨幅终于在去年年底成了全国第一。地价高了,房价高了,投资增加了,GDP也就上去了。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由于拆迁造成的大量被动需求,在高档住宅在市场主体、房价飙升的情况下,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根本无法去市场上购买到与原有住房水平相当的住宅。因此,一方面出现了商品房销量下降、空置率增加的供给过剩,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中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买不到合适住房的严重的供给不足。
其实,该市不过只是一个典型而已,同样的故事正在大量中小城市重复上演,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在急剧膨胀的泡沫之下,在GDP崇拜的大旗下,名义GDP的增长并没有给城市带来应该具有的相应的财富增长。大量的政府支出、炒买炒卖,就像前文的两位,虽然从数字上创造了效益,但实际吃进的是不过是一坨屎。
在本地居民实际购买力不足,而又缺少异地购买愿望的二线城市,房价的飙升只能是来自短期炒家制造的房市泡沫。不过,地方政府拿到了GDP,那吃了屎的该是谁呢?我看,只能是那些高房价的最终承受者。 还有一种对吃屎经济学的理解,这个应该是良性的:
这个可以算入服务业(第三产业)的gdp中,因为在他们运做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效用:甲看到乙吃,他觉得很爽;乙也一样。就和看电影差不多,你什么都没得到,照样买了票,于是为gdp做出了贡献。 中国经济有点问题是有问题不要说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大有问题存在
细心的人或者说是敏感的人都可以发现
现在中国的社会开始在开膛破肚的动手术了
这年头的国际形式这么复杂只有强国才是硬道理
中国改革开放也这么些年了身体上的外伤养的差不多了迫不及待的开始治内伤了...
不把这些个内伤治理了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发展
破而立就像不把身体剖开怎么把长在身体各内脏 器官上的 肿瘤除掉...
不把原有的旧秩序旧模式改革了就不可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模式
当然了在动手术的时候人体会很虚弱各种免疫系统可能有所会下降
身体所有的系统看上去也都有点乱
所以现在中国这个社会看上去问题百出比前些年反而乱了很多 ...
但是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忍着痛把体内的内伤都治理了身体才能真正的健康
快刀斩乱麻不狠下点心这个手术刀是切不下肉的
既然已经开了膛了多迟疑一秒就多一分风险
所有的事都可能存在意外尤其是在身体关键部位切肿瘤这类高风险的手术
一个不小心手术失败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无法想象如果中国这个手术失败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仔细看了下,还满有意思.所以我发誓,就算我有钱,也不买高价房子了,才不吃屎类
Re:lz
看来你年龄比我小入门比我早后生可畏啊:) 下面我来说说GDP在现今中国到底有什么用,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属野路子的,经济学的老师表笑我。
GDP=就业率
GDP=地方政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但GDP对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国家整体实力,这两点在现今中国倒显的次要了。
这就是我对GDP “在现今中国到底有什么用”的理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