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02

〖推荐〗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电影集

因为孤独,追求黑暗


  蒂姆·波顿小时候常常被父母锁在屋子里,后来,又离开父母跟年迈的祖父一起居住。那正是他顽劣的青春期的时候,一个老人明显不是他叛逆的对手。理所当然的,蒂姆·波顿的世界被小人书和恐怖电影包围。和许多孤独的人一样,蒂姆·波顿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又极度黑暗,就好像当一个头破血流的小孩蘸着自己伤口上的血画出一朵玫瑰,玫瑰的色彩很美,可是也很恐怖。

  少年时期的蒂姆·波顿在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赞助给年轻动画人的一笔奖学金后,他从此开始正式学习和从事动画工作。

  最初,蒂姆伯顿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与猎犬》之类的主流电视动画片工作,当他的出色的灵感被迪斯尼认可后,迪斯尼给他自由,让他自由地创作。

  八十年代早期,蒂姆·波顿先后做出两部短片——《文森特》和《弗兰肯维尼》,一部是对恐怖片演员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兰肯斯坦》的儿童改编本。这种怪异而恐怖的风格追随了蒂姆·波顿一生。因为个性太强烈,这些给儿童看的片子被永远禁播。然而,这个时候,蒂姆·伯顿的鬼马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已经冒出苗头,他得到机会拍摄《大冒险》,在票房上取得极大成功。

  票房是好莱坞的通行证,年轻的蒂姆·波顿成为好莱坞的新星。紧接着超自然喜剧《甲虫汁》的前卫让他在动漫届脱颖而出。是美国人太孤独,还是蒂姆·波顿太天才?他在自己的一部又一部电影里打造自己的黑暗帝国。尽管在拍摄《蝙蝠侠》时与华纳公司闹出不合,他的电影一直卖得很好。而卖得不好的电影,1994年纪念好莱坞传奇默片导演的《艾德·伍德》也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并获最佳影片提名。

  蒂姆·波顿是黑暗,可是他又总在黑暗之中带给人一点点希望,好像是在黑暗尽头的一线光。剪刀手爱德华面色惨白,因为自己天生的缺陷永远不能拥抱自己心爱的姑娘,但是那些色彩艳丽的大街,大街上的房子,房子里女人们花花绿绿的衣衫,透露出理想的气息。而在最黑暗的《无头骑士》里,人头像瓜果一样被砍下,妇女、小孩无一幸免。而波顿也不去玩弄紧张恐怖,只是悠闲自得地向观众的忍受能力挑逗着。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杀似乎都是无所谓的,理所当然的,既不用你紧张也不用你兴奋。而在结尾,蒂姆·波顿转过身来,含情脉脉地向正在二十一世纪门槛上的观众致意;更不用提2003年的《大鱼》,时间在主人公的面前停止,母亲抱着即将干死的父亲泡进浴缸,于是父亲就变成一尾自由的鱼……

  制造自己的梦想

  很多喜欢蒂姆·波顿的片子的人会对你诉说,他们对生活是多么热爱。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他们的乐观主义已经超过常人的想象了。在《荒唐小混蛋历险记》里,主人公在做过一场赢得去法国旅行的机会的梦之后醒来,脸上并没有失望的神情,因为他的现实生活跟梦幻一样充满魔力;当《艾德·伍德》被评论认为是一个野人的时候。艾德依然在电影里乐观向上;而《大鱼》里始终洋溢的灿烂阳光、什么都可以做到的伊万·麦奎格更是集中了我们能梦想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即使是天生有着剪刀手的爱德华也是乐观向上的好青年———他聪明到对人们保持机警,但又乐观到对他们敞开心胸去信任他们。


蒂姆·波顿的电影暧昧不明在于他想想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通常是成熟的标志。但是这种暧昧也往往跟青春期有关。社区是徒劳的,学校是没用的,但是唯一的安全的地方——家庭是个烂地方……我们是那么,那么孤独。这个时候,蒂姆·波顿给我们一些时刻,展现电影的魔力……一个又一个故事就像充气公仔,吹一口气,哗,长颈鹿和狮子王就出现在你面前!

  事实上,蒂姆·波顿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因为他总是牺牲情节、人物和可能性来满足他的想象力的需要。蝙蝠侠在他的战斗机里扫射丑客的时候,丑客还可以从他的裤子里抽出一杆长枪来击落蝙蝠侠的战斗机?还一枪就搞定了?蝙蝠侠设备可真够烂的!艾德·伍德忽然之间遇到麻烦,需要在大白天跑到酒吧里喝一杯?他那种超乎正常人想象的乐观主义跑哪里去了?

  在说到《艾德·伍德》的时候,蒂姆·波顿说:“那时我在电影里试图表现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生活方式,这是大多数人们不会理解的,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那种事情推着你前进。”

  对蒂姆·波顿来说,什么是他的秘密生活方式?是那些锐利的棱角、那些乱七八糟的发型、以及一个充分内向Seussian式的奇思怪想倾斜的世界对不对?

  热爱一切坏东西

  蒂姆·波顿热爱坏东西。他在滑稽书和B级恐怖电影里长大,也从来没有长大到可以离开他们。他的主要人物总是面色惨白。从Pee-WeeHerma到甲虫汁到丑客再到剪刀手爱德华、到威利·旺卡都是白色的。

  蒂姆·波顿爱死亡,2005年他即将推出的又一部动画作品《僵尸新娘》里,他将终于可以发泄他的恋尸狂倾向。

  蒂姆·波顿热爱恶意的双关语。例如,那些企鹅人在《蝙蝠侠》里骄傲地说,“我不是人,我是一个动物。”

  蒂姆·波顿热爱假造的一切东西。在《断头谷》里,蒂姆·波顿告诉大家,“我实在爱死了那些伪造的东西”,在他心灵的最深处,他想做一个B级片导演,但是,他被A级片子的预约缠身,他太有天分了,永远不可能像他希望的那样坏。

  对于蒂姆·波顿来说,他的电影里始终纠缠的是这样一个主题——是什么取代了一个腐败的,或者是不存在的核心家庭?在《甲虫汁》里,两个解体的家庭,一个死去了,一个还活着,他们在一起学习怎么养孩子;《火星人入侵》里,两个地位悬殊的家庭——一个拖车里的贫民家庭和第一家庭,同时遭到袭击,于是,第一女儿,年轻漂亮的娜塔丽·波特曼给一个笨拙的少年颁发勋章,并悄悄问他“你有女朋友吗?”天哪,这傻小子满足了多少人的幻想啊!

  而作为蒂姆·波顿最成熟的电影,他教人们如何去治疗,而不是解散一个核心家庭。在这部电影里,父亲不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男人,一个威严的权威(就像《断头谷》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那样);也不是一

  个慈祥的死人(就像《剪刀手爱德华》和《蝙蝠侠》里那样)。他是一个有鲜明性格的男人,而不是蒂姆·波顿众多电影里皮包骨头的笨拙男生,最后,儿子理解了父亲,变成了父亲那样的人——就像我们任何人一样,我们和自己的父亲作战,到头来,只是发现我们长大后就成了他们。

  这是不是一种宿命?我们没有答案,我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提出让我们焦灼的问题作为宣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又回到了这个主题,讲述了男人与男孩之间的关系。但是与早期的电影不同的是,蒂姆·波顿早期的电影里,世界从那些笨拙的男孩子们身上学习,(就像PeeWee和剪刀手爱德华)现在这些笨拙的男孩子们反过来向世界学习成长之道,这就是一种彻底的转变。

http://www.timburton.com.cn/
Timburton中国站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13

蝙蝠侠


在罪恶盛行的哥汉尔市,有一个自称“蝙蝠侠”的神秘人物。他惩恶扬善,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记者诺斯和女摄影师碧姬打算找出这个神秘人物的真面目,于是展开了调查。

  碧姬遇见了富商韦布斯,并与他一见钟情,但却不知道韦布斯就是蝙蝠侠。而他的老管家亚菲则是蝙蝠侠的幕后助手。

  在一次行动中,蝙蝠侠使匪徒尼巴落入了化学药池。尼巴的面部神经受到了损伤,成了永远咧着嘴的笑面人。他自称“小丑”,杀死了首领,控制了哥汉市的整个黑社会。“小丑”展开了恐怖活动。他用化学药品使人发笑而死。在碧姬赴韦保斯的约会时,“小丑”袭击了博物馆。就在碧姬危急之际,蝙蝠侠突然出现,救出了碧姬。在与匪徒们展开一场激战后,蝙蝠侠带碧姬到了他的基地蝙蝠洞。他查出了预防“小丑”的杀人手段的方法,挫败了“小丑”的阴谋。

  在碧姬家里,韦布斯正要向碧姬吐露自己就是蝙蝠侠的秘密时,“小丑”突然闯入。韦布斯机智地逃脱了被杀的命运,却知晓了“小丑”就是多年以前杀死他父母的仇人。

  “小丑”以散发巨款诱使人们参加游行庆典,并向蝙蝠侠挑战。韦布斯不顾碧姬的劝导,变身为蝙蝠侠开始了惩戒匪徒的复仇,他先是摧毁了“小丑”的大本营,又驾驶蝙蝠飞机去阻止“小丑”的行动。

  “小丑”在向人群抛撒金钱后又施放毒气企图大批杀害市民,蝙蝠侠切断了装满毒气的气球绳索,与“小丑”展开了激斗。“小丑”抓走了碧姬,在教堂顶端的钟楼上,蝙蝠侠与“小丑”及其喽罗展开了决战。一连串恶斗之后,小丑从高楼上摔落,而蝙蝠侠与碧姬则成功脱险。

  在巨大的蝙蝠标记下,蝙蝠侠傲然站立,一个新的英雄传说诞生了

看过点
对肌肉型英雄不是很兴趣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17

剪刀手爱德华

“那年的圣诞节,小镇上开始飘起了第一场白雪,我看见爱德华站在院子里高高的架上修剪那座天使冰雕,无数冰屑在他的挥舞的剪刀手下飘落,纷纷扬扬,这就是雪吗?晶莹的雪花落在我的掌心,越来越多的雪花,我扬起手,禁不住在雪中轻舞起来……”

  如果我是金丽,那一刻我也一定会为爱德华感动。

  窗外的雪花依然静静地飘落,温暖的炉火照耀下,老奶奶对小孙女娓娓道来当年事,你知道为什么我相信他还活着吗?因为小镇每年都下好大的雪……而在此之前这儿从不下雪。亲爱的你知道雪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剪刀说起。

  也许什么也不曾发生过,过去了那么多年,一遍遍的叙述中,记忆中的人和事不知是否已经走样了呢?神秘的山顶古堡、有着剪刀手的男人、小镇每年的大雪……这样的讲述更象是个美丽的童话,尽管有着安徒生式的伤感结局。因为是童话,所以无需费心琢磨,爱德华清澈的眼神里藏不住一丝狡诈,纯真的笑容里包容不下太多的复杂。虽然,从个人爱好来说,我更喜欢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影片,可是我同样无法拒绝《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那个忧郁的男人,惨白的面容掩盖了本来的英俊,笑的时候却又有着孩子般的纯真和无辜。


与众不同的蒂姆·波顿,他的片子一贯的画面干净,色彩明亮,犹如四季一般的分明,却又充满梦幻的气息。看起来总不是现实的题材,如果你以为只是科幻和特技又纯粹是误解,故事的背景照例被抽象化,不知名的简单小镇演绎万千世界,故事本身又是特别的简单,象是则寓言,富有象征意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意思来,或许有关道德,或许有关人性,或许有关爱情。




比较童话色彩
个人还是挺喜欢的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19

艾德·伍德

1951年的好莱坞,胸怀大志却整日在片场忙碌无所作为的艾德·伍德终于有机会上演一出由他自己导演的戏。然而这一事业刚一开始便以失败告终。

  听说制片商乔治韦斯正在策划一部名叫《我改变了性别》的影片,艾德·伍德又马上自荐担任影片的导演兼主演。艾德努力劝说已退休的影星贝拉·卢格斯复出,并要自己的女友多勒瑞斯也参演此片。但尽管筹备工作已完成过半,影片的片名也一再更迭,艾德却仍然没有获得拍片合同。受到挫折的艾德并未放弃梦想,他又为了另一部影片《原子能新娘》的资金四处奔波。为了几万美元的赞助,他屈从于一个肉类批发商的要求,让批发商的儿子饰了片中的英雄角色。

  艾德在事业上屡屡受挫,女友多勒瑞斯也离他而去。疲惫的艾德被迫进了医院。在诊所里,艾德遇到了美丽的凯西。两人一见钟情,艾德也因此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出院后不久,机会终于再次降临。艾德得知有家教堂有意赞助影片的拍摄。他立即赶去为自己的科幻片剧本游说。为了让对方满意,艾德还特地让全体人员做了洗礼,并按照教会的要求改了片名。

  尽管困难重重,艾德仍然在努力而乐观地做着。影片终于上映了。在首映式上,艾德兴奋不已。他自认理想已经实现,终于能被世人永记。然而影片却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艾德·伍德最终仍然只是一个失败的造梦者。

  艾德·伍德是好莱坞默片时代末期的神秘恐怖片导演,他的作品几乎是一场场噩梦,粗俗无聊的剧情令所有人生厌。同时,他的生活和工作的疯狂态度也使他声名狼籍。这样一位导演本来不应该得到传记工作者的关注,但波顿就是从中感受到一个毫无才华但奋力工作的执着者的痛苦和欢乐。在好莱坞这样的梦幻之都,拍摄这样一部噩梦人生,实在是一种讽刺。波顿对于这位个性突出的前辈的态度可以说是“有爱亦有恨”,一方面“揭发”他的丑恶事迹,一方面也对他执着于电影的精神表示出深深的敬意。在影片结尾,波顿在一段黑白纪录片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忠于梦想的失败者的深深敬意。


这个没看过
貌似兴趣来着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21

火星人玩转地球

影片是关于火星人与地球人之间的事。影片中的火星人基本上是绿色调的,在头上有个似有若无的透明罩子,美国总统和凯西将军认为火星人是抱着和平的目的而来。火星人将电视台记者娜塔莉和她的爱犬劫持到飞船上。在凯西将军代表美国总统举行欢迎仪式时放飞了象征和平的白鸽,不料火星人举枪便射,先打下鸽子又射杀了将军。整个美国陷入一片恐慌。总统和第一夫人采取鸵鸟政策,躲在卧室里不出来。最终他们被火星人杀害。然而,当外星人听到一首感伤歌曲时,惊恐地喊叫起来,一个接一个地爆炸……

  《火星人玩转地球》一片以浓郁的科幻气息和内蕴的反讽意味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该片导演是以拍摄科幻题材闻名的蒂姆·波顿,天真神奇的童话世界再加上阴森恐怖的视觉造型,是其一惯使用的电影元素。在这部影片中,蒂姆·波顿处心积虑,再次编织了一个极富幻想色彩却又令人战粟的故事。由于翻译错误,天真的地球人竟把入侵的外星人当作和平使者款待,结果遭杀身之祸、灭顶之灾。为了加强视觉 刺激和心理冲突,该片制作者在特技制作上可谓真是惨淡经营了。那些头大身小,样貌丑陋,只会发出单调的“嘎嘎”声的火星人造型以及诸多的枪杀场面和城市被毁场景,看了令人惊叹、寒颤,这与该片高容量的视觉 特技是分不开的。荒诞奇怪的情节和触目惊心的场景正是号称“鬼才”的蒂姆·波顿的拿手好戏。当然,《火星人玩转地球》除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外,它也鲜明地表现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富有启迪意义,应该说该片是一部表达了反建制主题的影片。戏中所有被火星人用死光枪杀死的人物,全是政府要员、高官或大商人,美国总统、法国总理,白宫、白金汉宫 等都被火星人炸得体无完肤。相反一些平民百姓就不会在画面中被火星所杀,其中尤以两名黑人儿童在白宫勇夺火星人的死光枪并用之来保护鼎鼎大名的美国总统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在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了建制中人的无能和年轻人的力量。此外,那些火星人的奸险性格其实也反映着现实人物的某些丑陋嘴脸,他们时常以趣怪的面容打着伪善的幌子欺骗人心,却总是趁人不备置之死地而后快。当然,这些狡诈、凶残的火星人最终免不了恶报,消灭他们的敌人不是坦克,也不是核弹,不是金钱亦不是科技而是纯真老歌及一颗互相帮助的心。老拳王以一敌百及乖孙勇救祖母而幸免于难,祖母用老音乐的频率令火星人的脑袋爆裂都反映了导演对纯真、简单的美好天性的向往和爱慕。


个人先前是因为这电影的名字所以载下来看的
看完后才觉得忒恶搞的
N久后才知道是蒂姆·波顿导演
大汗
难道是偶还不会欣赏这类反讽的么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24

断头谷

在18世纪的纽约市里有一位叫做Ichabod Crane(Johnny Depp饰)的冶安警察,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用科学去帮助警察调查罪案。由于他的方法对已经建立的警察体制形成很大的潜在威胁,所以他被派往了一个名叫“SLEEPY HOLLOW”(沉睡孤寂)的北部的偏僻小镇上去调查一宗连环谋杀案。在小镇郊外阴森险恶的黑丛林里,发觉了几具被砍掉了头颅的尸体,当地许多人相信是被一个手持斧头、骑着一匹黑马、没有了头的午夜骑士式的幽灵的“杰作”,当地的居民都认为这个没头的骑士是一个邪恶的魔鬼。Crane虽然有少少害怕,但有脑和坚信科学的他却无法接受这一个谣传。

  当他展开调查的同时,他也爱上了当地一名女子——Katrina Van Tassel(Christina Ricci饰),一个行动不便的年轻漂亮女子,为了能娶到她,为了证明他要比镇上其他人要优秀,他立定决心要掀开这个系列谋杀的真相。但可能这个传说流传得太久,仿佛是一件真的一样。而且很快,他发觉他不用再去寻找这位传说中的无头骑士,因为这个骑士已经找上门来了……

  1799年,美国著名小说家及历史学家欧文以沉睡谷的故事为基础,创作出了经典作品《沉睡谷传奇》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从此,这个悬疑恐怖的故事开始广泛流传。这次《沉睡谷》被搬上了大银幕,影片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采,影片把恐怖、梦幻、浪漫等等非凡的特性混合起来,产生出令人惊心动魄的银幕效果。


个人比较兴趣的
但是一直没找到可以下载的
什么时候再去找找
对Johnny Depp也很好感的说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26

决战猩球

公元2029年,飞行员利奥·戴维森(马克·沃尔伯格)驾驶着一架小型太空巡洋舰从空间站出发,准备完成一次常规的侦察任务。途中,利奥意外地被卷进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了一个陌生、奇异的星球上。才逃离危险的利奥刚一走出舱门,就被一群凶恶的人猿抓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个由人猿统治着的星球,在这里,人类没有身份和地位,只能充当猿类的奴隶。

  所幸的是,在一个激进的、主张“人权”的母猩猩艾丽(海伦娜·伯哈姆·卡特)的帮助下,利奥暂时逃离了人猿的魔掌,藏匿了起来。艾丽是人猿社会中的一名高层官员的女儿,她深信人类与猿类能够和谐相处,因此极力倡导人类解放。当她第一眼看到利奥时,就被他的镇定、勇敢和坚毅所打动,成为他的忠实同盟者。除艾丽之外,利奥又先后认识了两名人类造反派:戴安娜(艾斯黛拉·沃伦)和林宝(保罗·加马迪)。戴安娜是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人类“造反派”,她狂野不羁的性格和美丽的脸庞使得专门镇压人类反抗的人猿将军也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林宝则是一个以贩卖人奴为业的黑市“商人”(确切地说他是只猩猩),虽然很忠于人猿政府,但他还是受到人猿们的歧视,因此他也投靠了造反派。

  在利奥的带领下,四位为人权而斗争的战士开始了与人猿军队首领塞德(蒂姆·罗斯)及大将阿塔尔(迈克尔·克拉克·邓肯)之间的战斗。利奥他们不仅要在塞德的追杀下活命,还要伺机闯入人猿星球的禁区,去揭开一个关于人类历史的重大秘密——这将决定所有人类的未来。这个惊人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利奥他们能顺利完成重任吗?人猿星球的命运会改变吗……我们只有看到影片的结尾才能知道答案了。


恩  
对大猩猩不是很兴趣
好象很早时有看过点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31

大鱼

《大鱼》:生命原本是一部童话

  欣赏蒂姆·波顿的新片《大鱼》就像是阅读乔斯坦.贾德的小说,思绪在色彩斑斓的奇幻世界里畅游,情感却在层层递进的故事里慢慢收拢。它能给你一些人生启迪,但绝不会铺陈一篇刻板的说教;它会让你因感动而眼眶湿润,却绝不会堆砌出滥觞的词条。它用童话般的单纯轻轻拭去你、我心灵上的尘垢,使原本混沌的生命源头变的清晰,并最终寻回那条曾将亲人与自己牢牢维系在一起的纽带……

  想准确地为影片《大鱼》归纳类型是很难的,它有一个绮丽无比、趣味盎然的故事脉络,但它的主题却又相当严肃。它将父子间的情感摩擦作为主线,同时又将爱情、友谊、事业等复线提升到人生抉择的高度来加以展现。它甚至还将思维的触角一直延伸到宗教与哲学的范畴。那有关生命轮回的探索,以及“回忆中的真实”和“真实的回忆”两种不同的思辨让影片彻底挣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寓言故事。



  儿子威尔对父亲爱德华的误解远非“代沟”一词可以涵盖。当身患绝症即将撒手人寰的爱德华终于等来了一别三年的威尔,那郁积内心多年,鲜有听众的奇异故事也就有了继续下去的机会。影片在刻画这段父子情时显得非常克制,完全遵照了生活的原貌,没有添加一丝多余的浪漫。若单论这条线索,《大鱼》肯定可以划归严肃作品的行列。不过,蒂姆.波顿的能力和野心都注定了影片绝不甘心走一条四平八稳的路线,他为故事撕开了一道远离现实的口子。由爱德华亲口讲述的生平故事象一个包含无穷变数又充满诱惑力的魔术箱,轻轻一摇,匪夷所思的事件就接踵而来。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年轻的时候收到过一条大鱼的礼物,随后又在旅途中结识了一位老巫婆,以及一个外表凶悍却内心善良的巨人。在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幽灵城”小住,还为一名人狼身份的马戏团老板当过打工仔。参加过朝鲜战争,不仅全身而退还顺便欣赏了连体姐妹的演唱会......你会不假思索的全部认可吗?这样的故事如果出自孩童之口,我们只会报以宽慰的一笑。但如果是我们的父辈用这样的故事素材来构建自己的生平,那我们多半会对其神志是否清醒产生痛苦的怀疑。影片《大鱼》中的威尔就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面对即将油尽灯枯的父亲,他必须在理智与亲情之间做一个抉择。   


好象蛮早看的
有点童话色彩
打算什么时候再去下来看看
都忘得差不多了说
还是挺好感的

温室气球 发表于 2006-11-3 15:37

片名:Corpse Bride /Tim Burton's Corpse Bride
译名:僵尸新娘
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
主演: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 配音 维克多
   海伦娜-卡特Helena Carter 配音 僵尸新娘
   艾米丽-沃森Emily Watson 配音 维多利亚
类型:动画/喜剧/幻想
片长:76分钟
级别:PG级
发行:华纳兄弟 Warner Bros. Pictures
公映日期:2005年9月23日
官方网站:corpsebridemovie.warnerbros.com
简介/推荐:9/10
◇ 故事:僵尸新娘VS美丽善良小可爱

  年轻英俊的维克多(强尼•德普)即将和贵族少女维多利亚(艾米莉•沃森)结婚,这是一桩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婚姻,不是因为他们相爱,而是因为维多利亚是破落贵族的后裔。婚姻既能挽救维多利亚家族的名声,也能满足身为渔业大亨的维克多父母的愿望,保证维克多顺利进入贵族社交圈,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很显然,这对害羞而又年轻的未婚夫妇对自己即将举行的婚礼都犹豫未定,婚礼的彩排自然进行得一塌胡涂。

  于是,为了避免出错,维克多在森林里紧张地排练著宣誓,紧张得心神恍惚的他开玩笑似的将订婚戒指套在地上一根手指状的树枝上,并提前说出了自己的结婚誓言。这时,令人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被套上结婚戒指的树枝竟变成一根腐烂的手指,同时一只手从地底伸出来,拿走了维克多的戒指并抓住了他。忽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来到了死人的地盘。一个叫做艾米莉(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的可爱女人穿著婚纱兴致勃勃地要跟他结婚。原来艾米莉是一位被谋杀的姑娘,自从她在新婚之夜被杀死后,就一直在等待一个丈夫,等待了很久很久……

  虽然到了死人的地盘,可维克多意外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很会玩乐,与现实生活中的死气沉沉、循规蹈矩不同,死人们天天派对、通宵狂欢、享受著不停歇的音乐、不间断的啤酒。他们的世界反而显得明亮、宽敞又美丽。维克多发现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然而他并不是死人,尘世里美丽可怜的维多利亚也时时萦绕在他心上。到底是选择僵尸新娘还是美丽善良的小可爱?这还真是个难题!!更可况,那个僵尸新娘还就口口声声坚持自己才是维克多的合法妻子,难啊!


从2004年波顿宣布带领同一支木偶片团队开始制作《僵尸新娘》时,他为数不少的影迷们就已经开始为这部动画片激动。甚至波顿本人也随后亲自加入到了制作过程中,哥特式的环境、怪癖的玩笑和精细至极的静格技术,将是这部影片中最吸引人的特色之处。技术方面,波顿采用了《圣诞夜惊魂》中所用到的技术,用可替换的头部模型来拍摄人物的面部表情。当然,10多年过去了,这项技术也进步了不少,模型制作师专门为每个模型的头部制作了精密的机械结构来完成各种表情。据说光女主角头部的面纱和头饰就花了十个月才制作完成。对于越来越多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动画片来说,完全用传统动画技术、手工制作动画人物的《僵尸新娘》,无疑更有新鲜感
华丽丽的强悍噶


上学期看的
印象还好

kahn 发表于 2006-11-4 00:08

剪刀手爱德华
这个听说过
还没机会看呢
有没下载地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电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