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发表于 2005-6-4 20:54

sunshine 发表于 2005-6-4 20:58

sunshine 发表于 2005-6-4 21:11

sunshine 发表于 2005-6-4 21:11

lafucn 发表于 2005-6-5 10:14

<P>转三表叔写的王菲的文章。</P>
<P align=center>王菲,不过一颗元宵馅而已</P>
<P align=right><FONT>带三个表    </FONT></P>
<P><FONT>
<P>“王菲以后不想再唱歌了。”一个月前,张亚东在电话里跟我说。</P>
<P>我静观其变,看看事态发展。一个月后,有媒体把这个消息报了出来,还是借张亚东之口。</P>
<P>王菲的确很有个性,连退出歌坛的方式都显着个性。人家都要正式发表个声明,而王菲则是通过制作人之口,可见她对媒体之厌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连走的时候都不打招呼。</P>
<P>王菲是我目前惟一一个既讨厌又佩服的人,在今天的歌坛,这样的人的确少见。如果王菲真的退出歌坛,我一定要为她唱一首“挽歌”。</P>
<P>我一共见过两次王菲。第一次见到她是在1994年,地点是首都体育馆,当时有台晚会,好像是北京建都好几百年,也是王菲去香港后第一次在北京露面,当时王菲在场地彩排后场,我看导演那边的次序册上王菲的出场比较靠后,便找到她,希望能采访她,王菲眼皮都不挑:“没时间。”说实话,那时候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人有多大影响,在我看来,歌星都是一个样,凭什么她不接受采访?结果,她老人家在旁边一直等着,半个多小时无事可干,居然说没时间。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很受欢迎,并且,我周围的朋友只要谈起王菲,都吐沫星子乱飞,说得天花乱坠,眼里流露出的神情简直是把她当成歌坛的救世主。我才知道,王菲那次为什么跟我耍大牌了。</P>
<P>第二次见到王菲,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放映厅,当时观摩张元的另一部弱智电影《我爱你》,王菲也来了。看完后,张亚东把王菲介绍给我,王菲很客气地说:“我认识你,在报纸上见过你。”我也眼皮都不挑:“我听说过你。”便转身走了。她以为她很美丽,其实只有背影还可以,我理都不想理。</P>
<P>从我知道王菲那天起,就对她一直没什么好感,不管是被人追捧到天空上的《天空》,还是《菲靡靡之音》,在我看来,基本上没什么,跟那些港台的尿炕的歌手比,确实好了许多,但有本事干嘛跟尿炕的比?后来我发现,她真的可以跟那些尿炕的人比,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不尿炕的人。</P>
<P>我讨厌王菲,倒不是那次她拒绝我采访,那时候我只知道她是窦唯的女朋友,在我的眼里,窦唯比她牛逼多了。不喜欢她,是因为后来听过她的几张专辑后,发现真的很糟糕,让我有种心理上的厌恶,做作,假装不食人间烟火;摆酷,假装自己特有个性。王菲的嗓子不错,在很多歌手里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为什么唱那些词藻华丽、内容空洞的歌曲,还觉得自己特深沉,用北京话讲就是“装丫挺的”。</P>
<P>事实上,王菲后来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她所做的一切,预言了“词藻华丽,内容空洞”的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只有王菲,没有王蓉。王菲,比起那些更恶俗、更肤浅的歌手,更适合做这个时代的注脚。</P>
<P>我们解决了温饱,我们奔向了小康,我们加入了WTO,我们在把自己的一切都往现代化的道路上轰赶,我们生怕落伍,我们接受了一起过去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们开放了一切过去不可能开放的胸怀。但是,当一切现代文明的色彩涂抹到我们的生活空间后,我看到的却是在这些丰富多彩下面的最落后的思维。如果说倒退二十年,落后的思维和落后现实还能搭配出一种和谐的色彩的话,那么今天,已完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能触摸到一切现代化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也仅仅是为了粉饰我们的丑陋与落后,而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但它所破坏掉的,是一种自信。</P>
<P>如果我们来分解一下王菲,会发现,她和一个国家的现代过程几乎画出了一个相同的轨迹,这一点是别的歌手身上体现不到的。</P>
<P>“王菲变王靖文又变回王菲。”黄舒骏只是形象地描述出了王菲在歌坛的变化,或许带有一点点讽刺意味。但是她的这个变化恰恰和过去到底“姓社还是姓资”契合在了一起。王菲去了香港,改成了王靖文,火了,又改回了王菲。反正,向左走,向右走都有道理,关键你怎么玩,怎么能玩的自圆其说,并且怎么把别人和尚也玩了。中国在过去这么多年到底向左还是向右摇摆了很长时间,意识形态方面总是“你有时看云,有时看我,我觉得,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或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什么东西都是忽远忽近的,虚虚实实的,让人捉摸不定。</P>
<P>王菲就是这样,你说她是个香港歌手,她身上还有很多内地人的秉性,可是你把她当成内地人看,她又摆脱了内地人身上的土气和落后,于是,她像一片云,忽远又忽近;她又像风景,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来二去,她把两边的文化慢慢组合在她自己的身上。所以,她有时候看上去既不香港,也不北京。但是,这还不够,这两个地方都有让王菲不满意的。北京的土,香港的俗有时候是很难让王菲回避的,这也是她心里最忌讳的,可是她又离不开这些。于是,她放眼世界,移花接木,师夷长技以制内。这一招果然灵光,是她摆脱土气与俗气的一着绝妙好棋,仅此一招,就让她出类拔萃了。</P>
<P>对内地人来说,这一招一下就超过了港台明星,在内地人眼里,王菲是真正的时髦;在香港人眼里,王菲的土腥味儿没有了。</P>
<P>那么,这是什么招数呢?其实很简单,Bjork的外形,Bjork像一个鬼怪精灵,让人过目不忘,她的一招一式,绝对酷,所以王菲在造型上把自己弄得很Bjork。演唱上,王菲有很出色的嗓音,她把爱尔兰人唱民歌的方式学了过来(其实在她看来只需知道一个小红莓就行了),但是这种爱尔兰民歌的演唱方式会让人觉得她仅仅是模仿他人,有时是在《重庆森林》里翻唱的那首歌,所以,王菲不能背上这个恶名,凭她的条件,她还可以模仿一个人,两者结合在一起,别人就说不出什么了,于是她选择了香港、内地人都陌生的Cocteau Twins的主唱伊丽莎白·弗雷泽。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拼贴,但你一定要拼贴的巧妙,结果就事半功倍。于是,王靖文就变回了王菲。</P>
<P>是的,在我们放眼世界的时候,我们首先学会的最低级的做法就是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贴在自己的身上,不管是经济模式,创作手段还是生活方式,都是这样。王菲不是一个会创作的人,她无法在音乐上控制自己,但是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先把自己给改装了,并且,她成功了。</P>
<P>王菲在这一点是很聪明的,但这种聪明恰恰是她看到了京港两地间的差异,如果看不到,她永远不会想到去拼贴自己。所以,在这个乌七八糟的歌坛上,你看到的都是一些智商趋于零的人,他们在拼命模仿着一些人,但是永远跟在别人后拾人牙慧,永远没有自己。只有王菲,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会借尸还魂,她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别人的东西符号化在自己身上,她把自己给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把王菲给了你。而更可怕的是,她的所作所为正好适应了今天这个时代——重要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当所有的文化都变成“形式华丽,实质空洞”的时候,王菲不做这个时代的形象代人,还有谁合适呢?</P>
<P>至于音乐,我觉得是最没什么可说的,同样是形式华丽,实质空洞,她围了一帮人,为她所用。那么,我们为什么就走进了形式华丽,实质空洞的新时代了呢?</P>
<P>在很多人看来,王菲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是么?错!在我看来,王菲不过是有点小家子气的女人,有点小脾气而已,商业的包装把她的小脾气粉饰成一种个性。我看到一些她面对媒体时说的一些话,不过是泼妇尖酸刻薄的翻版,但是碍于她的影响,她只能收敛一下,用刻薄而不是撒泼的方式来对付没事找事的媒体。而恰恰是从这些颇显个性的言谈话语中我发现了王菲的另一面——她其实很自卑,很怯弱。刚到香港,她惟一的资本就是会唱歌,并且比那些尿炕的歌手唱得好,除此之外,她一无是处。但是王菲很聪明,也很有资质。她是得志便猖狂的人,这源于她的自卑。但她的名气让她不能乱来,于是,她把他性格缺陷的一面压抑成刻薄,把她自卑的一面转化成冷漠。刻薄加上冷漠,结果是什么?我操,当然是酷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啊。这种酷成了王菲生存的坚实盾甲,不仅给她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也成了时髦男女的楷模,而且成了她抵御各种绯闻流言的挡风墙。我自卑微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也是一种境界吧,一种把商业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境界。这一点,王菲是绝对令人佩服的。商业都是摧残个性的,王菲被摧残掉的那部分个性,恰恰是她最不好的一面,再生出来的是一个棱角分明的王菲。</P>
<P>老人家的一次南巡,给未来的中国定下了调子:甭废话,先把经济搞上去。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从一个政治色彩的文化渐渐蜕变成商业色彩的文化,从沉重变成了一片片浮云,那么,内容还重要么?实质还重要么?都不重要,就像现在的奥运会一样,更高、更快、更强还重要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挣钱。我认为,王菲是最无意识但最彻底贯彻老人家南巡后的讲话精神的文艺工作者。</P>
<P>所以,王菲把自己整的有点“高处不胜寒”,其实,像她这样把自己拼凑成今天的样子,其实是不堪一击的,但是,别忘记,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时代,什么东西都是禁不住推敲的,所以人们都放弃了推敲,王菲在这个不推敲的时代,如鱼得水,她就像北方人做元宵一样,其实她不过是一个山楂或芝麻馅,但是她跳到江米面里,在里面不停地滚啊滚的,让自己越来越大,越来越结实,而其他人,好像就是汤圆,被人小心异异地包裹起来,这就是王菲和其他阿飞的区别。</P>
<P>于是,当你一层层把王菲的皮剥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她就是一颗元宵馅而已。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王菲在一首歌里唱道:‘把苍白看成水晶。’以前我觉得这句歌词形容王菲和她的音乐再恰当不过,她的歌曲在审美的映照下无比苍白,可偏偏大众把她当成了水晶。”后来看到颜峻在一篇文章里也有类似的评论:“‘把苍白看成水晶’,这是歌词师傅林夕为王菲的新歌写下的注解,当然,林师傅是歪打正着,一不留神戳穿了王菲神话的光华。”其实无关苍白与水晶,不过就是一颗元宵。你看元宵的时候很水晶,我看水晶的时候很元宵。</P>
<P>我知道,那些喜欢王菲的歌迷们,对我这一番言论是不齿的,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明星,也会造就什么样的受众,受众的平均智商跟明星的平均智商成正比例的,这就是逻辑。</P>
<P>我必须肯定的是,王菲是邓丽君之后最好的歌星,但是她没有邓丽君时代最好的听众。</P>
<P>我真希望,王菲就此退出歌坛,因为我想看看,这个真空究竟由一个什么样的更不如王菲的人来填补,那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P>
<P>所以,你觉得今天的现代化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不过是一颗元宵而已。</P>
<br>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80>最后编辑时间:2005-5-31 5:30:52    </FONT></P>
<P align=right><a href="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view.asp?id=21773" target="_blank" >浏览(4068)</A><a href="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view.asp?id=21773" target="_blank" >评论(187)</A><a href="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favadd.asp?boarid=0&id=21773&replyid=0&topic=王菲,不过一颗元宵馅而已" target="_blank" >收藏</A><a href="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temp_29.asp?id=361&cat=0&page=2#" target="_blank" >推荐</A></P></FONT>

lafucn 发表于 2005-6-5 10:23

三表说王菲学极地双子星,我倒觉得学MAZZ STAR(迷星乐队)还差不多,看一看迷星主唱<FONT size=2>Hope Sandoval的现场,就知道王菲根本就是在超人家的。如三表说的那样,王菲那丫头学过的人还真多,BJORK,卡百利,极地双子星,MAJOVE3,好多INDLE的啊。在中国走INDLE路线还是会红的,比如唱《波利露露》的陈珊妮,好象在前几天的台湾金曲奖中获大赢了。连唱儿歌的范晓萱也走独立路线了,上张专籍一听,整个一PJ HARVEY,要知道PJ可是我很喜欢的女歌手,有一段时间我打CS用的ID就是PJ。</FONT>

约会自己 发表于 2005-6-5 11:45

不让王菲走!

繁星点点 发表于 2005-6-5 14:59

夏天的风 发表于 2005-6-5 18:05

唱功还是不错的!是个寂寞的女子!只是她的锋菲恋折了她的价!不过这也是人家的私事,我们不枉加评论了!如果王菲真的不唱了,还是觉得挺遗憾的!

sunshine 发表于 2005-6-5 21:17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喜欢王菲的com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