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滚石如此热闹,一个人被忘记了 (杨波/文)
Brain Jones纪念滚石如此热闹,一个人却被忘记了。
布瑞安·琼斯——他是“滚石”乐队最早的吉他手,很多仅固执地迷爱着滚石1970年以前作品的人判定:在琼斯于1969年离开“滚石”之后,这支摇滚史上惟一可以和“披头士”并驾齐驱的乐队自此失去了灵魂。
1962年,米克·贾格尔与基思·里查德,两个大学逃学生、彷徨无援的布鲁斯迷狂少年正是在琼斯的引领下于1963年成立滚石,那一年,他不过21岁。在贾格尔与里查德已成为超级巨星,在上海的舞台上令中国“摇滚之父”激动得手足无措的今天——掐指一算,距琼斯手握酒瓶,背朝白月,醉溺于自家泳池的日子(1969.7.3),竟已快37年了。
1999年,于布瑞安·琼斯30周年忌辰时“谁人(The Who)”乐队的吉他手彼得·汤显德写下一篇名为《我的一个朋友》的纪念文章。他从男性之美的角度把琼斯和被公认为“滚石”头面人物的贾格尔做了一番比较:“当我第一次见到米克在舞台上时——我想,甚至对男人而言,他也实在是太过漂亮以至可以引起性欲。相比之下,布瑞安看起来就像一只蓬松的牧羊犬,而他高昂着头弹琴的模样又使他成为一只威武的小公鸡。奇怪的是,观众中的时髦姑娘——留着短发,装作一副前卫的模样,而实际上她们在床上只想要一个玩具熊式的男人——更多是冲着他尖叫,远远超过对米克的。”
琼斯可能是“滚石”里音乐修养最好的一个,除去吉他之外,他还会演奏萨克斯、单簧管、口琴、钢琴和诸多其他国家的民间乐器,爵士乐、乡村音乐和布鲁斯在致幻剂和烈酒的催化下,他谱出“滚石”早期最出名的一些迷幻曲目。他是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并不想借用摇滚的栈道来张扬什么主张,他只不过是在用音符来成全自我的生活方式而已。
他是一个真正的嬉皮士,一个死在60年代,死在27岁的流浪汉,一盘被放逐的理想主义祭品,一个希望把灵魂从身体里赶出去的颓丧青年,一个因厌烦这个世界于是用激情杀死自己的波西米亚狂徒。
从一开始“滚石”就秉持着极为入世的基调,而琼斯不过是个鬼魂式的人,他又怎能受得太多的烟火气。1969年,贾格尔认为“琼斯已经生锈了”,或者说当他决定要让“‘滚石’比‘披头士’更可爱”时,发觉总是一身海洛因味的琼斯已成为乐队远大前程上的绊脚石。琼斯死时,距他被乐队背叛只有一个月。
他死后四天另组的“滚石”在伦敦海蒂公园举行了一场25万人的免费音乐会,言称是献给琼斯的,贾格尔激动地质问乐迷:“你们能冷漠地面对这件事吗?”他在与观众一同朗诵完一首献给琼斯的诗后,数万只蝴蝶被放飞空中。纤弱的蝴蝶在这沸腾的人群中能飞到花朵那里吗?当它们死于泥浆或滚烫的柏油路面时,我更想质问如今三级文物般的“滚石”老头们:“你们能冷漠地面对这件事吗?”
琼斯有一头柔软的齐耳金发,迷恋毛皮衣物和色彩斑斓的绸缎,脸上总挂着副未老先衰的表情。他骨子里飘着股英国贵族式的糜烂气味,在那个嬉皮年代的衬景之上,这种糜烂竟成为一种浪漫而悲壮的英雄主义。
为了让自己更悲伤一些,他什么都愿意付出;为了让自己更无所谓一些,他愿意丢弃一切。
当燃烧时,他蔑视着旁观者的欢呼;当燃尽时,他比散去者更冷漠。 米克·贾格算个鸟,布莱恩琼斯后的滚石毫无存在的意义.当初又是谁作出开除琼斯的决定?米克·贾格其实是杀死琼斯的凶手!不过也好,27岁俱乐部又多了一位天才.
找出那文中提到的彼得·汤显德写的《我的一个朋友》.当年自由音乐里全文转载过.也是1999年. 自由音乐VOL1---VOL3试听
http://www.9ymp3.com/album/2994.htm
http://www.9ymp3.com/album/2995.htm
http://www.9ymp3.com/album/2996.htm 来上海开演唱会了。。。 内场3000元,好贵!不过看了视频,挺厉害,60岁的乐队!!!除了致敬,说别的真的是无任何意义了! “我们家”汪峰也去了,在台下也挺FANS的!
其实很希望看到汪峰和滚石同唱,呵呵,纯属个人想法!
崔伯伯是很好了,有机会和滚石合作! 据说8号上海那场演唱会很成功.不过我并不是很羡慕看了的人.8号是另一个人的忌日,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uploadfile/_2006/20060410-013416_75590.jpg
这张比较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