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发表于 2007-2-22 17:24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来抱怨学校,抱怨舟山。谁不愿意自己读过的大学是所综合实力和知名度都不错的学校呢?人嘛,回过来总是要回忆、要怀念的,毕竟读过一遭,要说没感情,那是放屁,是没良心。
但是难道因为存在这样的原因就能成为我们不再批评抱怨的理由吗?
我想不能。其实,不论舟山和海院如何破如何穷,如何简陋如何落后,在住过一段时间以后相信也会慢慢适应,甚至会发现海院的环境确实可以,舟山的空气着实颇佳。于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抱怨是在发泄对软环境而非硬设施的不满。
首先是一个大的软环境。楼主提到马克思的资本增殖理论,声称扩大内需的国策可以暂时的奠定国家的经济基础,促使国家经济有序、良性的发展。而只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这种掠夺式的扩大便可以结束,使经济的发展步入正式的合理轨道。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资本的流动和增殖的速度加快了,这部分增加的资本流向了何处,而资本的所有者又是谁?从大的方面讲,我们普通老百姓每年的生活消费无疑是一种扩大内需的行为,肯定有助于资本的流通和增殖,于是从理论上看,国家经济在基础上经过这么些年的积累和增殖,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也应该同时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提高,从而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然而事实上就住房问题而言,我们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甚至由于房价的飞涨,更多的人失去了购房的能力。那么中国资本的增殖,到底增了谁?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年上交的大把的学费,以及其他各种生活消费无疑加快了舟山本岛的资本流动,直接刺激了舟山本岛的生产扩大与资本增殖,但是我们的学费却一年比一年高,公交车费一年比一年贵,增殖的背后,我们受益甚少。不能说我不爱国,不支持国家政策,只是我们也要好好想想,我们为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作出贡献的时候,这种政策有没有让我们继续贡献的信心,或者我们应不应该像大跃进那样盲从的执行国家的可能现在已经不合理的政策,就仿佛拿着真金白银去银行兑取一文不值的金圆券,最后穷了人民富了政府一样。毕竟国家是人民的,不是政府的。
所以楼主引用的马克思理论,或许还应该作少许的斟酌。这是一个大的软环境。
其次,是稍小的软环境——舟山,尤指定海。这个软环境中肯定不包括其经济的发展程度,但是却有一个发展的理念问题。我曾经多次提到舟山的排外思想。这是令人惋惜的一点。不少海院的同学都尝到过苦头,定海人对外地人的歧视。过度的自信往往导致了自大,于是自大又成为了看不起别人的资本。在舟山本岛的居民,多数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以至于不愿承认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提及江西、安徽等地,不免流露出鄙夷的态度。我是浙江富阳人,却尚有舟山本岛同学对我的家乡表现出不屑的神色,如若我是安徽阜阳人,岂不是连头也抬不起?盲目的排外无疑是舟山发展的隐形障碍,如果得不到改观,跨海大桥的建成、台湾的收复也未必可以使舟山成为宁波那样的省内一流城市。
另外,在教育的观念上,舟山的领导确实也是令人心寒的。整个海院的建设理念就可见一斑。
学校的选址、布局、具体建设,其实距离既定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无论是当时目标的确定还是后来的执行,舟山地方的理念始终是失败的。一个失败的工程,实在就不配叫做一个工程,我们实在不当为这样的理念而庆幸:还好当时造了新校区,我们的学校才好点。殊不知,我们的学校本应该更好。 这就是一个稍小的软环境。
最后是学校的软环境。这个软环境包括了学习生活的诸多方面,但总括之,为学生的态度,教育部门的态度和行政部门的态度。
从学生的态度讲,我们学习的环境如何,学校风气如何我不想多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学生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什么。或是文化,或是做事,或是恋爱,或是交友。我个人认为都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学习的平台。虽然海院是所万人大学,团委学生会机构遍布,但是有多少是提供了好的学习平台?多数的时候就是在学习如何拍马,如何敛财,如何去拉赞助,如何想往上爬。当然这些都是生存的技能,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想去学。学生机构为学生提供只准备了这几种平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海院的同学以后要有所成就的话,都是通过这些得来的呢?相反,少数的优秀的社团因为团委学生会的挤压而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直接影响的,就是我们的生活。这里的学生态度,尤指学生干部的态度。
教育部门的态度相比而言则更具引导性。这里又要提及学校教育部门以为荣而我反以为耻的一项指标:2+2转校率。很难相信我们的教育部门在为我们海院的进一步发展不懈努力。从这项指标里,我看到的是教育部门破罐破摔的教育理念:反正我们先天不足,师资力量不如其他学校好,那么同学们,为了你们的前途着想,我们给你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你们能转就转,考试那么难,你如果能通过考试说明你很优秀,我们感到很光荣。。。。。。教育部门一方面降分录取,一方面鼓励人才外流,究竟是如何着眼,我不得知。但有一点,海院因此也变的涣散和不团结,失去了一个大学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还有很多,大家不妨列举一下,这里篇幅限制,我就以上为阐发点。
行政部门的态度。很多的所谓黑幕我觉得已经不必再提,存在不负责任的行政人员的话,这也是情理中事。学校行政工作最大的弊端,就是以执行人员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本。对于学生的问题从来强制,以堵代疏,以大掩小。从一个细节讲起,我们班下学期的课突然由新校区全部换到了老校区,名义上照顾我们住在老校区。后来却得知,签到仍旧在新校区,而且规定时间为上午两节课后,这就是说我们的班干部要在课间从老校区赶到新校区,再在签完到后赶往老校区继续上课,辅导员是轻松的,学生却像受到了折磨。不得不说,行政的软环境严重的影响了我们对学校的认同度。
其实我无意于攻击楼主,但是,的确,我们的抱怨也是有根据的。我们并不是自暴自弃也不承认目光短浅,就我个人而言,或许抱怨、指责都是希望现状可以改变,尽管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可是,等我们不再去抱怨的时候,难道就说明一切都在变好么?
事物的两面,需要不同的人来解释。这样才能获取中道。
楼主,祝你有更好的发展!
布赖顿的阳光
发表于 2007-2-24 09:59
第一次认真看完这么长的文章
谢谢LZ
水色秀秀
发表于 2007-2-25 10:17
真的好帖~ 一个字~赞!!!
goofy
发表于 2007-2-25 11:17
真是写的厉害的,顶一下
selena
发表于 2007-2-25 13:27
舟山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海院目前的状况也只是一时,我们看看地图,舟山地处钱江口以南,我们看看钱江口北边是哪?上海,为什么地处钱江口南北,相差如此之大?我们知道,第一是交通,但是随着跨海大桥投入使用,发生改变的契机就会到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知大家知否?舟山集中了全中国80%以上的深水良港,舟山是成为中国未来贸易进出口中心的最佳选择,这只是第一条,但是同时,台湾问题不解决,舟山就还是边防,舟山的发展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单单就看定海区,10个码头,9个属于部队,未来的十年,舟山的基础港口设施建设上去了,台湾问题解决了,舟山就会有类似于特区一般的发展速度,那时的海院,想不发展都难
真希望有这么一天~
迷路的小猪
发表于 2007-2-25 16:11
LZ和50楼的同志都不错,在海院很难有百家争鸣吧?
顶二位先,自己脑瓜思考中~~~~~~~~~~~
winday
发表于 2007-2-27 02:23
好文章。。。。
不小心失恋
发表于 2007-2-27 13:12
奇迹
发表于 2007-2-27 20:06
海院的发展目标本来就是一个不成熟的计划,在外界看来我们海洋学院是什么都与海有关.而实际上却不然,国外有很多以自己特色取得盛名的,既然海洋学院的名选好了,就少点不务正业,
鸟孩后
发表于 2007-3-2 14:41
顶就一个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