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05-11-5 09:41

酒乡常客 岂能不知其别名雅号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酒名也乃一大特色。由于不同酒品在品质、成分、功能、品牌等各方面各有特征,决定了酒品名称的星光灿烂,繁花似锦。此外,酒还有别名、雅号,酒乡常客,又岂能不知。
  
  黄流
  出于《诗·大雅·旱麓》中“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的句子,旧时七大夫熟读四书五经,都知黄流即为杯中物。
  
  欢伯
  此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金代元好问在《望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
  扫愁帚,钓诗钩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句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后便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般若汤
  佛教徒用的隐语。据说唐代长庆年间,有一游僧到一寺庙诵经,叫寺里的侍者沽回酒来,被寺僧掷向柏树,瓶碎,这游僧说:
  “我诵《般若经》,要喝一杯酒,便声音嘹亮。”将瓶拼合,收回泼出的酒,几口入肚。般若汤之名由此而来。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题词“香醇般若汤”。
  
  曲生,曲秀才
  来源于《开天传信记》中的神话故事,唐代一道士叶法善与一群官员相聚,大家正想喝酒时,突进一年轻少年,自称曲秀才,高声谈论,许久站起,如风一般不见人影,法善以为是妖魅,等曲生又来时,用小剑刺他,此生却化为酒瓶,美酒盈瓶,其味甚佳,坐客皆醉。后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名称。
  
  天禄
  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出自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好酒称“青州从事”,劣酒称“平原督邮”。因为青州境内有齐郡,齐与脐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脐部的,从事又是美职;而劣酒则不下肚,至横膈膜为止,平原有鬲县,与膈同音,督邮又是贱职,故以此为喻。
  
  除此以外,酒有玉液,流霞,红友,绿醪,金波等美丽的别名。
  时值现代,酒的命名更为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出品“京酒”,因其带浓郁的京城地域风味,深受百姓喜爱;而为庆千年之喜推出的“千禧”系列酒更是世人瞩目。真可谓:“都城多佳酿,偏偏爱京酒,世纪庆典喜,千禧玉液香。”

敲棋斗草 发表于 2005-11-5 10:08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05-11-5 10:16

今朝有酒今朝罪

smiler 发表于 2005-11-5 10:28

今朝有酒不会喝

墙角野猫 发表于 2005-11-5 11:34

杜康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敲棋斗草 发表于 2005-11-5 14:15

海洋饼干 发表于 2005-11-5 14:56

哼,自从那天晚上之后,记住知秋这只小狐狸了!

敲棋斗草 发表于 2005-11-5 15:00

海洋饼干 发表于 2005-11-5 15:08

哼,这次有思想准备了,才不怕!

敲棋斗草 发表于 2005-11-5 15:0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酒乡常客 岂能不知其别名雅号